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工作的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工作的方法分析

巴合达吾列提·阿布力哈衣尔

新源县农业农村局 新疆新源县 835800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

关键词:农机安全;新时期;国民经济

随着科技进步,农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形势一片大好,很多地方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从种到收已有相应的机械,以及农机具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种类的丰富,再有新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机械上,农业生产事故和危险也随之而来,所以新时期对农机生产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相适应。

一、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提高生产效率

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从宏观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更是从微观上保证各项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通过加强对农机的安全操作监督,可以保证田间管理的科学性,从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更好地协调各农机使用人员的工序关系,避免意外纠纷,有效提高生产者的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的时间成本。

(二)助力农业技术推广

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就是保证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农业整体呈趋向于集成化、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农业生产者机械驾驶水平和操作管理能力,同时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更好地推动农村技术服务水平的发展,助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及产生因素

(一)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体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是农机监理行政职能弱化和专项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机构改革后,农机管理局的性质变成了事业单位,不具备行政职能,基层农机监理行政监理职能也有了相应的弱化,由于不具备行政职能,便不能用行政的手段进行管理,这给监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再就是由于专项资金投入较少或是没有投入;使得农机监理技术配置远远落后于新时期的工作需要,设备的落后就使得很多农机监理工作很难完成或是根本无法完成。

(二)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手段薄弱,依据不充分

农机执法在法律上讲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撑,农机监理法律法规急需健全和完善,目前仅可依据的是《道路交通法》,而这部法律只是宏观上明确了拖拉机等农用机械由谁管理,但由于具体细节还需要健全和完善,没有规定如何管、怎样管的实施细则,这就给一些执法者带来了执法的随意性,执法的随意,人为因素等,往往执法过程中加大了执法者和操作者之间的矛盾,问题累积起来会形成恶性循环,给二次执法带来更大的难度;《道路交通法》只赋予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的职责,并没有明确农机部门的行政监督权、路查权、扣车权、处罚权,规定不到位,造成了车辆管理与道路管理的脱节,薄弱,依据不充分,给农机监理工作造成了困境,基层农机监理人员普遍感到无所适从。

(三)拖拉机报废机制尚不完善

当前农村的一些农业机械设备,很多都是多年前购进的,使用年限早已经超过了机械的使用周期,机械性能不足,机具老化,超期使用的现象已成为常态,但国家却没有这方面强制报废的机制法规,老机械由于农机手注重经济效益,所以在保养方面往往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机械存在危险和事故隐患。

(四)安全生产培训监管力度不足

从对事故多发地区的农机安全生产培训监管情况的调查来看,普遍存在培训力度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个别乡镇的农机推广站点人员,存在明显数量不足和专业性不强的情况,而且针对农机用车的技术培训活动少,时间短。同时,通过调查还发现,关于农业安全生产加工相关的培训开展也不积极,这是导致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力度不足的主要因素。另外,部分农机服务站点的相关服务人员也存在未经过系统技术培训的问题,无法满足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及有关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管理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强化农机安全意识,并将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机安全管理方案,把农机管理和道路管理做好,切实帮助农机部门解决问题,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机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健全农机安全监理机制

对农机管理中的各种机制进行完善,把农机工作的相关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职能要进一步加强,把监理人员划归行政编制;对基层的监理机构要抓好,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设备,投入提高基层农机监理机构的执法速度和能力。

(三)建章建制,明确农机管理责权

由于农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所以农机监理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明,无依据执法等现象,增加了纠纷事件的发生,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理法律法规,势在必行明确农机管理。

(四)严把农机的年度检验关,提高农机年检率

农业机械注册登记入户满一年后,按规定必须参加年度安全检验检测。由于农业机械更新换代快,流动性大,二手农机市场管理混乱,甚至一台农机经过多人多次交易,跨地区跨省份的网上交易已形成规模。农机的转籍过户手续繁杂,旧农机的二次入户已经成为历史,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二手农机长期处于无牌无证无监管的“三无”状态,得不到有效监管,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作为农机行业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重心前移,深入基层农机合作社、二手农机交易市场,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切实解决广大农机手的实际困难。依法规范二手农机交易市场,为二手农机交易,办理转籍过户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年检率。

(五)建立农机行业管理与综合行政执法联合联动工作机制

本轮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农机行业监管部门的行政职能虽然剥离,行政执法权转移到新成立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但分工不分家,仍然属于同一个主管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农机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联合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联系。利用午季和秋季农忙时节,深入基层一线,到农家场院、田间地头、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不仅要加强横向工作联合,而且要扩大纵向业务联系。向纵深发展,向乡镇、村组、农户延伸。形成强大的农机行业监管服务和综合行政执法网络体系。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推广进程持续前进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综合质量和效率水平提高,必须要保证农用机械的安全生产与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办法,要保证从立法层面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以长效的惠农政策鼓励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升级。通过提高农机安全监管与培训质量、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学依.上半年农机事故情况通报农机安全生产领域隐患问题不容忽视、工作仍需加强[J].中国农机监理,2021(9):10-11.

[2]杨杰.农业农村部:推进农机车辆和驾驶人信息等农机安全监管数据互联互通[J].中国农机监理,202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