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报告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环境监测报告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法探索

李治鑫

四川地风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610000

摘要:环境监测报告在环境管理和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报告编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的难懂性、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包括简化技术术语、提供背景解释、使用图表和示例、提供明确建议和行动步骤、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注重可读性和易操作性,以及与读者沟通和反馈等。这些改进方法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的可理解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支持环境管理和决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报告,技术术语,专业知识,可操作性,实用性,改进方法

环境监测报告是评估和管理环境影响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报告编制常常面临理解困难和应用问题。其中,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的难懂性使非专业读者难以理解报告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导致报告的应用效果不佳。因此,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的质量和效果。

一、问题分析

(一)报告结构和组织问题

在环境监测报告编制中,缺乏清晰的目录和章节划分以及信息组织混乱、缺乏逻辑性是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报告的结构和组织变得混乱,读者难以迅速获取所需信息,影响了报告的可读性和传达效果。首先,缺乏清晰的目录和章节划分使得读者难以快速定位和浏览报告的内容。其次,信息组织混乱、缺乏逻辑性使得报告的内容难以理解和跟踪。

(二)数据呈现和解读问题

在环境监测报告编制中,数据展示不清晰、难以理解以及缺乏对数据的充分解读和分析是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报告的数据部分难以被读者正确理解和应用,同时也降低了报告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问题

在环境监测报告编制中,过多的专业术语和缺乏对非专业读者的解释和解说是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报告的内容难以理解和应用,限制了报告的可读性和传达效果。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得报告的内容对非专业读者来说难以理解。报告编制人员应该意识到读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背景和专业知识水平。因此,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会增加读者的阅读障碍。

(四)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首先,缺乏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使得报告的内容难以应用于实际环境管理和决策中。报告编制人员应该基于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其次,不易理解和应用的报告内容使得读者难以正确理解和利用报告中的信息。报告编制人员应该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报告的内容,避免使用过多的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

二、改进方法探索

(一)报告结构和组织改进

报告应该具备清晰的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基本部分,以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报告的内容和结构。此外,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总结或结论部分,用于概括报告的核心发现和建议。其次,在组织报告的各个部分时,应注重逻辑连贯和信息流畅。每个部分应具备明确的主题,并在主题之间使用过渡句或段落,以确保报告的连贯性。例如,在结果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监测指标或地点进行组织,或者按照时间顺序呈现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的组织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比较数据。此外,使用合适的标题和子标题也是改进报告结构的有效方法。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而子标题可以更详细地描述各个小节的主题。这样的标题和子标题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浏览和定位报告的内容,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在组织报告内容时,还应考虑读者的背景和知识水平。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同时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解说,以便非专业读者能够理解报告的核心信息。可以在报告中使用脚注、附录或注释的方式提供术语解释和进一步阐述,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二)数据呈现和解读改进

首先,使用清晰、易于理解的图表和图像是改进数据呈现的关键。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如折线图、柱状图或饼图,以呈现数据的趋势、比较或占比关系。确保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标签和图例清晰明了,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图表的含义。此外,可以考虑使用颜色、阴影或标记来突出关键数据或趋势,以增强图表的可读性。其次,提供数据的解释和解读是改进数据呈现的重要方面。在报告中,对于图表和数据的每个主要发现或趋势,应提供简明扼要的解释和解读。解释可以包括数据的背景信息、原因分析、潜在风险或影响等方面。使用简明的语言和非专业读者可以理解的术语,帮助读者理解数据的含义和重要性。此外,比较和对比不同数据集或不同时期的数据也是改进数据呈现的有效方法。通过将相关数据放置在相邻的图表或表格中,读者可以更容易地观察和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同时,提供简要的解释和解读,强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在呈现大量数据时,可以考虑使用摘要或总结的方式,将关键数据和趋势提炼出来,以帮助读者快速获取报告的核心信息。例如,可以使用数据表格或矩阵,将重要的监测指标、地点或时间段进行汇总和比较。这样的数据摘要可以起到概览全局的作用,为读者提供清晰的数据概念。

(三)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改进

首先,避免使用过多的技术术语和专业术语是改进的重点之一。报告编制人员应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当需要使用技术术语时,应提供简明扼要的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可以在报告中使用脚注、附录或注释的方式提供术语解释,或者在文中进行适当的解释性描述。其次,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解释是改进专业知识的使用的有效方法。在报告中,应对相关的环境概念、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解释。这些背景信息和解释可以帮助非专业读者理解报告中使用的专业知识,并将其置于适当的上下文中。此外,可以提供相关参考资料或链接,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四)增加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首先,提供明确的建议和行动步骤是增加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方面。在报告中,根据监测结果和数据分析,应向读者提供具体的建议和行动步骤,以应对环境问题或改进环境状况。建议和行动步骤应明确、可行,并具有实际操作性。例如,建议可以包括改善措施、风险管理策略、环境保护措施或监测方案的制定等。其次,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信息是增加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有效方法。在报告中,可以提供相关的政府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指南或参考资料,以便读者了解并获取进一步的支持和指导。此外,可以提供相关机构或专业团体的联系方式,以便读者咨询和寻求进一步的帮助。此外,使用实际案例和成功经验分享是增加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有效方式。通过呈现实际案例和成功的环境管理或改善经验,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报告中的知识和建议。可以描述具体的项目或实践,包括所采取的措施、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等,以启发读者在类似情境下的行动。在编写报告时,应注重信息的可读性和易操作性。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将信息分为小节和段落,使用标题和子标题进行组织,以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理解关键信息。

结语

环境监测报告编制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的难懂性以及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采用改进方法,如简化技术术语、提供背景解释、使用图表和示例、提供明确建议和行动步骤、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注重可读性和易操作性,以及与读者沟通和反馈,可以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应用效果。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环境管理和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应珍, 刘亚梅. 环境监测报告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 环境科学导刊, 2017, 36 (S1):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