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开发民间传统游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浅析如何有效开发民间传统游戏

           王毅    

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

摘要:古老的民间游戏主要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生活,是人们为了纪念而自创的一种娱乐游戏。它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而且符合幼儿的教育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日益严重,民间游戏也愈加趋于衰败和没落。结合民间游戏价值,幼儿园应大力挖掘和整合各种民间游戏资源,有效地引进和组织各种适合于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并积极引导专业的教师在家庭所开展的民间游戏活动中,及时给予幼儿和家长有益的帮助和指导,给孩子一个充分开拓个性的空间,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学习,挖掘潜能,发展智力。

关键词:民间传统游戏;教育资源;家园共育

引言:民间传统游戏是我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很多民间传统游戏逐渐被遗忘。有效开发和传承民间传统游戏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开发民间传统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组织游戏次数少,家长参与程度低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由于其规则简单,易玩易学而被大家广泛认可和接受。然而,越简单的事物所隐含的安全性问题也就越大。由于部分民俗化幼儿园活动场地规模有限,每个班的幼儿人数也相对较多,所以一些剧烈的民间游戏并没有很好地开展。

(二)内容选择不够丰富,多集中在民间体育游戏

 民间游戏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包括各种智力游戏、体育游戏等等,如若开发得当,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当下,幼儿园教师难以从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中开发利用适当的资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够从本质上把握民间游戏的分类,没有充分根据儿童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民间游戏。

二、影响民间传统游戏开发的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家长自己离不开手机、电脑,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等老年人带的,而这一部分老年人在体力和精力上、不能满足幼儿的传统游戏需求,而且大部分老年人不仅需要带孩子而且还要忙家务,最好打发孩子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安安静静的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玩手机,然后老人们就可以安心的做饭或者打扫卫生了。

(二)电子产品的影响

现在的电子产品可谓是深受老、中、青、幼的喜爱,孩子还小,是非能力太差,很容易沉谜于电子产品,因为其色彩的鲜艳、视觉的刺激比较强烈,而且里面的游戏内容更是精彩有趣,不用幼儿深入思考、更不需要去交流,在和电子产品相处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挫败感,相反是会激发他们的思想情趣,使他们更加着迷。从我园调查数据来看,三至六岁期间,一个班级里四十个孩子为例,有三十个家庭每天都会给幼儿看电视或者玩游戏,而且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这是一组很可怕的数字,让我们看清家长在处理亲子陪伴时间时,多数都是各玩各的“假性”陪伴,很少有花在亲子游戏及亲子阅读上的时间,更别说和孩子一起玩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了。

(三)社会环境的原因

原因一:现在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在家,很少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一些民间游戏又必须要2人以上参与才能玩起。加之,现在很多独生子女,有部分孩子的性格比较自私,不太懂得分享、沟通,有甚者还很暴力,所以很多孩子不喜欢去和小伙伴们玩,觉得一个人玩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原因二: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许多外来文化和事物走入了幼儿的生活,如:遥控汽车、洋娃娃、电子游戏机等现代产品,渐渐的取代了我们以前的毽子、皮筋、沙包等传统玩具。现在孩子们较少接触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些玩具,更不会自发的去创造一些简易的玩具。这些传统游戏的丧失实则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丧失。

原因三:幼儿园、小学大班额的现象严重影响一些传统游戏的发展,因为人数多,老师不敢或者很少组织户外集体游戏,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游戏在集体活动时根本无法开展,老师在集体活动中首先要考虑安全。

三、开发民间传统游戏的对策

(一)巧妙设计,有序开展,让晨间活动更具活力

幼儿每天带着各种情绪离开父母,融入集体之中,有的幼儿不习惯与他人相处,情绪总是处于紧张和焦躁的状态。而有的幼儿可能还睡意朦胧,没有从“家”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所以情绪不高。为了帮助幼儿快速进入“最佳状态”,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规则简单、娱乐性强的民间游戏作为晨间活动,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关注本质,凸显价值,让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幼儿的语言学习中有很多的儿歌,这些儿歌,朗朗上口,非常好记,教师可以仿照儿歌的方式编写生活常识的顺口溜来帮助幼儿学习。民间游戏"跳皮筋"非常简单,让幼儿边跳边说顺口溜,儿时我们我们常玩的"马兰开花"就是跳皮筋中经常念到的顺口溜,因此教师也可以将语言活动中的一些知识编成顺口溜,在幼儿之间相互传播,在游戏活动中就学到了知识。

(三)有机渗透,有效融合,填充碎片化时间
1.给集体教学后的生活活动,添点精彩
   集体教学后,会进入生活活动,利用给孩子喝水,吃点心的时间让先吃好的孩子自由的选择区域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游戏材料,如东西南北风的“折纸”、“翻绳”、手眼协调的“五子棋”,这些取材方便,时间较短的小游戏,不仅减少喝水如厕等待的时间,也使我们的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2.合理安排餐前空余,做到有趣而有序
  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带领幼儿玩一些不需要材料的小游戏。如:拉"大锯",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并念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拍手歌”,两人一组,手掌对击。

四、结论

民间传统游戏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代表着历史的延续,也反映了民众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有效开发民间传统游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传承,更是为了保护和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2]谢友凤. 幼儿教师开发民间游戏资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大学,2020.

[3]洛让加措. 甘肃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有效对策[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