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优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影响分析

唐吉霞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   重庆潼南 402660 )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影响。方法: 60例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其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疗效更显著,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骨折患者给予康复期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同时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骨折;康复期;优质护理;疗效;满意度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者部分的断裂。一般骨折是由于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而出现。常见的症状包括骨折端的畸形、骨折处异常活动,还有骨摩擦音和骨摩擦感。骨折的诊断是通过X光线和CT检查,能够明确诊断骨折的部位以及性质。骨折的治疗包括三大方面:复位、固定、后期的功能锻炼。复位主要是恢复骨折的解剖功能,通常可以外用夹板石膏固定。如果骨折比较严重,有可能需要切开手术固定[1]。后期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是肢体恢复到正常活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其运用价值和意义,具体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74岁,平均(37.9±7.6)岁;骨折类型:胫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7例,其他5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所致13例,高空坠落所致9例,重物压砸所致5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4~75岁,平均(38.2±8.3)岁;骨折类型:胫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6例,其他4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所致14例,高空坠落所致9例,重物压砸所致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即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宣教,向其说明康复治疗期间需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其模式如下:(1)病情护理:对于使用夹板的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定期检查夹板,以防止夹板过松、过紧,继而影响骨折的恢复;定期对骨折患者血循环情况进行检查,且观察其有无出现肿胀、皮肤苍白、组织缺血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康复医师以作处理。(2)心理护理:骨折后,患者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例如不安、恐惧、害怕、暴躁、焦虑等。诸多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用亲切、友好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向其说明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反应,交代康复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向其介绍一些成功康复治愈的案例,以此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升其依从性与配合度,并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3)饮食护理:骨折早期由于胃肠蠕动减弱,因而极易发生便秘、腹胀等情况,因此,这一阶段可多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果,少吃或不吃辛辣、油腻、易胀气的食物,如豆类。中后期,患者食欲增加,再加上骨折处于修复阶段,因而其机体消耗量比较大,在饮食上可多食用一些营养丰富且富含钙质的食物。(4)功能指导:对于骨折患者,在康复科主要接受的是传统康复治疗及运动疗法,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性地指导患者采取安全舒适体位,指导部分患者定时翻身,如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同时也可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运动等,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1.3评价指标及标准

1.3.1 满意度

评价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采用自制问卷,以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来进行评价,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总例数。

1.3.2 疗效评价

    因考虑时间较短,无法以骨折愈合情况判断疗效。本研究将患者的焦虑情况结合患者患肢力量恢复情况及关节活动情况等综合评价。用优、良、中、差表示。优良率=(优+良)×100%/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40/40),对照组为85.00%(34/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23(76.67)

7(23.33)

0(0.00)

100.0(30/30)

对照组

30

16(53.33)

9(30.00)

5(16.67)

83.33(25/30)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组别

n

优良率

观察组

30

24

5

1

0

96.67(29/30)

对照组

30

17

7

6

0

80.00(24/30)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1. 讨论

骨折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当骨骼承受的力量超过了自身的强度时,导致骨骼完全或者部分断裂,即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了破坏。骨折通常是由暴力撞击、骨骼病变,或者长期累积性的劳损引起,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骨折。骨折以后会表现为局部的变形、肢体的活动异常,以及受伤部位的疼痛、肿胀,还可能会出现关节的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的骨折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比如伴有局部的血管神经的损伤、失血性休克,或者会出现筋膜间隔综合征,导致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2]。随着目前的整个社会的秩序、社会的规范越来越强化,高能量伤的病人越来越少。比如交通事故,还有交通工具安全性越来越好,高能量伤的机会也越来越小。低能量伤,就是生活伤会越来越多,比如老年人,老年人摔一个屁股蹲儿和一个年轻小伙子或者小孩摔一个屁股蹲儿,带来的后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老年经常会发生髋部的骨折,像股骨颈骨折,或者是粗隆间骨折[3]。老年人的生活伤、跌落伤,之所以造成骨折,是因为老年人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的质量、骨的强度会下降,也就是骨质疏松[4]。骨质疏松在老年病人里,比例是非常高的,相当于一块木头,如果是一个好木头,它是比较禁使用,但是如果是一块糟木头,可能很快就会断掉,老年人的骨头也可以用这个来形容。病人一旦生活中不慎跌倒,可能在跌倒过程中所承受的力量超出了骨骼本身的强度,就会发生骨折[5]。老年人比较常见的骨折有髋部的骨折,就是胯关节骨折,还有手腕部的骨折,还有肩膀周围的骨折,再一个就是老年人腰椎和胸椎的压缩骨折等等。

骨折后护理很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其疗效中优良率更高,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骨折后康复期运用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傅丽琴,戚华丽,范凯杰. 多模式互动延续护理在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术后居家期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23,38(1):77-80.

[2] 蒋欢,徐珍瑾,陈妹新.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109-112.

[3] 熊静,黄冬梅,仇珍珍. FLS模式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7):1081-1085.

[4] 潘红,许丽平,许倩,等.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患者心理状态、康复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2):188-192.

[5] 杨洁,刘丽娟.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2):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