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对防治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探讨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对防治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临床效果

曾涛,岳雁鸿,杨格强,张国柱

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防治效果分析方法202181-2022831日我院外一科收治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住院患者参与研究,共90例,借助盲选法分组,两组分别纳入45例。对照组应用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治疗,将两组术后血清肿防治效果予以比较结果从观察结果上看,观察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对血清肿的防治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防治效果更好,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采用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治疗后,血清肿发生率明显降低,可有效起到良好防治作用,保证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血清肿

  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是指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后早期出现的手术区域或阴囊肿块,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可能被患者或家属误认为疝修补失误而复发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恐惧、焦虑,认为手术治疗失败,同时因血清渗液形成的炎性刺激和积液造成的张力可增加术后疼痛不适感,甚至引起补片移位[1]。严重的血清肿需临床多次反复穿刺引流,使医源性感染风险明显上升,而补片移位及感染等因素相互作用,可增加复发几率因此越来越多专家推荐中药外敷治疗,可有效防治血清肿,确保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81-2022831日我院外一科收治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住院患者参与研究,共90例,借助盲选法分组,两组分别纳入45

对照组男性病人45年龄处于22-75,平均年龄(56.3±2.7)岁

观察组男性病人45年龄处于23-73,平均年龄(55.2±2.5)岁。

两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一般资料纳入软件SPSS20.0系统发现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腹腔镜腹股沟疝诊断的男性患者;自身无严重疾病,能正常交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满足随访要求者。

排除标准:拒绝签署同意书者;女性腹股沟疝患者;阴囊疝、切口疝、股疝、嵌顿疝、绞窄疝;合并心、脑、肺、肝、肾、脑等严重疾病者;对受试药物过敏者;存在严重智力障碍及精神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者。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45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接受加压包扎法进行防治,术后采用腹带对腹股沟区域进行加压包扎,并用毛巾垫高阴囊、盐袋压迫。

给予观察组45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采用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法进行防治,实施流程如下:改配方中包括茯苓皮50g 、猪苓20g、泽泻15g牛膝15g、小茴香50g 、橘核30g、木香10g、桂枝10g、红花15g 、炙延胡索15g。委托眉山市中医医院智慧药房制备塌渍方,均包装为200g/袋,敷盖在腹股沟区域,连续外敷3天。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术后3天、7天、14天、28天统计两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观察结果上看,观察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对血清肿的防治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防治效果更好,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两组术后血清肿防治效果比较

组别

术后第3

术后第7

术后14

术后28

对照组(n=45

24.4

36.7

48.9

48.9

观察组(n=45

00.0

12.2

12.2

00.0

X2

2.0455

1.0465

1.9059

4.1860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从当前已有研究上看,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术前接受物理、硬化剂等治疗导致疝囊、术区粘连或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导致分离困难;补片因素,包括补片的材料、补片周围组织炎症、补片未铺平等;医源性因素,包括术式、手术经验、技巧等[2]。长期以来,西医术后通常采用毛巾垫高阴囊、盐袋或沙袋压迫的方式来预防术后血清肿的发生。但传统的这种固定方式,往往固定性较差,不但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且容易滑落,很难起到良好的加压效果,且盐袋无任何药物成分,效果有限[3]。因此越来越多专家建议采用中药干预来防治术后血清肿,疝修补术后,术区多虚多瘀,可归属于中医筋伤的范畴,进而容易发生血清肿,专家发现在临床应用中采用二苓香橘散加减塌渍外敷对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有一定疗效,可以通过减少机体炎症因子的释放及抑制血管内皮的增殖以减轻全身及局部的炎症反应,减少局部的组织液积聚,进而降低术后血清肿发生率,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易于患者接受,在安全性、疗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被临床推广应用

[4]。除此之外,中药塌渍外敷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术后因血清肿产生的消极心理因素,利于患者恢复,降低严重血清肿术后需反复穿刺引流、再次手术等风险,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医疗费用的开支。

综上所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采用中药二苓香橘散外敷治疗后,血清肿发生率明显降低,可有效起到良好防治作用,保证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廉金明,俞永江.清肿消散汤联用迈之灵防治LIHR后血清肿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2,7(17):126-129.

[2]张新明,卞吉雯,王鹏,孙风波.中药外敷防治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4):34-36.

[3]黎家明,陈妙颜,黎明燊.加味四物汤治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5):1-2.

[4]翟晓宇,纪子曼.防己黄芪汤联合综合护理对小儿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及VEGFTNF-α水平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07):1158-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