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杜静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443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7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双盲法”分组,最终将70例患儿分配为两个小组,即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遵医嘱行为积极参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儿科心理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心理护理;循证护理;满意度

儿科是医院内比较特殊的科室,收治的患者均为年龄较小的患儿。儿科常见病类型多样,患儿沟通能力较弱,很容易在临床治疗期间形成护理差错事件,因此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重视基于小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开展心理护理,帮助疏导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但是据实际情况看,常规护理模式下,依然在沿用传统护理理念,使得心理护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真正贴合患儿实际情况[1]。循证护理是目前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有较高的先进性、科学性,能够从患儿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便探究分析循证护理用于儿科心理护理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于儿科中,选取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是儿科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采用“双盲法”将70例患儿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例如在对照组内包括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范围3~11岁,平均(5.25±2.03)岁;在观察组中则包括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介于2~10岁,平均(5.11±1.92)岁。对比分析看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将在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并实施心理护理。

于观察组中实施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正式实施循证护理前,儿科护理管理部门中应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且相关小组成员均应具备丰富儿科护理经验;小组内应定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而且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满足患儿的身心需求;此外,还可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以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以便于持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循证护理小组还应全面了解组内患儿临床情况,通过万方、知网、维普等权威资源网站查询“儿科心理护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组内患儿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2)减轻患儿分离焦虑:小儿对家长的依赖比较大,一旦家长分开患儿便会有明显的分离焦虑,因此应将减轻患儿分离焦虑作为护理重点。首先,应鼓励家长参与,多多陪伴患儿,这会使其焦虑情绪明显改善,促进心理上放松;其次,护理人员可以增加与患儿的互动,例如陪他们玩游戏、讲故事、唱歌等,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减轻焦虑情绪;而且还可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例如在病房里放置一些玩具、图书等,让患儿有一种熟悉感、温馨感。(3)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是实现循证护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关注患儿的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儿的需求,了解其喜好和生活习惯,以便于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尊重患儿的权利,例如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这可以帮助患儿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并且还要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想法和需求,以便提供更加合适的护理服务。(4)做好患儿疼痛反应护理:儿科治疗中,会因疾病影响或治疗措施引起疼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患儿的负面情绪,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难题,对此需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例如在在患儿接受治疗或检查时,护理人员可以给予一些安慰和支持的话语,例如告诉患儿“你很勇敢”、“你做得很好”等,这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疼痛反应;再如,在患儿接受治疗或检查时,护理人员可以在病房里播放一些愉悦的音乐或动画片等,这可以帮助患儿暂时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减轻疼痛反应;不仅如此,还可采用一些采用非药物疗法,例如采用冷敷或热敷、按摩等方法。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遵医嘱行为积极参与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期间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21.0进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可通过“%”表示,由“X2”进行检验,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且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分析

从本次研究分析看,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遵医嘱行为积极参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护理质量分析(n/%)x±s)

组别

例数

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遵医嘱行为积极参与率

对照组

35

4(11.42)

23(65.71)

观察组

35

1(2.85)

33(94.28)

X2

6.011

5.271

P值

<0.05

<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方法,强调将最佳的科研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以提供最优质、最科学的护理服务。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意义重大。通过循证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儿科心理护理的质量。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由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于疾病和治疗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2]。循证护理可以根据最新的科研证据,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如结果中表1所示,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遵医嘱行为积极参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见,将循证护理用于儿科心理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依从性并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王玉军;李红伟;王淑敏. 多形式心理干预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心理月刊, 2021, 16 (14): 12-14.

[2]邵文君;赵囡;徐嘉晗. 个体化护理对哮喘患儿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 [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 (20): 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