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术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2

个性化术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应用价值

何曼丽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广东江门  5291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3月到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7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还对患者和家属实施个性化的术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个性化护理干预,该干预包括提供详细的手术信息、情绪支持和教育等措施,研究发现这些个性化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应对能力。这些发现表明术前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0前言

乳腺癌是目前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目前乳腺癌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患者仍然需要接受各种治疗,并面临术前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挑战。因此,术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在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临床护理开展了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乳腺癌手术患者为例,旨在探讨术前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焦虑程度的应用价值。术前护理干预可以包括针对患者的康复需求而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包括对患者精神状态的调适,术前的信息宣传,护理人员提供的关爱和安慰等措施[1]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且对术前护理干预的方式、效果、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将为护理人员提供有关术前护理干预的实践操作和治疗效果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乳腺癌患者的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自2022年3月到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7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26~63岁,平均(41.5±5.8)岁,实验组年龄区间为27~64岁,平均(42.0±1.2)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术前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术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提供详细的手术信息 

护理人员应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诉求,提供全面而清晰的手术信息,包括手术的目的、步骤、风险和术后恢复等方面。通过准确的信息交流,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术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感。

1.2.2情绪支持和心理教育 

护理人员应当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心理教育。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同时,提供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术后康复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1.2.3 应对焦虑的方法

 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焦虑情况,引导他们使用放松、调节情绪和缓解焦虑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还可以推广正念和冥想练习,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前的焦虑和压力。

1.2.4 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保持细致入微的态度,了解患者的个人喜好和需求,并为患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护理人员应注重细节,例如提供温馨的床上用品,提供恰当的环境音乐或播放放松音频等,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2]

1.2.5多学科间的协作

 为了更好地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建立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模式。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等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的护理和康复服务。

1.2.6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爱

鼓励患者与家人、亲友和社会支持组织建立密切联系。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爱是患者康复中重要的支持因素,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实际帮助和信息资源,减轻患者的焦虑和负担。

1.2.7康复指导和术后计划

在术前给予患者详细的康复指导,包括术后恢复和康复计划。向患者提供适当的运动、饮食和药物管理建议,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术后自我管理的关键要点,增强康复效果和信心。

1.2.8信息宣教和教育

提供详细、准确的手术相关信息,包括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并发症管理等方面。通过教育和信息宣导,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提高术后康复的信心和合作度。

1.3评定手段与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定。本量表共30题,每题4个选项,分别以1~4分计算,包括10个反向选择题,将30道题所得分数相加即为实际得分“X”,“X”x1.25算出标准分。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总分为53分,得分愈高,焦虑程度愈重。SAS问卷由专职护士发放,回收有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焦虑值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α=0.05。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的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焦虑值         干预后焦虑值        t值      P值

实验组
 

对照组

37   61.62±14.89
 

37   61.21±14.52

44.29±11.18
 

52.58±13.84

3.28
 

1.69

<0.01
 

<0.05

t值
 

P值

0.098
  >0.05

-2.05
<0.05

由表1可见,比较两组焦虑值,干预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仅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术前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以及临床实践,可以发现,术前护理干预的方式和效果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紧密相关,只有合理、全面地进行干预,才能实现有效的康复效果。术前护理干预措施应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具体需求而制定。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情感支持、信息宣传和冥想放松等方式引导患者减少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术后恢复的效果。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力度应因人而异。不同年龄阶段、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种植愿望不同的患者都需要制定不同类型的干预方案,才能够真正达到护理的最佳效果。

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术前护理干预措施已经从单一的焦虑情绪管理拓展到更全面的康复和支持方面。护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引导患者接触到丰富的资源和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社会心理支持和家庭关爱等,这些都可以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诉,术前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提供详细的手术信息、情绪支持和心理教育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和康复效果[3]。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以及与多学科的协作合作,都是实施术前护理干预的关键要素。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康复服务,最大限度地提升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不断完善护理干预策略,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梅, 等. 术前护理教育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和康复的影响:一项荟萃分析. 现代围手术期护理杂志. 2019;34(2):318-326.

[2] Cataldo JK, 等. 早期术后教育干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结果的影响. 癌症护理. 2010;33(2):10-17.

[3] 何珍, 等. 术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和康复的影响. 中国护理研究. 2018;32(22):3486-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