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7
/ 2

学院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探讨

杨金立

保山技师学院   678000

摘要: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在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公共实训基地的概念界定、功能简述为切入点,提出要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共实训基地体系,进而重点探索了公共实训基地体系构建的理想模式,最后指出了构建公共实训基地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前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城市,可多方筹集资金,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1.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功能概述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兴建公共实训基地,总的来说公共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是为各类职业学院、社会团体、企业等组织提供具有公益性、共享性的培训功能。这一功能也为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创造一种生产现场、模拟训练或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基本工具和生产工艺,培养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入职培训与技能提升公共实训基地为入职教育和技能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条件,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企业技术能手的培训提供服务,使受训者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通过不断“充电”实现终身教育,主要服务对象为学校教师及企业员工。职业技能鉴定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庞大的专家队伍,根据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标准,对受训者进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确保培训考核鉴定的内容真实反映市场需求,不仅解决技能鉴定过程中实操的标准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一部分在职人员和失业人员通过非正规学习进行正规的职业资格认证,从制度上保障这种形式的学习能够顺利开展[1]

2.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用方案

2.1给予充分重视提高资金投入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将其作为强弱项、补短板的重点民生工程加以谋划和打造。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拉动是基地快速建设的关键。地方主要领导都亲自主持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和重点项目论证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推动项目实施,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例如云南省普洱市和吉林省白山市均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及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协调推进工作,量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并将任务推进情况列入市委督查室督查事项。二是多方筹资,全力支持。各地将基地建设纳入区域发展规划,设立财政专项,确保配套资金的落实。还有部分省市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也叠加到基地项目上,发挥了1+1大于2的作用。安徽省《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2017〕54号),提出“建设5个省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结合区域规划、产出绩效,省财政给予每个基地3000万元支持”。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过将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培训基地项目有机叠加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式,为基地项目建设添砖加瓦。例如,长春市九台创业园公共实训基地近几年先后得到吉林省人社厅3300万元资金支持用于购置实训设备,得到九台区人民政府1733万元配套资金建设2万余平米的标准实训孵化车间,提早开展实训工作,提前超额完成地方配套任务。三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有章可循,依规管理。例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先后制定了《建设方案》《佳木斯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设备购置方案》和《佳木斯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方案》,明确了基地“5定1实施1评价”的“511”运行管理模式。再如,云南省《普洱市创业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明确了基地服务对象、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为建立完善实训基地管理运营体制提供制度保障[2]

2.2开展合理规划优化布局模式

各地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紧密衔接就业前和就业后职业教育培训需要,本着精准方便的原则进行公共实训基地的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提出,“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分类指导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突出、高效实用的多层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通过统筹中央与自治区专项资金,重点规划建设约500个对接自治区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公共实训基地资金补助,切实推动项目实施和发挥效益。”《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建设1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10个左右州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的目标。安徽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蓝图是:在合肥、芜湖、蚌埠等产业集中度高的城市建设3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在皖北、大别山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的地区建设6—8个地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全省力争每个县都有1所特色型公共实训基地

[3]

2.3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能力提高

建设基地不易,运营好基地更具挑战。如何有效预防公共实训基地完全靠财政吃饭、资源利用率低、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发生,一批基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模式一,整体委托公司运营管理。这种模式以长春市九台大学生创业园公共实训基地(以下简称九台基地)为代表。九台基地由九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与大学生创业园实行一体化运营管理。为提高园区效益,增强造血能力,九台区政府全额注资1000万元,于2018年7月成立长春匠人创新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九台创业园的开发管理与经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引、培育、孵化,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实训等相关业务,探索国有企业主导的市场化运营园区新模式。他们采用“园内引校”,“园内建校”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园区全套引入长春光华学院机械加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物流、吉林省学院数控加工中心等专业实训设备,成为园区15所合作高校的联合校外实训基地。2018年,园区与吉林省高等级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建“吉林中创学院”。学院建成后,园区的软硬件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师资、生源得到进一步保障。此外,该基地还“走出园区办基地”。模式二,分项目委托公司运营管理。此种模式以云南普洱创业实训基地(以下简称普洱基地)为代表。普洱基地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委托相关领域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对实训项目进行综合运营管理,按照设定指标对运营管理机构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支付运营管理费用。为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该基地引进了上海归心谷、昆明国际互创中心、普洱金色年轮等创业孵化团队入驻。依托创业孵化团队的师资力量、社会资源等要素,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创业资本、市场资源对接等服务,围绕创新创业提供更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结语: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共实训基地构建完全是政府的事情,往往忽略了市场在公共实训基地构建、运作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笔者认为,在公共实训基地体系构建的启动阶段应以政府主导型构建为主,待公共实训基地进入发展、完善阶段,应当逐步引入市场,使之与政府主导型构建模式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并最终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共实训基地构建体系,共同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元军伟,元志利,董金梁.产业学院背景下机器人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交通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22,(13):84-86.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2.13.26

[2]颜春梅,刘雯欣.基于共建共融理念下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探究及实践——以轨道交通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08):16-18.

[3]张宗辉,刘璐璐.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亮点与建议[J].中国培训,2020,(03):58-61.DOI:10.14149/j.cnki.ct.2020.0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