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徐勇

四川省威远县凤翔中学642450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课堂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中,更要把学习历史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核心素养

引言

初中历史所涉及重难点较多,并且蕴含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为学生传播历史文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教师需要持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式,并鼓励学生探索历史的奥秘,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从而体现出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1历史知识素养的培养

历史知识素养是学生对历史的基本认识和了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环境和人物,从而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化。历史知识素养的培养也是学生最初接触历史知识的必由之路。

1.2历史思维素养的培养

历史思维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等能力。历史思维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和解读历史,更有助于他们解决问题和从历史经验中受益。

1.3历史方法素养的培养

历史方法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实证研究等方法。历史方法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1.4历史价值素养的培养

历史价值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明白和珍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他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历史价值素养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塑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强

初中的学生大多是12~14岁青少年,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很多学校采取寄宿制管理,学生早上出门晚上回家,有的学校甚至周日到校,周五回家,学生一周之内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较少,使某些学生对不熟悉的、理解欠佳的内容滚雪球式地累积,越不懂越不想学,越不会越不想动,教师的督促和检查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

2.2历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

初中阶段后学生须参加较为激烈的“中考”,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它意味着有一部分学生将不能进入高中课堂,为了顺利走过“独木桥”,有些学生选择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分值比例较高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上,而对占分值比较低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历史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

3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

3.1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由大胆地想、勇敢地问、积极地辩,在课堂上敢于也愿意去表现自己。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积极地鼓励学生。只要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作答,敢于展示自己的见解,不论答案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关心,从而产生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创新性。

3.2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时空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更加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例如在学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关于世界体系形成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为学生展示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的。教师还可以将相关资料制作成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到在世界市场上国际贸易是如何进行的。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贸易往来是如何进行的。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信息资源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时空观念。例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和图片资源为学生展示郑和下西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学生理解郑和下西洋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历史教学资源,丰富其历史时空知识。

3.3运用思维导图,强化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的载体为文献、遗迹以及社会习俗等,历史的形式不一,内容丰富,但其无法解释自己,需要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历史人物或者文献等做出解释。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历史解释方法有演绎、归纳以及比较等。在传统单一、片面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说教的形式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未能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想要将历史解释素养深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就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以科学的方式解析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片段,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历史,感受历史,以培养其历史解释素养。在评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不同历史进行解释,对历史展开客观全面的评价,推动其形成良好的历史解释素养。

3.4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历史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学生讨论交流,二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三是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还包括了人物、事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历史核心素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促进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5开展富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特色实践活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非常丰富,而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中学生人生阅历少,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与历史学科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应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其感悟知识真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了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把相关的新闻要事、社会事件贯穿到历史教学中来,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今天,鉴古观今,从而对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做出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认识。教师要激励学生走进博物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身边的历史,也可以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辩论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是初中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关键性能力。初中历史课程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学会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还在于可以推动学生个体的自我完善。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应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满足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崔记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建议[J].天津教育,2022(16):107-109.

[2]陈汀.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1(19):39-40.

[3]郑燕华.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22(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