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李秀益

612525199101281616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思路,主要包括技术原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应用优势及发展趋势等方面。通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深入分析,为我国地籍测量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地籍测量;应用思路;发展趋势

引言

地籍测量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维护国家土地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对地籍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便捷的特点,在地籍测量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地籍测量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数字化测绘技术原理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信息论为基础,将地籍测量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集成在地籍信息系统中的一种技术。

1.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地籍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结合地面测量设备,实现对地籍要素的实时、动态采集。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快速获取数据等优点,能够大面积、高效地获取地表信息。此外,地面测量设备如激光雷达、测距仪等,可以获取更为精确的地面数据。

1.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地籍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纠正、融合、分类等操作,提取地籍要素信息。首先,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填充空洞、平滑滤波等,提高数据质量。其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几何纠正、地理参考系统转换,实现数据的空间定位。接着,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生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1]。最后,根据地籍要素的定义,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提取,得到地籍要素信息。

1.3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存储与管理是地籍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主要负责将处理后的地籍数据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这种方式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查询,为地籍管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数据保障。

首先,地籍数据存储需要遵循一定的数据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结构的合理性。其次,采用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实现地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查询。此外,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还需具备数据备份、恢复和安全性保障等功能,以防数据丢失或遭受攻击。

1.4数据分析与应用

数据分析与应用是地籍管理的关键环节,利用地籍信息系统对地籍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执法等领域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地籍数据分析主要包括:空间分析、属性分析、统计分析等。空间分析通过对地籍数据的空间关系进行计算和模拟,为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依据。属性分析则对地籍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土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统计分析对地籍数据进行定量描述,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地籍数据分析成果可以通过地籍信息系统进行展示和传递,方便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了解和利用。此外,地籍数据分析成果还可以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2.1提高测量精度

提高测量精度是地籍测绘的关键任务之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激光雷达等,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同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RSD,以评估测量精度。在实际测量过程中,

还需进行温度校正、坐标和方位角(距离)的计算对比等操作,以消除误差。此外,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也是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措施。

2.2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环节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结合地面测量设备,实时、动态地采集地籍要素。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纠正、融合、分类等操作,提取地籍要素信息。处理后的地籍数据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查询。地籍信息系统对地籍数据进行分析,为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执法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使得地籍测量工作更加高效、精确,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2.3减少人为误差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显著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测量误差。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和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此外,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误差校正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从而确保地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提高了测量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有助于加强对测量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培训和引进高素质的测绘人才,确保地籍测量队伍的专业素质,进一步降低人为误差。综合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在地籍测量中实现高效、精确、可靠的目标,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3.1技术研发与创新

为了提高地籍测量的技术水平,我国应加大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建立健全数字化测绘技术研发体系,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和基金项目,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其次,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加快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领域的推广应用。

此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同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人才,提高地籍测量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技术培训、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测绘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加大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地籍测量的技术水平,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为地籍测量领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政策法规完善:建立健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的相关法规,为地籍测量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3.2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地籍测量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国应加强数字化测绘技术人才培养。首先,建立和完善测绘专业教育体系,增设数字化测绘相关课程,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测绘专业人才。其次,开展在职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实操演练等形式,提升在职测绘人员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掌握程度。

此外,鼓励测绘人员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高个人技能水平。重视人才引进,吸引具有丰富经验和高级技能的测绘人才加入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测绘队伍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结论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为提高地籍测量精度和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我国应继续加大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地籍测量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苗盛.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22,(05):108-110;

[2]卢旺春.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