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1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熊艳丽

蒲江县西来公立中心卫生院,四川 蒲江,611639

夏秋季节,无论儿童,还是青壮年人群,都容易出现发热、腹泻情况,这有可能与细菌性痢疾有关。夏季天气炎热,人体胃肠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喜吃生冷食物,这无疑会增加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然而,很多人对细菌性痢疾不够了解,并没有认识到其危害,经常将该病与普通的腹痛、腹泻混淆,容易延误治疗。下面简要介绍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家庭防护、预防方法等,方便大家全面了解这个病!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又名志贺菌病,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与痢疾杆菌感染有关,表现为结肠化脓性炎症、全身中毒、腹痛、腹泻、排脓血便等,该病有中、重型之分。其中,中重度痢疾在2-7岁儿童群体中多发,起病突然,伴有高热、精神萎靡、口唇青紫等症状,呼吸微弱,还可能出现惊厥。倘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休克,严重者可能导致患儿死亡。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烦躁、嗜睡、头痛、呕吐、呼吸加快等脑部症状,短时间内即可昏迷,存在呼吸衰竭风险。重型痢疾起病急,伴有高热症状,患者会频繁大便,甚至每天大便数十次,粪便为脓血样,每次排便量都非常小,还伴有严重的腹痛、下坠感等,肢体发凉,存在脱水、昏迷风险。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

    1.食物传播:日常如果吃生冷、不洁食物,都可能被传染细菌性痢疾。我们日常所吃的瓜果蔬菜中都可能存在有志贺氏菌,其生存期可达7-14d。

2.苍蝇传播:夏季农村、菜市场等场所难免会有苍蝇,苍蝇不仅吃粪便,还吃人们所吃的食物,很容易造成食物污染,当人们吃了这些被苍蝇污染过的不洁食物后很可能感染细菌性痢疾。

3.水源传播:倘若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粪便未得到妥善处理,对水源造成污染,也可能爆发细菌性痢疾。

4.接触传播:在生活中,当玩具、桌椅、公共扶手等被志贺氏菌污染后,经手接触,也会感染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

1.控制传染源:想要预防细菌性痢疾,就要尽早发现携带者,对其进行隔离,给予有效治疗,使细菌性痢疾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饮用水、饮食、粪便等进行严格管理,及时消灭苍蝇,尤其是农村地区。同时,在这里呼吁大家养成便后、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使细菌性痢疾远离我们。

3.增加抵抗力:明确细菌性痢疾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一定要加强防护,倘若必要,还可以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疫苗防护期可达半年到一年。

4.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做饭时,一定要把食物煮熟、煮透,尽量不要吃剩菜剩饭,如果需要吃,一定要加热彻底。使用洁净的水刷牙、清洗餐具及水果蔬菜,日常不喝生水,养成喝开水、纯净水的良好习惯。

细菌性痢疾的家庭防护

细菌性痢疾的危害非常大,轻则危害我们的健康,重则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夏季,一定要做好家庭防护,从根本上预防细菌性痢疾。

1.增加饮水量:夏季如果出现腹泻,一定要多喝水,倘若条件允许,还可以使用含有氯化钠、葡萄糖、枸椽酸钠的补液盐,使身体内流失的矿物质、葡萄糖得到有效补充,对人体内的钾、钠、电解质进行调节,保证人体酸碱平衡。除此之外,还可以喝一些苹果汁、西瓜汁、萝卜汁等,使身体所需的水分、维生素能够得到有效补充。通过这种方式,预防细菌性痢疾,保障我们的健康。

2.谨慎用药:日常出现腹泻,不要着急用药。通常情况下,腹泻症状不会超过2d。建议大家在腹泻前2d不要盲目用药止泻,而是通过腹泻把身体内的毒素排出来。如果因病毒、细菌感染造成腹泻,或者腹泻比较严重,立即就医处理,通过临床诊断确定是否与细菌性痢疾有关。

3.远离厨房:如果不明原因出现腹泻,尽量不要再到厨房给家人做饭,直至症状消失,否则可能会出现感染情况。每次大小便之后都要及时清洗双手,以免发生感染问题。

4.饮食清淡:夏季如果出现腹泻,无论是否与细菌性痢疾有关,都要保持饮食清淡,尽量喝一些米汤,吃一些生菜、益生菌等易于消化的食物,远离生冷、刺激、辛辣、多油、多渣食物,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还利于粪便成型,对预防和改善细菌性痢疾非常有帮助。

温馨提示

    细菌性痢疾为儿童、青壮年人群夏秋季节多发病,会使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无疑会加剧患者的痛苦,倘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生活中,我们要主动了解一些细菌性痢疾知识,明确该病的诱因、危害、传染源等,加强预防及家庭防护,使细菌性痢疾远离我们,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