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周敏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132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护理当中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防范措施。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8月份-2020年8月份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 100 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患基于常规护理施以危险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平均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血糖平均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血脂平均值比对照组低(P<0.05),另外,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同时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范措施;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多种类型,该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同时致死率也非常高,对人类健康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于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人数在全球死亡总数当中占据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1]。国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发病年龄逐年下降,形势严峻。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分析和防范对于有助于提高此类病患的生存率。因此,本文将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和防范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筛选2019年8月份-2020年8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心血管疾病病患共计100例,将其平均划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是观察组,其中男性病患数目为25例,女性病患数目为25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4岁~74岁,平均年龄为(58.01±1.38)岁;其二为对照组,其中男性病患数目为26例,女性病患数目为24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7~76岁,平均年龄为 (61.25±1.41)岁。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两组病患在年龄、家族史、体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了研究。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具体如下:日常病情监测、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旨在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缓解症状,但未针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2]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额外施以危险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口头讲解、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加深病患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增强自我管理意识。②定期检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从而保证能够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予以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控制,以此减小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③实施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口味喜好和文化背景,确立科学可行的饮食方案,为病患制定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同时,充分考虑病患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兴趣,确立科学运动方案,科学指导病患参与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3]。④加强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掌握病患的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情绪疏解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平均值比对照组低12.40mmHg(132.80±9.50mmHg vs 145.20±10.30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平均值比对照组低1.30mmol/L(6.50±1.00mmol/L vs 7.8±1.2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脂平均值比对照组低0.70mmol/L(2.10±0.40mmol/L vs 2.80±0.5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各项生化指标对比(x±s)

组别

例数

血压(mmHg)

血糖(mmol/L)

血脂(mmol/L)

对照组

50

145.20±10.30

7.80±1.20

   2.80±0.50

观察组

50

132.80±9.50

6.50±1.00

2.10±0.40

t

7.80

7.20

8.50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

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等于15.00%,对照组的发生率等于40.0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等于5.00%,对照组的发生率等于20.00%,前者同样明显低于后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两组病患之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死亡率

对照组

50

24(40.00)

12(20.00)

实验组

50

9(15.00)

3(5.00)

χ²

9.20

6.30

P

<0.05

<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属于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4]。护理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压平均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血糖平均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血脂平均值比对照组低(P<0.05),另外,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证实,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同时减小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显著降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极易造成患者死亡。而对此类病患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检测指标、个性化饮食和运动计划以及心理疏导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这表明护理人员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心血管疾病护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齐书娜,杨冬梅,孟梦. 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探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215-216.

[2]孙立华. 浅析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4):67.

[3]贺捷. 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国内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8):17-20.

[4]王英. 浅析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 中国科技投资,2019(23):243,275.

[5]程冰. 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8):289,297.

作者简介:周敏,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87年8月6日,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关于心血管方面,籍贯: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