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

杨启帆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学史可以明理增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党史教育,也是坚守我党领导的基础。但在实际的党史教育中,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功利化,或者自我的需求感强烈,表现出对党史被动性学习、不感兴趣、抵触的心态,其次是对思政党史的课堂安排不合理,课堂学习时间偏少,无法更加系统的了解所有的党史内容。基于此,本文针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的学习教育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对应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党史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在全国党史工作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表示“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史学习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必修课,党史学习是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必然途径[1]。结合目前党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效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在思政学史课堂中有认知存在共性或认同差异,针对湿疹教育现状问题,可以从丰富教学模式、扩展教育活动、转换教师教育思想、促进专业学习和党史教学的有效融合等多个方面着手。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教育现状

针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现存教育问题,从教育活动形式而言,在展开校园党史讲座时,内容存在较强的专业性,且宣传形式单一,针对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在面对单调、用词难懂等教育时会表现为难以消化、兴趣低下的特点,影响到教育效果[2-3]。从学生的专业差异性而言,相比于理科学,文科文史专业的学生对党史学习和掌握程度会更好一些,部分理科学对党史知识的兴趣缺乏及系统性的了解,部分学生的党史文化自觉性差,思想道德休养有待提升。在教育途径中而言,对学生的相关调查表示,生动、直观的党史类影视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亮剑》、《建党伟业》等。从党史课程安排而言,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党史教育的途径主要依靠课堂安排,思政教育课程安排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党史思想教育可覆盖《形势与政策》、《马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多种部分,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是较为艰巨的。同时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要以专业相关的学习为主,对于公共课程方面安排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学生对党史学习的时间减少且教育模式单调,学生也难以更具系统化的掌握党史知识。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提升途径

(一)丰富思政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党史学习自觉性

提高学生对党史学习的参与度,首先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十分必要。如丰富校内的党史文化活动,包括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朗读活动、情景剧表演、线上党史宣讲、专题活动等,其次是以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来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在校园开设适当宣传栏、展示板块、烈士雕像等。再者是目前在互联网活跃的时代,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个性更加突出,教师在党史教育中可以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党史的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模式,避免机械化套用教材知识[4-5]。教师需要具备高专业素质和对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力,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智慧教育平台来完善课堂教学形式,替身师生互动,教师可基于思政党史教材知识点为学生例举近期的热点事件,善于利用猎奇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辩论、提问等展开互动,强化党性意识和休养,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为了加强学生对党史知识的持续性学习能力,可以将党史内容和典型党史故事、视频等内容通过校园官方网站、公众号、抖音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为学生传递、宣传党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患者的科学三观。但新兴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一些脱离实际、不符合逻辑的抗日神剧影视作品和娱乐化文章,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党史教育的最初目的。因此需要教学学生如何正确辨别网络各种信息,学会如何在海量、层出无穷的信息中去取精华,辨别真伪,不断主动汲取接受党史的先进文化,学习充分的挖掘优质资源,正确认知历史,把握未来,培养代代相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落实党史教育思想,扩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让大学生可以更深刻、直观的体会到党史教育的意义和爱国情怀,培养科学三观,提升自我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如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纪念馆等是党和国家的公社基因库,让学生感受到烈士和英雄的故事和优秀传统,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加深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是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到社会志愿者活动、红色实践活动等深入引物红色文化、革命先辈和革命历史的故事,在延安、井冈山、遵义等红色文化资源均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遗传,高职院校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并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感受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吸取力量、总结经验、感受真理,激发出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红色精神。其次是学校可以更加重视从政策、资金扶持等多个方面来促进学校研究生积极参与到红色社会活动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善于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党史教育实效作用。

(三)把握党史课堂学习的主渠道

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到中国救亡奋斗史的路程,针对于在思政党史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安排少、理论系统认知不足、缺乏重视度、实践和理论脱轨于实际等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明确党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渠道,并将其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将专业知识的党史教育做深入的有机融合。尊重革命历史的基础上,要明确党史发展主线,注重课堂教育的实践,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有效互动。为了让党史教育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的融合,教师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具备高水平政治觉悟,以中国为关照,时代是参照,从中国的实际问题来将教材知识结合实际,持续性推进理论、方式和知识的创新,使之能够更符合时代特征和教育目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培养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举列等形式有效互动,创新学生更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更加坚定文化、理论和道路自信,有效强化党性修养。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对党史的重视程度,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时代背景,基于学生的特征和兴趣来探索出更多的教育途径,利用好新兴媒介增加教育的趣味性,除了理论知识的普及,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竞赛等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内在动力,掌握党史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进一步巩树立并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倪娅,卢娟.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考分析[J]. 中外交流,2021,28(12):1111-1112.

[2]张光存,周依萌,韩静静,等.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调查与路径提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631-636.

[3]孙向前,黄峒瑜.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广西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4):72-76.

[4]侯振华,王欣磊,赵明聪,等.协同育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3,9(7):185-188.

[5]居继清,朱亚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途径与方法[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3):57-61.

课题编号:2021X011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课题类别: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