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易发的电气事故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3

建筑工地易发的电气事故浅析

徐振军

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易发的几种常见的电力故障,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归纳,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以期为广大用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地;电气事故;隐患分析;规范

引言

因为施工现场的人数很多,所以施工现场的工人们对施工现场的了解程度也很高,再加上他们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施工现场常常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在五大事故的类型当中,电气事故的排名也是靠前的,如果将电气事故归纳起来,可以将电气事故划分成:触电、机械伤害、电气火灾、雷电灾害等。以下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剖析,以此来防止和降低施工现场电气事故的发生。

1 触电事故

国际电气委员会(IEC)经过了无数次的测试,已经证实了,电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电流,对于低压工频交流电,一般在电流大于15 m A的情况下,就会对人造成伤害,而且随着电流的增大,对人造成的伤害也会随之增大。当交流电流到达20-25毫安时,人无法自行脱离电极;在50-80 mA之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心房颤动;如果交流电到达100 m A,那么人就会立即窒息,由于人体的电阻值不仅与性别、年龄、职业等相关,还与环境、温度、湿度等相关,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国家都将允许的触电电流与时间乘积为30 m A· s。电弧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也会引起人体电伤。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的电气故障主要有直接故障和间接故障两种。

1.1 直接触电

在施工现场,由于绝缘失效、屏护损坏、间距不合理、漏电保护装置安装错误、安全电压选择错误等因素,也不能排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知识薄弱的可能。职业电工经常会因为违规用电或误操作而导致直接触电事故,比如:在自动空气断路器跳闸后,没有找出事故的原因,就直接将其关闭,在清理配电柜的时候,还会进行带电作业等。

1.2 间接触电

“间接触电”是指接触到了非带电状态下未带电但出现了“触电”现象的一种“短路”现象,在施工现场“触电”现象中,“间接触电”现象比“直接触电”现象更为普遍,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保护接地(适合不接地电网),保护接零,双重绝缘,电气隔离,等电位环境,不导电环境,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等,以下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1.2.1 忽视保护接零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明确要求,对于220/380 V三相四线制的三相四线制低电压供电,应安装TN-S接零装置,但还是有一些工地没有按照要求去做,他们误以为,如果使用了重复性的接地装置,就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就算出现了机壳上的电流,也不会引起人员的人身伤害,这是事实,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的情况下,《规范》要求在三相220 V/380 V三相四线制的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中,中间点接地的接地电阻与保护接地设备的接地电阻一样,都不能超过4欧姆,因此,在三相三相接触外壳时,设备将承受110 V/110 V的高压电网中,接地故障电流 Id=220/(4+4)=27.5 A,无法保证熔断器、自动空气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因此, TT不能应用于220/380 V/380 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

(2)工作零线 N与保护零线 PE合二为一,称为TN-C系统,它的工作零线 N与保护零线 PE结合在一起,就会将故障电流转化为对零线的短路电流,这个电流是 TT系统的几倍,这样就可以使保护装置快速地启动,切断故障部位的供电,防止触电等意外的发生。

(3)TN-S体系的工作零线 N与保护零线 PE均取自于变压器的总零母排母排:保护零线 PE与工作零线 N同为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零线,两者的工作特性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工作零线 N用于供给单相用电的装置负荷,是装置工作时必需的,而保护零线 PE则在装置工作时无任何功能,仅当装置发生故障时,才能为装置与供电装置间的连接,并在装置发生故障时,为装置与供电装置间的连接,从而形成一条单相的短路电流,从而驱动装置回路内的熔断器、自动空气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快速启动,自动断电。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PE电缆的重要程度,因此《规范》要求 PE电缆必须分开铺设,不能有断路,不能有任何的开关和保险丝。

1.2.2 漏电保护装置的问题

在发生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不论是接地或接零线的保护,都必须在发生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用保护器快速切断电源。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尽管已经设置了漏电保护装置,但是在遇到触电的时候,仍然会出现拒动作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等级的选择不恰当或者是接线的问题造成的。因此,要对电气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培训,并且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应用,并按时进行试跳测试。

1.2.3 安全电压选择不当

有人将36伏特视为一种安全电压,并不觉得长期与36伏特直接接触会产生什么危害,其实36伏特虽然起源于苏联,但是在苏联也有一定的时限,36伏特的使用范围是3-10秒,所以36伏特是一种有前提的、不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性。所以,在金属容器内或湿气重的地方工作,不宜大于12 V,我国的安全电压有42 V,36 V,24 V,12 V,6 V,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2.4 手持电动工具造成的间接触电

在建筑工地中,手持电力工具的使用量是相当大的,并且它的使用环境恶劣,有些工具是带病的,再加上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不具备电气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如果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了不合理的选择,或者在使用 I类电动工具时没有带绝缘手套,也没有穿绝缘鞋,那么就很可能会导致间接触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选择使用 II类或 III类电动工具,尽量避免使用 I类电动工具,并对漏电开关进行合理的选择。

2 机械伤害

文章仅探讨了一些以电为动力的机器和工具可能引起的人身伤亡。

(1)电锤、水钻等大功率手动动力工具:这类动力工具因其过载性能较高,当负荷骤然增加时,容易发生把手倒转而伤害到人,因此,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带有过载防护的;

(2)电焊机低压侧的直接触电:有些电焊人员错误地以为,电焊机的二次侧是一个安全的电压,所以就算是与它的二次侧的电流发生了碰撞,也没有什么威胁。事实上,电焊机的二次侧的电流值在30 V以内,但是它的空载电压可以高达70-85 V,已经超过了电压的安全值,在使用它的时候,如果没有戴上绝缘手套,就会导致触电,所以应该在它的二次侧加装一些防止触电的设备,比如二次空载的自动断电保护设备等。

(3)材料卷扬机:这类机器的各楼层的安全阀与卷扬机运转之间没有电子互锁,也就是在安全阀打开的情况下卷扬机仍然能够正常运转,否则会导致卷扬机跌落或发生意外;

(4)电锯、砂轮锯:这类机器都有一个快速运行的锯条,所以防护罩是很关键的,特别是砂轮锯,它的锯条有很大的几率会被切成碎片,然后飞溅出去,伤害到人,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砂轮锯的一边当做砂轮来用;

(5)其他用带驱动或链条驱动的机器:这类机器最易因在传输部分保护失败而受伤,要经常进行检测,不得在工作中带病工作,保护套要保持完整。

3 电气火灾

在由电引发的火灾中,排在第二位的是由电引发的,在电引发的火灾中,电线会被触电,一些着火的家电会在里面充满了石油,从而产生爆炸。

3.1 施工现场常见火灾原因

()由于接触质量差所引起的发热会导致部分的接触电阻增加,而所引起的发热又与所引起的电阻成比例,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会引起部分的发热和着火;

(2)焊接渣子掉落在易燃物体上,加上没有看火人员,灭火不够迅速,造成这一类型的事故发生率很高;

(3)灯光光源发热:灯光光源特别是卤钨灯,工作时会释放出很大的热能,足够点燃周围的可燃物,即便是白炽灯也不可忽略它的危险;

(4)放电:放电有失效放电和工作放电两种。当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电火花,比如保险丝熔断、导线连接松脱、短路等,它具有很高的高温,并且很容易被人察觉,当它掉落在易燃物上时,很容易引起火灾。工作电火花是指接触器未接通和直流电机换相过程中所发生的放电现象,在有可燃和爆炸性气体的地方要尽量避开。

3.2 工人宿舍区常见火灾原因

(1)电热供暖:在冬天,在员工宿舍里,常常会发现有人违规使用电炉来供暖,或是在长期的工作中,不切断电源,或是将电热毯折叠在床单里,导致大量的热量累积而引起火灾。此外,在使用油汀电暖气的时候,会将衣服遮住,这些都很容易导致火灾发生。

(2)充电器:一些工作人员把手机充电器,充电宝等稳压器插入到电源线的插口,特别是一些品质不好的稳压器,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升高,十分危险;

(3)使用大功率不合格的电气设备:这种电气设备一般都是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到的,比如加热速度很快等等,这些电气设备大多数都是由非法制造商制造的,没有合格证,电线的载流量不足,而且不防火,很容易引起火灾。部分寝室采用了假冒伪劣的电源线,造成了安全问题;

(4)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大多数宿舍都使用220 V电压供电,三相电流根据宿舍区内的房间数量进行均匀分布,但是因为员工的高流动性,在一定时期内会导致负载极度不平衡,假如不能进行及时的调节,就会导致电压不平衡、零线电流过大,尤其是当零线出现断路的时候,就像是把一个单相的用电器串联后,再连接到380 V电压上,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电器被燃烧或者着火。

结语

从上述情况来看,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各种电力事故种类繁多,危害性很大,而其起因主要是由于不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而引起的。只有对用电技术了如指掌,对规范及标准进行深刻理解,做到不违规用电,并强化对日常用电的管理,才能尽可能避免出现电气事故,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众喜.建筑工地易发的电气事故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9):160-161.

[2]王丽花.水利建设工地电气事故防范措施管窥[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5):111.

[3]阿依谢木古力·依布拉依木.浅析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J].商场现代化,2010(05):37.

[4]李春胜.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180.

[5]孔密龙.浅谈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J].今日科苑,2009(04):100.

[6]欧阳锋.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113.

[7]于作群,刘东红.浅谈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213.

[8]林雨人,安文. 建筑施工工地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C]//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气象局.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2007:318-320.

徐振军(1977-),男,汉族,湖北天门,中专,无职称,研究方向:建筑方面维修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