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1
/ 2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观察

郭早琼

通山县人民医院湖北咸宁  437600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需要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进行单肺通气麻醉的7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7例,给予对照组异丙酚和芬太尼麻醉,给予观察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探究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麻醉中采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干预麻醉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

外科手术治疗中为了保证顺利进行且降低临床疼痛,需选择有效麻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单侧肺通气最较为常见,主要是指通过支气管导管仅运用一侧肺部进行通气,起到隔离患病肺部内分泌物进入健康肺部组织目的[1]。该麻醉方式主要应用于胸部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不同麻醉药物或者用药剂量均会对单肺通气产生不同程度肺内分流[2]。临床常用麻醉药物包括异丙酚、芬太尼及瑞芬太尼,临床为了提高麻醉质量,大多采取复合麻醉法。本研究选择进行单肺通气的患者探究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需要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进行单肺通气麻醉的7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26±2.68)岁;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89±1.55)岁。

1.2方法

医护人员叮嘱患者在治疗前禁食禁水,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法及作用,在患者手术前半小时建立静脉通道,并且给予患者肌肉注射2~5mg硫酸阿托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0592 生产企业:哈尔滨泰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静脉注射10 mg咪达唑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027;生产厂商: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麻醉诱导方法为采取静脉注射3mg咪达唑仑,入睡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3121;生产企业: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1~0.2 mg/kg)、异丙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68;生产厂商: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1~2 mg/kg)及芬太尼(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42022076;生产厂商: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μg/kg),去氮给氧三分钟后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处理。

对照组给予异丙酚和芬太尼麻醉,患者入睡后需要在静脉通道中需要采取微量泵持续性泵注芬太尼0.03μg/kg/min及异丙酚50ug/kg/min。

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3;生产企业: 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麻醉,经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5ug/kg/min及异丙酚50ug/kg/mi,并且间断性静脉推注阿曲库胺0.06mg/kg进行维持麻醉。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水平。

1.4统计分析

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麻醉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比较麻醉效果

组别

例数

拔管时间(min)

呼吸恢复正常时间(h)

苏醒时间(min)

观察组

37

16.32±2.15

4.33±1.25

8.22±1.34

对照组

37

35.22±2.67

6.23±2.35

13.62±1.57

t

10.236

6.328

12.369

P

0.006

0.010

0.003

2.2比较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水平

两组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比较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水平(mmHg,

组别

例数

单肺通气麻醉30min

单肺通气麻醉1h

观察组

37

179.26±10.25

182.32±12.65

对照组

37

163.22±10.59

172.36±11.29

t

1.326

1.685

P

0.062

0.052

3.讨论

临床多种疾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为了减轻临床疼痛,提高手术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外科手术中常见麻醉方式为单肺通气麻醉[3]。近年来多数研究表明,单肺通气麻醉会对患者肺部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因此临床需要提高麻醉安全性。现阶段单肺通气麻醉中最常见药物为异丙酚,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等[4]。芬太尼属于常见强效镇痛药物,效果与吗啡保持一致,但作用效果较高,药物起效时间较快,降低对患者的心血管等组织影响,但该药物维持时间较短,如果芬太尼无法正确使用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抑制,临床安全性较低。异丙酚在临床使用中大多作为麻醉药导以及维持药物,采取静脉输出方法给药能够进行全身麻醉,降低机体内细胞代谢水平,而瑞芬太尼属于常见镇痛药物,其药物半衰期不会受到注射时间影响

[5]。此外,镇痛及镇静效果较高。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肺通气麻醉中采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干预麻醉效果较好。研究采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药物治疗能发挥协同效果,同时麻醉时还能增加肺部血流量,更好避免麻醉时通气血流比值失衡症状,降低肺内分流发生率[6]。此外,患者使用瑞芬太尼治疗后经过代谢超过95%采取尿液形式排出,降低临床风险性。

综上所述:单肺通气麻醉中采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利于患者后期苏醒,且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便于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孙华,吴萧男,郭永馨.比较瑞芬太尼预处理不同麻醉方式下胸腔镜手术患者单肺通气的血流动力学和镇痛效果[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0, 41(12):1206-1210,1215.

[2]陈慧娟,邢欢欢,王大亮.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20, 60(31):76-78.

[3]樊腾,李晓芳,岳修勤.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单肺通气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 24(3):63-65.

[4]钱大东,张志坚,张雨雷.瑞芬太尼对单肺通气患者涎液化糖链蛋白6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 15(1):61-63.

[5]Li X , Xiang H , Zhang W ,et al.The effects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on the oxidative damage and th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21, 13(5):4796-4803.

[6]Bagshaw O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rement time and recovery time in pediatric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J].Pediatric Anesthesia, 2023, 33(6):48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