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陵城分局 山东德州 2535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生活和生产质量都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在当前环境矛盾问题较为突出,有关部门应按照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环境监测计划,并且积极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还需加快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其控制平台不断完善,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对环境监测及其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技术;污染问题

前言:在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环境监测工作也备受关注,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进而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能力,便于顺利开展环境监测的工作。因此,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认识环境监测技术重要性,依据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下面就对其进行分析。

1 环境监测的概述分析

在开展环境保护的时候,环境监测是很重要的部分。经过有效实施环境监测工作,采用先进监测技术和设备,确定某个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是否存在着标志性的污染物,对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和污染程度进行掌握,将其为基础判断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以及日后演变趋势。

环境污染的监测是有关监测结构,采用专业的设备和仪器,对环境质量实施跟踪监测和测定,进而准确反映监测区域环境变化的情况,掌握区域环境的污染,把控环境有害物质的含量,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 环境污染监测工作的内容

2.1 噪声的污染

在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中发现噪声污染主要是机械设备和汽车等产生的噪声,经过环境监测能够为噪声控制提供一定数据参考,制定合理治理防范,减少噪声给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2.2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在当前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也逐渐增多,经过对固体废弃物的监测能够掌握其环境污染情况,便于制定合理措施。

2.3 水污染的问题

水污染监测过程中,应结合其不同水污染的控制标准,结合用水用途,对水资源进行实时控制和监督,进而获取准确的监测结果,采取合理措施以保障水质能够满足要求,对各行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满足。

2.4 大气污染

在监测大气污染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的控制标准。例如,在主城区和开放区域实施大气环境监测,并采用不同的监测标准。加强特殊作业区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有效监测。

3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措施

3.1 对环境监测重视程度的提升

在全面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情况之后,我国政府部门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提升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正确认识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有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的研讨会,对其管理者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发挥出来,定期落实环境监测研讨会,对于有关问题还可以向社会或者是国家提出帮助,加强和科研人员交流和互动,充分注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

3.2 加大资金投入

在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增大,使得人们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逐渐加大了环境关注和保护力度。所以,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就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环境监测环节,我们还需做到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新防范措施。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新技术的开发,都需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财政投入,政府部门则是应重视环境监测,设立专项的财政预算,设置环境监测的专项资金,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运行和技术创新。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充分发挥市政组织和引导作用,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环境监测,确保环境监测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链。

3.3 对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

国家级环境的监测网络则是包含很多层面的内容,有关作业人员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促使环境监测现代化。建立网络系统的作用如下:第一,认真了解生态环境实际的情况,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查找。第二,对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需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的污染治理效率。环境监测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规模大,监测设施的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所以还需创新其监测设备,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效率。

3.4 优化测试技术

试验技术应结合国家有关规定,采用先进的试验设备,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数据。在此过程中,我国一些在线监测设备能够对监测结果进行实时更新,若是监测结果异常,便可在第一时间将其反馈给管理人员,及时对污染问题进行处理。监测技术分为化学监测和物理监测,结合监测区域选择出合适的监测技术,进而有效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若是试验环节需要应用仪器和设备,应测试其仪器设备精度,有效确保试验结果误差处在合理范围内,积极引进试验新技术,对其试验效率全面提高。

3.5 对研究范围的扩大

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应扩大研究范围,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突发性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相关专业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找出有害物质的污染源,避免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自然环境造成更大的威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突发性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判断力,做好环境管理准备,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沟通和研究,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其可行性,在突发性污染物合理控制后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对其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3.6 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环境监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现已成为日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我们的技术人员应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对环境监测流程的不断完善,加强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减轻其监测人员压力,提升环境监测中的信息准确性。有关环保部门还需加大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的投入,建立数据化系统,提升数据信息的分析效率,进而实现信息的共享,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分析

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中,我们还需注重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监测设备的应用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环境监测水平。除此之外,环境监测技术在当前正在向着现代化的监测技术方向所发展,我们的技术人员经过综合监测手段,对污染源进行实时掌握,分析污染物的浓度,利用现场分析控制的方法,对其监测质量全面提升。除此之外,在日后实验室的监测系统也会更加完善,技术人员经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数据采集和分析等过程进行优化,以避免人为的失误,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方便。

结束语

结合以上分析得知,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是很重要的部分,经过实时环境监测能够对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监测,为存在着的问题提供准确的数据,科学分析实际生态环境,经过有效的解决,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是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地支撑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思伟,张仲敏.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4):51.

[2]殷圆圆,程鸣.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J].环球市场,2019(17):339,341.

[3]徐杰,高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研讨[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3(11):53-54

[4]杨思伟,张仲敏.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4):51.

[5]殷圆圆,程鸣.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J].环球市场,2019(17):339,341.

[6]伏晴艳,李健军,田旭东,等.我国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评估技术体系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20,36(2):1-9.

[7]徐杰,高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研讨[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3(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