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放射成像与传统X光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数字化放射成像与传统X光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任亚飞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疾病诊断方面数字化放射成像和传统X光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进修医院(宣城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40例患者均接受数字化放射成像和传统X光检查。回顾分析两种检查技术方式的诊断效果,主要对比空洞表现。结果:数字化放射成像最终确诊患者40例,诊断率100.0%。传统X光诊断32例,诊断率80.00%,诊断率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放射成像检查中对于空洞位置、洞壁平均厚度的测定结果与传统X光检查技术有着较大数据差异,P<0.05。结论:

【关键词】肺结核;数字化放射成像;传统X光;诊断对比

肺结核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它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尽管近年来在预防、治疗和诊断技术上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对于肺结核的早期和准确诊断仍然是控制该疾病的关键[1]。传统X光摄影技术作为最初并且广泛应用的工具,为医生提供了评估肺部异常的手段。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放射成像技术逐渐兴起,其清晰度、灵敏度和其他高级特性为现代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传统X光虽然具有简便、经济等优点,但其分辨率、成像质量和灵敏度方面受到了一定限制[3]。而数字化放射成像不仅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图像,还允许存储、传输和后期处理,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对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数字化放射成像与传统X光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进修医院(宣城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区间31岁至61岁,平均年龄(46.24±3.58)岁。40例患者通过病理学技术方式确诊为肺结核。

1.2方法

40例患者均接受数字化放射成像和传统X光检查,具体检查技术方式如下:1、数字化放射成像。告知患者检查过程,确保患者放松并避免不必要的运动。脱去上身的衣物和饰品,穿上医院提供的检查服。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检查部位,调整适当的参数。清洁和校准扫描设备。让患者躺在检查台上,并使用固定带或垫子确保其位置稳定。调整患者的位置以获得最佳成像。操作员进入隔离室,开始扫描。确认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如增强、剪裁或调整对比度等。将图像保存在医疗影像系统中,并按照需要进行归档。必要时将图像发送给其他医生或医疗机构。由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进行解读,确定是否存在异常。将结果报告给主治医生,以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2、传统X光。通知患者检查的基本流程,让患者放松。脱去上身的衣物和饰品。调整X光机的参数,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检查部位进行设置。准备胶片或数字化接收器。患者站立或躺在检查台上,确保身体与放射线源和接收器对齐。操作员调整设备的位置,确保获得所需的投影。操作员进入隔离室,并进行拍摄。将胶片放入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定影和洗涤。胶片干燥后查看。由放射科医生在观片灯下查看胶片或数字图像,寻找并分析异常。

1.3观察指标

回顾分析两种检查技术方式的诊断效果,主要对比空洞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9软件实现数据的分组处理、录入以及统计分析,在数据对比差异中P值<0.05时证明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数字化放射成像最终确诊患者40例,诊断率100.0%。传统X光诊断32例,诊断率80.00%,诊断率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数字化放射成像检查中对于空洞位置、洞壁平均厚度的测定结果与传统X光检查技术有着较大数据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空洞表现对比

组别

上叶

下叶

中叶/舌叶

平均洞壁厚度

数字化放射成像

16(40.00%)

12(30.00%)

12(30.00%)

25.64±0.67

传统X光

6(15.00%)

17(42.50%)

17(42.50%)

42.87±0.43

x2/T

15.214

12.541

11.841

8.510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结核的诊断在医学领域中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该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如持续的咳嗽、体重下降或低烧。此外,肺结核在影像上的表现可能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这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复杂性。因此,选用一个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影像诊断方法至关重要[4]。另外,传统X光对于评估肺结核的进展或评估治疗效果可能也存在局限。例如,随着疾病的进展,某些肺结核的特征可能会在X光片上变得模糊不清。而治疗过程中的病变改善可能不容易在X光片上得到准确的反映,这对于评估治疗效果或调整治疗策略具有挑战性。

数字化放射成像提供更高的图像分辨率,使得微小的病变和细节更容易被识别,从而提高了对早期肺结核或其他疾病的检出率

[5]。与传统X光相比,某些数字化放射成像技术允许医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肺部,甚至可以生成三维重建图像,提供更全面的视角。数字化技术使得图像可以即时查看,无需等待胶片显影。此外,医生可以利用特定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标注和测量。数字化放射成像允许对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如调整对比度、亮度,增强细节,以及应用特定的滤镜或算法以更好地显示感兴趣的区域。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某些数字化放射成像系统可以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暴露。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数字化放射成像不仅在肺结核的总体诊断准确性上超越了传统X光,而且在细节诊断上也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对于医生来说,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识别肺部的改变和异常,无疑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综上所述,数字化放射成像在肺结核诊断中不仅提供了更高的准确性,还提供了更细致的诊断细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选择更先进、更精确的诊断工具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为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中选择最适当的影像诊断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并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放射成像技术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治勤.DR联合MRI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球与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J].甘肃医药,2022,41(10):885-887.

[2]王磊,郭禹,佟亚建.DTSDESDR在活动性肺结核实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21,27(10):1682-1687.

[3]朱卫亚,闫小侠,王海波.MSCT与DR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01):132-135.

[4]杨雪琴.肺结核病的医学影像诊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人人健康,2019,(14):64.

作者简介:任亚飞  毕业院校:安徽中医学院  学历: 本科   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