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筑师——中班项目化活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桥梁建筑师——中班项目化活动初探

王旭锋

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 要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通过解决真实的复杂问题获取知识、经验、技能的学习模式。幼儿围绕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自主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以中班“桥梁建筑师”为例,具体阐述项目化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组织实施;

随着幼儿园学习活动研究的深入,我们不断思考“怎样的学习方式适合幼儿,怎样才能真正让幼儿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一、项目化学习的组织实施

在班级中该如何进行项目化学习呢?我们结合中班《桥梁建筑师》,就班级中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进行了探索。

    (一)追随幼儿兴趣,确立项目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与学习中,教师需要聆听幼儿的声音,捕捉幼儿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对幼儿感兴趣的众多问题作出价值判断,选取其中有价值的、可探究的问题作为驱动性问题。

(二)支持幼儿探究,绘制项目地图

在项目开展前期,我们通过谈话、问卷调查、小组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确立本次项目活动的价值与幼儿的发展目标。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斜拉桥的历史、斜拉桥的结构、斜拉桥的建造材料、斜拉桥搭建方法等四个方面。

因此,我们根据任务梳理出了项目化学习的方向,制定了项目化学习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项目研究地图。

(三)鼓励幼儿合作,开展项目研究

项目化学习强调让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因此我们围绕研究子任务让孩子们抱团式组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与伙伴,形成了三个研究小分队。就这样,我们的探索开始了……

小组一:桥之问——探寻斜拉桥历史

教师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的想法与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已有经验确立采访任务,把握实施环节。当然,幼儿在采访过程中还会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因此,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活动的进展,不断调整与完善的。

小组二:桥之奇——探索斜拉桥结构

幼儿基于对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源了解斜拉桥的结构,运用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制作和表征自己探究出的结果。幼儿在观察和表征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与了解,通过分析解读,及时给予幼儿各方面的支持。

小组三:桥之寻——探求斜拉桥材料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能主动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推理判断、建立联系、迁移运用等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深度的探索与学习。教师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资源上的支持,引导幼儿梳理自己获得的经验。

集体行动:桥之乐——造桥大师

至此三个小组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解了章镇斜拉桥的历史、认识了斜拉桥的结构、知道了斜拉桥的建造材料,接下来孩子们要动手建造自己的“章镇斜拉桥了”,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新《纲要》中提出:教师是孩子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更提出:幼儿园教育要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进行主动学习。在这次搭建章镇斜拉桥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并通过家园合作共同支持幼儿自己寻找问题答案,激发并保持幼儿对造桥的兴趣,引导幼儿选定斜拉索材料、固定斜拉索,最终成功建造斜拉桥。

二、协同发展——我们的收获与思考

(一)儿童重新认识自己

“桥梁建筑师”整个学习活动都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出发,并结合班本情况开展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幼儿在过程中有猜测、求证、验证的环节,也有记录和分享的内容,这也是幼儿挑战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

收获一:交流分享

结合晨谈活动,研究小分队将自己了解的有关章镇斜拉桥的知识与大家分享。邀请其他班级幼儿来参观我们建造的斜拉桥,并将有关知识与他们分享。

收获二:自制小图书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鼓励幼儿将自己对章镇斜拉桥的认识与发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成各种有关“我与章镇斜拉桥”故事的书籍,如“我眼中的斜拉桥”、“斜拉桥的秘密”、“我们来造桥”等。

收获三:我们的斜拉桥

我们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呈现斜拉桥,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建构区中、家中等,随处可见孩子们在做建桥工程。

同时,幼儿的多种不同学习方式,在“桥梁建筑师”项目化学习中得以体现。我们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研究内容、自行抱团式组队开展研究,既保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又帮助了他们在探索中确立个性化的学习途径。

(二)教师重新发现儿童

教师开始转变教学观念,放弃主题学习就是“教师预设”的模式,看到并认可儿童非同寻常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逐步提升。教师既是幼儿共同学习的好伙伴,又是整个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参考文献】

[1] 毛莎莎.幼儿园班级主题课程实施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李蓓.让幼儿心智自由地学习— —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J].幼儿教育,2018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