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和胃消痞汤治疗的效果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和胃消痞汤治疗的效果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

徐长有

长兴县雉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湖州 长兴 313100

【摘 要】目的:研究自拟和胃消痞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46例因患有慢性胃炎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患者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加用自拟和胃消痞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和胃消痞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缓解,并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从而有助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慢性胃炎自拟和胃消痞汤;治疗总有效率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导致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嗳气和泛酸等症状,上述症状的存在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有概率发展为胃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故做好慢性胃炎的对症干预治疗十分重要[1]。目前,临床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多采用西药三联疗法,该治疗方式虽然见效较快且疗效显著,但安全性较低,患者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则安全性较高,近几年逐渐受到广大患者的推崇[2]。为此,本文便针对性分析了自拟和胃消痞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46例慢性胃炎患者,其均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每组中纳入23例研究对象。

实验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区间26-71岁,平均年龄(43.54±6.42)岁。

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区间25-71岁,平均年龄(43.05±6.47)岁。

组间上述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差异后发现无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和胃消痞汤。

自拟和胃消痞汤:基础组方包含15g煅瓦楞子、12g党参、15g白术、12g佛手、12g黄芩、12g赤芍、12g茯苓、12g白芍、30g谷芽、30g麦芽、9g甘草、10g枳壳;若患者气机不畅、胸腹痞满则加柴胡、苏梗和川棟子;若患者脾阳虚甚,中焦虚寒,畏寒腹痛者加附子、吴茱萸以温经散寒。组方配伍完成后加水煎开,每200ml药液为1剂,患者每日服药2剂,分早晚服用,持续用药2个月。

1.3 评定标准

应用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治疗后,患者上腹部嗳气、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完全消失,经过胃镜检查后结果为胃粘膜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经过胃镜检查后结果为胃粘膜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经过胃镜检查后结果为胃粘膜的病变范围缩小)和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经过胃镜检查后结果为胃粘膜病变范围未缩小甚至扩大),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n*100%[3]

不良反应:乏力、头晕和腹泻。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

23

13(56.52)

9(39.13)

1(4.35)

0(0.00)

23(100.00)

对照组

23

6(26.09)

8(34.78)

5(21.74)

4(17.39)

19(82.61)

X²值

-

-

-

-

-

4.3810

P值

-

-

-

-

-

0.0363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比较

表2显示:实验组的乏力、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比较 [n(%)]

组别

例数

乏力

头晕

腹泻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

23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

23

2(8.70)

1(4.35)

2(8.70)

5(21.74)

x2

-

-

-

-

5.6098

P

-

-

-

-

0.0179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因该疾病的病程较长,导致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服药,但临床常用的西药疗法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仅不利于患者的药物治疗,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故针对慢性胃炎需要一种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自拟和胃消痞汤进行治疗的优质效果。我国传统中医将慢性胃炎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认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时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因此临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应坚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原则,以促进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病情控制。自拟和胃消痞汤中的茯苓具有理气化浊的作用,白术和党参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佛手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瓦楞子、白芍和赤芍具有行淤止痛的作用,枳壳具有化痰消积的作用,甘草具有调和诸药药性的作用,诸药合用能够起到和胃止痛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慢性胃炎 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病情控制,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3-4]

综上所述,自拟和胃消痞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缓解,并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从而有助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坤.和胃消痞汤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痞满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20,36(01):12-14.

[2]廖思敏.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0):1256-1257.

[3]石佳钰. 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和胃消痞汤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2):358-359.

[4]柳向武.针灸联合和胃消痞汤加减治疗慢传导型便秘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