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探究

代红

大理州财贸学校  671003

摘要:会计专业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部分,顺应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一专业,教师和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跟随时代的发展趋势,促进会计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提升,保证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在学习理论与融合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促进会计专业向着专业化、信息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在本文中,探究如何在传统会计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思路,完善教育体系,提出可实行性较强的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探究

引言:在针对中职教育阶段的会计教学的方式改进与完善时,需要考虑到这一专业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要在传统中职会计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教学质量更高、时效性更强的教育策略。同时,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影响下,中职学校应推进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发展和教学环节数字化转变,有效解决教育方法单一、教学结构固化、教育资源较少、教学范围较为局限,缺少考核或是评价方式偏颇等问题,改变传统以教师为教育核心的状态,而是调动学生对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意识和思考能力。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培养信息化教学团队

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促进课本内容和实践训练的融合互通。通过对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对会计专业教学软件的更新和扩容改造,使得信息化教学模式尽量达到全覆盖效果。

师资培训应尽量向着常规化、信息化、梯队化发展,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素养相融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呈现。促进教师间教学感想和经验的交流沟通,提升优异教学策略的流通性和实践性,从考虑,教师的整体工作量角度出发,对教师开展的会计专业培训,可以按照课程轮流进行,或是按照学期分为不同阶段与板块,课上课下同步进行,校内校外合理分配,多种形式促进教学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为教师营造轻松学习、逐渐进步的教学素养提升环境,促使教师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得真知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勇于尝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有信息体系,促进相关课程的融合

结合会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和信息化发展重点,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对现有的教学大纲和计划进行调整,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应用意识与信息化水平为出发点,创新现阶段课程教育内容与方式,使信息化教学策略贯穿于整个会计课程教学,并尝试与相关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提升教育的层次性和丰富性。

教师应把握好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在整体教育中的占比和课时分配,并依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和学习表现适当调整,给予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信心,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尝试在理论教学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信息化教育内容,或是选择网络中的精品课程和视频,利用信息技术将专业知识更加直观、详细的展示在学生眼前,促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入、掌握的更加全面。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将重点内容按模块或是不同部分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突出与整合,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有益于学生形成清晰记忆,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应用。

三、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信息化教学应用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知识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增加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对会计专业内容有更直观新颖的印象。将教学案例和实践方法转变为生动灵活的动漫视频,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环节,使授课氛围更加形象活跃,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主动探究与记忆。例如,在学习银行存款的清查内容时,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准确掌握“取得银行对账单并进行核对”的重要知识点,教师通过在阐述概念的同时,将这一步骤转化为动漫视频,促使学生将自己代入到动漫人物中,跟随人物的步骤掌握正确的对比方法,对账单和日记账准确核对,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可借助网络中的练习软件或是仿真学习软件,在会计专业知识教学课堂中创建虚拟学习平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按照不同的角色和职业处理会计的专业事务和日常工作,给予学生练习理论知识,积攒实践经验的机会。教师还可依据软件的后台数据分析,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操作,总结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学习的规律,帮助学生对真实工作过程有更直观真切的了解,强化学生的职业规范态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和这一职业的社会意义。

四、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信息化学习方式

依据新课程教育目标中,教师应突出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考虑到中职阶段的学生与同年龄段的学生文化基础差距较大,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稍弱,但优点在于可塑性较强,易于跟随教师的节奏,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所以,教师可利用激励式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活跃度,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播放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图片、音频,增加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和理解,不断依据具象思维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

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真实表现,将学生的信息化素养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满足不影响学生综合发展以外的个性化需求,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展开评价,发掘学生的潜力,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及时改正,完善自我。

结束语: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现阶段的个性化需求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建立新奇的接受知识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在更为生动直观的图片和影像上观察知识、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合理应用,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中职会计专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应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荣.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J]. 现代职业教育,2020,(37):212-213.

[2]陈妮娜. 会计信息化对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