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1
/ 2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

郑会彬

中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难以有效落实该工作对企业和行业的重要作用。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思路,科学开展成本控制工作,能切实提高企业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真正落实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为市场经济做出贡献。相关企业应该更加努力地确定和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并采取实际可行的措施来增强对成本的动态管理和有效控制。对当前行业现状深入研究,认识到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几点关于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方法,旨在通过这些方法来降低建筑成本,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特点特点

1.1独特性

由于不同项目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具有独特性的特点。不同的建筑工程建设在施工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施工工序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在改建项目的造价管理中,涉及很多拆除施工、建筑垃圾外运等工作,改建项目造价管理应重点关注设计更改要点,结合项目用途和建设要求,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

1.2系统性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建筑企业应科学统筹、全面采取动态管控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建设流程和工序复杂,其造价管理工作包括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多个阶段、多个环节,对建设过程进行系统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1.3动态性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可控因素以及不可控因素。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没有统一不变的标准,该工作内容需要融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结合建筑材料市场的变化、用工成本波动等各种不可控因素,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所有环节进行动态化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

2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2.1工程前期招标标准不严格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首先,对前期的费用控制不够重视,导致在工程项目招标环节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同时也因为前期准备工作不够,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中没有确切的财务数据作为论证基础,由此造成了资金失控、费用失真等情况出现,给建筑企业造成很大的危害,也抑制了建筑企业的高速发展。其次,因为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才刚开始,还不能建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环境下,建筑市场价值正在持续变动,建筑市场造价在不断波动过程中价值被拉大,加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着长期性和复杂性,涵盖的范围很广泛,部分企业内部对造价管理工作还没有深刻了解与认知,建筑工程造价缺少动态管理体系,对成本费用监控管理等工作也相对忽略,造价考评体系也存在着不健全的地方,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困难。

2.2工程设计变动频繁

在项目建设期间,工程造价与设计环节有着紧密联系。对此,在工程设计环节通常会对施工成本管控产生较大影响,当设计出现变更的情况,则工程造价也会出现变化,在工程设计时,只要发生变化,就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但是,大多数项目责任人未意识此方面的重要性,只关注施工阶段,对前期作业没有予以重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变更设计方案的情况,因此,需对工程造价进行优化调整,如果未能做好此方面工作,则难以对整个项目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3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相关部门为了能够确保工程成本控制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相继颁布了多个政策。但是,大多数企业依然未建立出完善的项目成本管控机制,使得相关部门在收集各种工程造价信息时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工程施工成本管控无法有序开展。

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措施

3.1加强招投标管理

招标文件的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一环,是工程造价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涉及项目要求、工期、材料设备的造价确定方法、工程开办费计算方式、验收的结果,而且涉及项目概况、质量、取费、造价浮动率、项目分部分项的造价与估算方式等信息,项目的招投标过程是整个项目周期的核心阶段。

3.2设计管理阶段

在开展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时,通常会受到项目设计方面的影响。在设计施工方案前,需对现场周围情况进行全面勘察,所获取的相关信息以及设计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在制度工程设计方案期间,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需树立正确的限额设计思想,并其合理应用到项目成本控制;②需加大对工程施工预算以及方案概算审核,掌握施工材料应用量,并对相关政策进行细致研究,充分保证工程成本预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③在选择施工设计方案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价值项目原理对施工设计方面实施优化调整。价值项目原理具体指的是不同相关产业相互配合,集中智慧,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工程的功能需求,进而获取最佳设计方案。

3.3加强动态管理与控制

加强动态管理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动态管理,从而更好地把握造价。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忽略了造价管理,导致项目实施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制定的制度和方案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从而降低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造价管理的重视,以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效果。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重新出现,需要重新审视管理模式,以减少其对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项目的运作流程,加强监督,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确保监督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并为工程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控制施工预算,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和施工图进行预算,由施工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设备费用等,来确定工程计划成本。施工阶段是确保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阶段。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不断加强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尽量减少施工材料浪费现象,并采用招投标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招标中,要明确建筑工程的建设内容、标底价、工期等。选择性价比高的专业施工单位,造价管理和现场管理、材料管理深入融合,严格管控施工现场、材料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当建筑功能发生变更时,要及时调整工程造价,落实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成本控制措施,全面了解建筑行业市场行情,熟悉施工设备和材料价格,以减少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

结束语

建筑工程特点决定了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较多,造价管理需要动态监控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保证施工质量,科学地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为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企业应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以动态管理方式进行成本控制,真正体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优势。通过总结建筑工程决策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要点,采取可行性优化措施,科学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解决项目建设风险和资源浪费问题,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哲.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2):46-48.

[2]田洪茹.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分析及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中华建设,2023(04):58-60.

[3]谭锡辉,陈家达,吴健.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建筑与预算,2021(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