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3

甘肃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路径探析

雒庆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730071

摘要:建设文化强省是甘肃实现绿色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战略选择。文化强省之强,体现的是文化资源之盛、文化服务之能、文艺精品之丰、文化产业之兴、文化交流之广。

关键词:甘肃省  文化强省  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甘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内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力量源泉。建设文化强省是甘肃实现绿色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战略选择。

一、挖掘利用好特色文化资源,夯实文化强省建设的根基

甘肃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是历史文化富集地、红色文化传承地、中西文化交汇地、现代文化创新地。[2]“十四五”时期,甘肃文化发展处于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关键期,深入挖掘、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

(一)守好文化根脉,增强历史文化自信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省有一万多处古遗址、10多个古文化类型,年代跨度从距今8200—3000多年前,其中大地湾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源头、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故乡。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和四大文化汇流区,东西方文明在这里汇聚交融、西传东渐,形成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石窟艺术长廊。甘肃还是国际显学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的故里。据统计,全省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2处;其中古遗址10550处、古建筑1432处、古墓葬2130处、石窟寺及石刻730处;馆藏文物43万件,其中11万多件珍贵文物。[3]通过构建彰显甘肃历史文化素材和标本体系,深化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研究,把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

一是加强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按照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对与三个国家文化公园相关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调查摸底,完善保护标识体系,建立遗产清单。坚持保护第一,实施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做好预防性保护,全面消除重大险情。严格执行文物保护督查制度,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坚持传承优先,拓展展示内容,因地制宜开展教育培训、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让长城文化、长征精神、黄河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二是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把敦煌研究院建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构建较为完整的敦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升敦煌学研究整体水平。强化石窟寺保护利用,深化石窟寺学术研究和价值阐释。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抓手,整体带动提升大遗址保护水平。持续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筑现代文物保护利用体系,创建文化遗产领域国家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强化文物安全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推动文物保护的法治化、制度化进程,让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存得下来、传得下去,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培基守根。

(二)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蕴含着党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曾指出: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南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历史地位会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之地,新中国首个石化基地、最早的有色金属基地、最大的卫星发射基地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据统计,全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10处全国文保单位,23处省级文保单位;革命纪念馆73个,革命文物收藏单位82家,收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2536件,珍贵文物4466件。[5]这些革命遗迹遗址和场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在不同时期甘肃产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感人英模精神遗产等内容,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京军区时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因此我们应坚持全面发掘、分类整理、分级保护的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大力传承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同时打造红色革命文化品牌,重走长征路为特色发展深度体验游和红色研学旅行将边塞文化元素乡村旅游融入其中,推出更多参观游览体验经典线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稳步发展

(三)传承保护好民族民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甘肃自古是多民族省份,各个民族长期交流交融,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民俗文化。现已公布了四批省级非遗名录493项,其中世界级3项、国家级83项;全省认定68名国家级、61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这些文化是维系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使甘肃历史更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更深厚博大。但当前大多数非遗项目濒危消亡、传承人青黄不接,抢救保护迫在眉睫。一是加强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依托省内高校、传习所等,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及中医药传承人群开展研修研习培训。二是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典藏的传承传播。建立民族、民间非遗音像资源库,编辑数字化典藏,以非遗传承保护促进民族融合,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三是建设非遗保护传习示范基地。推进特色非遗传习所建设,打造甘肃非遗保护传承高地。四是推进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建设省内非遗就业工坊,加大非遗文化产品创新,促进非遗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非遗活化利用。

而挖掘利用文化资源,一定要考虑原住民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文化资源转化中惠民安民问题。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落实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任务

文化强省之强,体现的是文化服务之能。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统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未达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改造提升。优化公共文化场馆内部布局和服务功能,推动升级转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对接合作,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构建各级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云平台服务体系,实现智慧化运行。

二是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新模式。探索县以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新模式,支持以租赁、委托社会力量等方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更好对接,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立全省文化志愿服务平台,实现文化志愿者与文化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三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聚焦供需矛盾,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加快实现文化资源网上配送、设施网上预订、活动网上预约等功能。精准把握群众文娱特点和规律,健全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推动“书香陇原”惠民活动,培育一批领读者和阅读推广人,组建阅读社群,把握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增加阅读内容、拓展阅读范围。汇集华夏文明经典优质资源,构建多媒体传播平台,多措并举宣传推进全民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艺术技能和艺术活动等普及工作,提高群众审美品位,使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四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打造陇原文艺精品力作,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文艺是形象解释形态,社会影响更大更广。深入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围绕重大现实题材,突出甘肃特色,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

一是加强敦煌文艺产品创作生产。以敦煌文艺为主题,开展“朝圣•敦煌”系列活动,全力打造“敦煌画派”“敦煌舞派”,形成在全国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流派,再创中国经典新辉煌。二是提升西部题材创作原创力。实施西部类型影视剧本原创工程、丝绸之路主题文艺创作工程,提升影视自主制作和剧本原创能力,抓好重大现实、革命、历史类题材影视剧创作。实施戏剧剧本工程,建立甘肃戏剧剧本储备库,实施原创优秀剧本孵化计划。组织开展“如意甘肃”主题形象片邀约创作和征集创作活动,实现文艺创作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综合开发运营影视动漫策划制作与体验,影视动漫版权集散、亲子影视文化体验等三大产业,促进影视文化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加强传统戏剧研究创作。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建立戏曲创作名录库和戏剧剧本储备库。加大对剧本、词曲等创作基础性环节的扶持力度,面向全社会征集戏剧重大题材创作项目,推进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实施和落实,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文艺创作格局。四是打造文学陇军。通过举办中青年作家、少数民族作家和网络作家的专题培训班,培养更多甘肃本土文学人才。尤其是发挥甘肃网络文学创作优势资源,建立甘肃网络文学创作基地。同时要办好甘肃“八骏”评选活动,打造“陇派文学”。

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文化强省之强,体现的是支柱产业之兴。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不仅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思维、新动能,更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提供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文化产业深度融入并持续发力。[8]

一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文化产业在今天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将作为支柱性产业和数字文化产业进入腾飞的重要阶段。甘肃通过推进文化产业内部的联合,以及与科技、金融、农业、工业、林业、旅游业、制造业、商贸、体育、会展、中医药康养等行业实现跨界融合,持续催生融合度高、关联性广、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新兴文化业态。同时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文化产业基地、示范园区、文化消费试点和区域文化产业带,激发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潜力,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是大力培育文化企业。俗话讲“大企业定天下,小企业安天下”。甘肃的大型文化企业有读者集团、甘肃省演艺集团、甘肃建设投资集团、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等,但是大企业不大;小微文化企业近几年不断增加,但是数量还有限。这就需要做大做强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着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支持民营和小微文化企业之间能够开放平台、资源共享、生产协作,带动产业链和创新链上下游发展。文化企业多了,就牵涉到一个创新创意的问题,而长期以来我们缺乏版权保护意识,侵权行为时有发生,那就需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各地要突出特色发展独特的文化产业,培育文化精品,增强民间创意与创新能力,避免文化产品的同质化。

三是推进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原则,建设华夏文明大数据体系的中枢系统和分平台。用好甘肃云、新甘肃APP等平台,整合升级“数字敦煌”等现有数据库和网络数字资源,促进数据共享,打造综合性数字化信息平台。推动丝绸之路知识产权信息港建设,鼓励出版社、影视公司、设计公司等文化生产机构积极参与文化大数据开发,创作适应现代化网络传播的文化体验产品。联合主流媒体、新媒体与大型网络运营商,创新网络传播方式。通过游戏、动漫、直播、AI/VR/AR融媒体技术等,活化文化资源数字化利用方式,推进华夏文明数字化再现的社交化、生活化、立体化。

四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甘肃文旅融合以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1.65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37亿元。[9]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深度融合,建设一批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促进特色节庆会展、文化遗产品味游、红色文化教育游、民族民俗体验游、生态文化观赏游‘科技研学游等提质升级,使精品文化景区更具核心竞争力,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同时建设一批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培养一批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创作一批融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实景演艺节目。并要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形象,办好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做强“空中丝绸之路快线”和“环西部火车游”等精品线路,不断拓展文旅市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促进甘肃文化交流互鉴,为文化强省建设扩展影响力

甘肃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战略通道,古丝绸之路东西贯穿境内1600多公里。我们要深入提炼富有甘肃特点、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大声讲好甘肃故事,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甘肃作为。

一是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篇章。通过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组织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以甘肃发展实践全面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形象。创新华夏文明集中展示方式,建设具有“中国味”和“世界范”的话语体系。加强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设置具有原创性和时代特征的主题议题,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篇章,提升甘肃文化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建设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体系,强化国际表达能力,提升华夏文明传播水平。加强文化产品对外推广,扩大对外出版精品推广,做优做精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充分发挥敦煌国际文博会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重要平台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互动合作,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助推甘肃文化走向世界。

三是打造文化形象品牌。提升文化艺术作品的国际传播力和艺术感染力,擦亮《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等文化名片,推动独具甘肃特色的文化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造敦煌画派、敦煌舞派等新型文化品牌,培育增强文化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水平,搭建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加强文化产品对外推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形象品牌。

参考文献:

[1][3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3页

[2][2] 张永霞《增强历史主动,建设文化强省,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甘肃力量》[J].《党建》,2023年第1期

[3][4][5][7][9]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情况报告》[R].2023年2月15日

[6]王旺祥《文化甘肃专题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24页

[8]王嘉毅《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J].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年12月24日第1 版

(该论文是甘肃省委党校2023年度科研创新项目《甘肃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