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研究生岗位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3

军民融合研究生岗位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沈涛,马晨光,何兵,金国栋,秦伟伟

火箭军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25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与实践接轨最特殊的一环,教育部先后实施两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结构类型、培养改革和科研贡献方面卓有成效。产教融合是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继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祖国持续输出高质量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在促进研究生教育产教结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民融合研究生;军政素质;融合式培养

前言:随着我国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社会各领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

1.当前高校研究生岗位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及问题

1.1研究现状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后,教育部及承担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加快了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进度,其中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改革是培养模式改进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研究、借鉴与学习。如国内的基于导师组制的考核评价体系、多元主体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融入产学研理念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侧重研究生培养保障的评价体系等。美国的研究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等叫英国的评价体系更侧重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文献查阅整理能力、调研与创新能力性日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实行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优化改革,应充分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与产教融合理念,分析国内外各种培养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实际运行的反馈情况持续完善。

1.2现有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在专业型研究生扩招政策与产教融合理念的双重影响下,原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国家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需求了。重成果产出轻过程提升、重培养质量轻发展质量、重学生质量轻导师质量的模式急需改进。高校为了适应现有的成果导向评价模式,加快成果产出效率,往往会急功近利抓成果,不愿意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素养提升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虽然从表面看培养质量有所改善,但专业型研究生核心技能的掌握并不扎实,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会在日后实际工作中慢慢显现出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出口的严格把控,多数高校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对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导师指导能力的措施明显不足。

2.构建产教融合下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科学有效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持续优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完善的评价方式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家提出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型研究生应具备开放性、多元化的综合能力,而原有的评价体系往往片面关注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理论成绩与论文成果,对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综合素质的评判有所欠缺。因此,结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构建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及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对客观、全面地评价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校而言,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方便企业及时反馈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适应情况,在校生也可以根据反馈情况及时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招聘人才的能力需求。同时,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企业反馈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与整理,加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分析与评价,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使培养的专业型研究生能够快速胜任岗位需求。对企业而言,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招聘时快速筛选出需要的人才,缩短入职后的培养周期,利用学校的评价体系,快速定位人才需求,提高劳务关系的稳定性。对学生而言,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在校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对标企业招聘时的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求职的竞争力。

3.研究生岗位能力培养机制建设现状

3.1相关部门文件缺乏具体细则,配套法规制度仍需完善

相关部门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担任着“掌舵人”和“管理者”的角色,相关部门鼓励各省市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但未制定具体执行细则。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特色发展,也有利于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不同分情况开展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自我发挥空间较大,各方参与主体之间难以达成共识,联合培养基地政策计划与具体实施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是当前关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最全面的文件,但此暂行办法也只是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并未提及联合培养实践中涉及的细节和具体问题,具体的实施细则还缺失。目前,相关部门在逐步完善教育规划、人才规划、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主要政策或法规,这充分表明了国家鼓励和支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态度,但这些政策法规还不足以明确地解决在联合培养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纠纷,如知识产权问题、参与各方的利益冲突问题等,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的法规制度、实施方案、操作细则等,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3.2资源共享认识不够深刻,“选择性开放”问题凸显

“资源共享”是我国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活动的基本共识,其初衷是充分利用参与各方的优势功能和资源。近年来,联培基地各参与方仍未在资源共享上达成合作共赢的意识,“选择性开放”问题凸显,如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出于对优质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的保护,学校一般只遴选部分导师、部分课程参与联合培养教学活动;而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课题和研发成果是保密的,一般不希望学生过多参与研发过程等,这将进一步导致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积极性不高、研究产出成果效率不高、导师教学绩效不高等问题。从目前已经签订的联合培养协议来看,框架性或原则性的合作协议居多,对于导师、课程和实践的要求较为笼统,可操作性较弱。一般来说,参与各方的资源开放度可近似看作该基地的产教结合度,若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进行协同育人,则难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3.3重校内轻校外,联合培养难落实

以往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多选择校内实习基地作为主要的实践地点,较少与部队或者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这就使得学生对于目前机械工程岗位实际需求不能有一个全面的调研和掌握。实际装备工程项目具体实施方式的差异性,不同武器装备机械性能及技术原理的多样性,以及在不同领域当中使用的侧重性都千差万别,门类细化的程度是学生在校内实践中无法涉及到的,不走进实际工程应用当中就很难真正地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对于目前机械工程领域方向相关岗位的主流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也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更让人感到紧迫的是,实践效果的好坏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个人创造力的迫切性,这是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偏差的。联合培养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接受多种教育形式的锻炼,加强沟通与交流,在丰富所学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复合型的工程应用和管理人才。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难以落实的问题,例如难以形成稳定长效的联合培养机制、多方院校或企业制定的联合培养方案不严密、学生联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严重制约着联合培养工程的建设。

3.4工作评价体系欠完善,验收评价标准不一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以科研项目数量、项目经费、发表论文数量、奖项级别等指标来评价老师和科研院所成员的工作绩效,人才培养工作往往被认为是科研工作的附属产品。企业员工业绩评价体系方面,企业对于具有研发能力的员工参与联合培养工作的绩效并未给予太多重视。企业人员之所以参与联合培养工作,大多是因为有税收优惠及相关扶持政策,人才培养工作只是其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要求下开展的附加活动,同时考虑到要提升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及学术声誉等,行为带有一定的“利益性”。参与各方在培养性质上属性的差异性,致使各方在共同设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人才交流与共享上难以达成共识。在基地验收时,究竟应该更看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应用和转化能力,即科研成果数量,还是更注重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学术创新能力,即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还存在争议。“以评促建,以检促改”是检验查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然而“如何评”和“如何检”仍然是基地建设的瓶颈问题。

4.建立军民融合研究生岗位能力培养机制体系

4.1明确基地功能,划分各方权责

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应当始终坚持以中央文件为主导,以地方政策要点为指导,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培养基地中实施全过程的“校企共育共管、成果资源共享、风险责任共担”的合作建设模式。除了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外,应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现有科技、教育、财政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及时出台补充条例和管理办法,为各参与方权益提供法治保障;学校应当具备一定的产学研基础,并制定清晰的合作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基地培育过程;企业应当加大重视力度,支持优秀的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基地工作,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指导。

4.2整合军地教育资源,理清军地院校军民融合培养目标和任务

一方面,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在军事装备学研究生专业方面既有相同性又有互补性,许多地方院校在培养装备设计人才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如课程设置系统性更强,教学管理科学性更好,师资力量更雄厚等等。另一方面,军队院校的军事特色是地方院校所不具备的,也无法替代的,如对培养对象的军政素质、管理训练能力、军人意志作风等方面要求较高等。因此,在制定军事装备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划时,应根据军事装备学人才培养目标,理清军事装备学研究生军地院校培训目标和任务,尽可能发挥军地院校的各自优势,选定最优化的培养模式,整合军地教育资源,确保军事装备学人才培养任务圆满完成。

4.3拒绝刻板教学,深挖研学乐趣

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已经接受了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让其明晰该阶段的侧重点在于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形成。产教融合视角下应当在满足研究生学分要求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可自主安排的时间,让其根据实践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联合培养基地中完成边研边学。校内和校外导师在此过程中共同参与,分别从产教角度给予学生专业及时的指导,综合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双方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开设创新课程,形成特色教学材料作为基地知识产权留存,并在基地间实现共享研究。

4.4采用“多导师”模式,完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基于多导师模式的科研能力提升实践研究,甚至采用团队导师组合模式,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开展跨单位、跨学科培养以及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为参与课题研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相关企业选取校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工作进行多方面指导,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由导师组联合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组内各个导师的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也有利于导师团队在学术交流中进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产生较好的创新思维。在完善导师队伍结构、增强导师队伍活力的同时,培养出一批理论知识结构完备、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

4.5建立框架协议,提供内外部考核依据

完整有效的联合培养基地评价反馈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提升的基础。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当意识到,除了基地自评之外,基地面临的外部考验往往更为严峻。对于基地的内部自我考核,需要时刻警醒是否按照框架协议安排展开工作,所获数据是否与研究生联培方向始终保持一致性,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自基地建成之初,就需基于产教融合形成一系列一体化的协议机制,包括合作协议、实践协议、保障协议等,且定期自查工作是否有序展开。对于基地的外部考核而言,则更为看重产学研合作是否紧密、项目研究以及课题开展成效是否良好、联培研究生就业质量是否让人满意等。因此,全体系的效能评价机制必不可少,要以基地运行中需全面考虑的内外部考核标准为导向,如培养质量与就业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产教融合效能评价等,建设全体系的基地激励与评价考核机制。

4.6全体系的基地激励与评价考核机制

(1)建立框架协议,提供内外部考核依据。

完整有效的联合培养基地评价反馈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提升的基础。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当意识到,除了基地自评之外,基地面临的外部考验往往更为严峻。对于基地的内部自我考核,需要时刻警醒是否按照框架协议安排展开工作,所获数据是否与研究生联培方向始终保持一致性,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自基地建成之初,就需基于产教融合形成一系列一体化的协议机制,包括合作协议、实践协议、保障协议等,且定期自查工作是否有序展开。对于基地的外部考核而言,则更为看重产学研合作是否紧密、项目研究以及课题开展成效是否良好、联培研究生就业质量是否让人满意等。因此,全体系的效能评价机制必不可少,要以基地运行中需全面考虑的内外部考核标准为导向,如培养质量与就业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产教融合效能评价等,建设全体系的基地激励与评价考核机制。

(2)完善奖助体系,激励三方研学热情

通过完善奖助体系,从精神与物质上予以支持,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基地学习。除了按时发放研究生津贴外,可对在基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生给予现金奖励。如在基地学习过程中产出较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可以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对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授予证书、现金等形式的奖励。同时,为了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建议在培养前通过签署协议的方式进行确认,并且采取知识产权公开公示的制度,保障双方的利益。为避免培养各方与研究生因知识产权问题和培养过程中的成果归属产生嫌隙,需对培养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以划分知识产权归属。对于建设成果显著的基地,不仅提供经费和资源方面的帮助,而且对参与企业给予部分政策优惠或授牌奖章等。通过奖助体系,充分调动研究生联培基地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发挥联合培养基地输送人才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整体提升研究生质量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员只有知战晓战,才能培养会打仗的学员。要走开院校——部队联合育人的路子,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发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未来工作中仍然需要在培养质量上继续提升,教育改革仍然需要继续推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求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光春,张辉,赵伟,许崇海.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16):180-184.

[2]梁丽萍,段荣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5):88-92.

[3]魏红梅.“新常态”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3):15-20.

[4]刘元园.产教融合新机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技产业,2015(05):24-25.

[5]周明宝,江山.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4):43-47.

[6]鲁春阳,文枫,解丽丹,等.国外高校产教融合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