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舒适护理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中的效果分析

张婉兴

广东祈福医院                    511496

【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4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指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GO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效果

前言: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属于一种由于气流受限,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1]。长期吸烟,遗传、年龄等都是影响该病的发病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在中年时期发病,且好发于寒冷季节[2],患者早期主要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患者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可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本研究以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4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舒适护理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2年1~12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4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女:13/8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9.98±6.40)岁;观察组:男/女:14/7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0.23±6.6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均衡可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肺源性心脏病;②合并肺癌;③有视听障碍;④有精神类疾病;⑤中途退出、转院等未完成治疗疗程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

(1)患者入院后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资料和基本信息,为患者建立完善的医疗档案。

(2)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3)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协助患者咳痰,必要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促进痰液的排除。

(4)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

(5)给予患者和家属健康宣教,让其能够对慢阻肺的相关知识有正确的认知,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6)添加患者的联系方式,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专业的生活指导,让其出院后依然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1.3.2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

(1)为患者打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调节病房温度、湿度,定期开窗通风,使病房空气保持通畅,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加强病房巡护,询问患者的感受,将患者的床头抬高,让其保持半坐位或坐位,指导患者呼吸、放松练习,并可通过按摩等方式改善患者的不适感。

(3)保证患者的床单干净、整洁,定时为协助患者翻身,并对患者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出现压疮。

(4)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治疗计划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尽量集中操作,并做到谈话轻、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减少对患者的干扰,让其能够保持充足的睡眠。

(5)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让其能够保持心情愉悦。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检测方法:使用肺功能仪,检测指标:FVC,FEV1,FEV1/FVC。指标正常范围值:FVC:2.5~4.5(L),FEV1:1.5~2.5(L),FEV1/FVC:≥80%。

(2)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

使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OQ)对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评分。

1.5统计学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表示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统计学结果判定标准:P<0.05;统计学软件为SPSS24.0。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s)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FEV1/FVC(%)

对照组

21

1.29±0.62

1.30±0.35

68.35±3.46

观察组

21

1.77±0.60

1.52±0.28

71.55±3.72

t

-

2.549

2.249

2.886

P

-

0.015

0.030

0.006

2.2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的GOQ评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OQ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GOQ评分(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s)

组别

例数

GOQ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21

57.76±5.69

61.18±4.62

观察组

21

58.02±5.57

72.61±5.83

t

-

0.150

7.041

P

-

0.882

<0.00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慢阻肺的人数逐年上升,在我国慢阻肺位列于死亡排序的第三位和疾病负担排序的第三位,已成为我国巨大的慢性疾病负担[4]。慢阻肺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易被忽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并发呼吸衰竭,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5]。由于该类患者病情相对危重,需加强护理干预,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干预多是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操作,虽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但缺乏针对性,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并不理想,舒适护理能够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操作,让患者的身心达到舒适、愉悦的状态,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预后。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OQ评分均有所提高,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GOQ评分上升幅度更大(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舒适度,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杨淑娟,李慧敏,谭月洪,胡蓉.舒适护理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3):0100-0103.

[2]黄兰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5):0150-0153.

[3]王淋淋.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2):0097-0099.

[4]刘峰秀.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8):0077-0080.

[5]罗细玲,李健玲,姚艳秋,刘飞,赵若男.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依从性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1):0158-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