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生化检验是什么?具体有哪些项目?抽血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人们常说的生化检验是什么?具体有哪些项目?抽血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王修全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自贡 643020

生化检验是通过生物学的方法检测人体血液、尿液中的酶类、蛋白类、各种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成分,从而发现相应指标的变化,帮助特定疾病的筛查、确诊、治疗及疗效的评估等。随着科学的发展,无论是一般的体检还是生病住院,生化检验已经成为常规的检测项目之一,我们常接触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代谢、糖类代谢、心肌酶学等都是基本的生化检测项目。

1、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脏代谢情况,判断肝脏是否有损失及损伤程度,常见的肝功能项目主要包括反映肝脏储备能力的蛋白类项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指标:血清蛋白电泳;反映肝脏排泌功能的胆红素类项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反映肝脏损伤程度的酶类项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等。

2、肾功能,肾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有无功能不全,评价肾脏耐受程度,观察其动态变化等,常见的肾功能检测项目包括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尿素氮、肌酐;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尿酸;反映肾脏早期损伤的指标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液总蛋白测定等。

3、血脂检查,常用于评价患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评估血脂异常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常见的血脂检测项目包括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1,血清载脂蛋白B,血清脂蛋白a测定等。

4、糖代谢 主要是指血糖的测定,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最主要检查项目之一,常用于筛查、诊断和监测高血糖症、低血糖症、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OGTT试验等。             

5、电解质的测定,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镁、磷、二氧化碳结合率等项目的测定,电解质测定常用于判断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离子代谢水平等,为临床医生评估、诊断、治疗疾病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6、心肌酶谱 传统的心肌酶谱包括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传统的心肌酶谱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通过该项检查可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心肌损伤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如果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身体并没有存在心肌损伤以及损伤的现象,不需要过度担心。如果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原因导致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肌受损严重,出现心律失常、胸闷、胸痛等症状。随着医学的进步出现了新的心梗标志物,其项目包括肌钙蛋白I或T、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种酶学检查均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在提早发现心肌损伤、心肌坏死上,用处非常大。当心肌梗死病人出现持续性胸痛且不能缓解时,心电图也体现出心梗的特征性改变,在临床确诊上,需要心肌酶。心肌酶如果升高,代表有心肌损伤和坏死,可以明确诊断心肌梗死,心梗标志物的优点是快速、准确、特异性强。

生化检查项目多,其要求也各不相同,患者在检查前和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有:

1、饮食:抽血前2-3天应保持清淡饮食,尽量不饮酒,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刺激、油腻(高脂)、高糖、高盐、高蛋白质等食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由于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尿酸、血糖这些项目要求空腹,体检前最好禁食8-12小时,以免影响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保证结果相对准确;

2、休息:抽血前1-2天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个人卫生;熬夜后因为肝脏得不到休息,可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等情况,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3、避免剧烈运动,转氨酶除大量存在于肝细胞,还分布在肌肉中,剧烈运动会导致某些酶类升高,比如肌酸激酶、转氨酶等项目一过性的变化,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

4、服药:如果抽血前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且长期服药者可以不停药,以便检验用药后的效果。其他因禁食暂停服药的患者,应携带药物,空腹检查完成后可立即进食及服药;最好的办法是在抽血前咨询医生正在服用的药是否会对你所要检测的结果有影响,需不需要停药或者改变采血时间等。

二、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保持心情放松,静脉采血时需要保持心情放松,避免出现晕针等情况,静脉采血后在针孔稍上方按压3-5分钟左右。如果出现皮下淤血,可在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淤血消退;

2、在采血过程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需及时向医护人员提出,以免发生意外,比如既往有晕血、晕针等情况的人群,需告知医护人员,尽量采取卧位采血,避免晕血、晕针等情况发生。

三、病人抽血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建议在抽血部位清洁、日常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注意,以免对病人自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抽血部位清洁

进行抽血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的针管从病人静脉血管中抽取少量的血液,抽血结束后,可能会有皮肤表面轻微破损现象,需要及时按压出血部位,以免局部出现淤血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抽血部位沾水,以免出现细菌感染,要保证抽血部位干净、干燥。

2、日常饮食

如果抽血量较大,短时间可能会影响体内正常血液循环,建议在抽血结束后,适当补充菠菜、猪血、鸭血等铁元素含量较丰富的食物,及时补充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所需的造血原料,以免影响人体内部正常的血液循环。

3、休息

抽血结束后,要注意休息,建议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对自身基础代谢功能产生影响,不利于体内基础代谢功能正常开展,同时还要在日常锻炼等方面加以注意,如果出血量较多,建议短期内避免进行较高强度的运动,等到身体恢复后,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