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浅谈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

高永亮

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   4511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设备现场管理与维护对于制造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涉及到多个方面,涵盖设备的日常巡检、状态监控、故障排除、维护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高效的现场管理和维护对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制造企业设备展开论述,对现场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制造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同时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制造企业;现场管理;维护;重要性;优化策略

引言

设备运转状态是决定制造企业稳步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现场管理和维护是设备能否健康运转的关键保障。通常情况下,制造企业设备因使用时间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如果不加强现场设备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不仅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对设备进行监管和维护也成为制造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一)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设备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速度和产量。通过合理的现场管理,可以优化设备的布局和安排,减少设备之间的空闲时间和物料的运输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现场管理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停滞。因此,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通过现场管理,可以确保设备按照标准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现场管理还可以及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只有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质量控制,制造企业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是需要耗费一定成本的,而现场管理可以通过合理的计划和调度,减少不必要的设备停机时间和维修费用。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和保养,可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降低维修成本。同时,现场管理还可以优化设备的使用率,避免设备过剩或闲置导致的资源浪费。因此,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对于控制成本具有重要作用[1]

二、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现状

(一)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就目前国内制造类企业现状来看,很多企业的设备现场管理制度体系并不完善。由于制度规范的缺失,设备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操作人员在使用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养护操作,进而导致设备性能快速下降,甚至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比如,操作人员对设备性能和工作状态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制度的缺失也导致设备管理缺乏相应的管制,此种情况下部分设备在长期高负荷运转下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甚至会危害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设备维护不到位

设备维护不到位是现阶段大部分制造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也是影响设备运行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设备是生产效率的核心,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设备没有足够的认知,认为只要设备能运转便处于健康状态,并没有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修和维护,只有在出现故障时才进行紧急处理。此种使用方式不仅会使设备的故障扩大化,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不利于企业经济成本的管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设备的使用安全性产生威胁。

(三)工艺流程文件缺失

工艺流程文件是制造企业设备操控的指导和依据,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而言,由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工序,并且原材料也多种多样,很多情况下生产也都是依靠“老师傅”的经验进行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也都是根据经验进行调控,并没有严格的操作工艺参数指导,这也导致不同批次下的产品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除此之外,在此种混乱的工艺控制下,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不能得到保障,如果在生产当中出现故障,检修人员也难以快速找到哪一个部分出现问题,极大的影响了设备使用稳定性[2]

(四)操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操作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大部分制造企业都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企业在设备操控人员招聘过程中,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往往选择一些专业能力较低的人员,该类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服从性,但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仅仅能够执行简单重复的工作,对设备的运转原理和保养方式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导致在现场管理工作中不能对设备进行高效的操控,从而影响设备的检修和保养效果。

三、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措施

(一)完善现场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制造企业设备现场管理工作的指导和依据。因此,制造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护计划和设备维修记录等。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加强对设备维护的预防性管理。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开展设备点检及状态监控工作,提前发现和排除隐患,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二)加强对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设备维护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工作。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来管理。在实际管理当中,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制定明确的维护计划,并确保足够的资源用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此外,企业应该合理安排资金和时间,确保设备维护工作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投入,并且在设备管理当中引入信息化系统技术手段,比如:使用设备管理软件实现设备档案电子化,使用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维护。这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三)完善工艺流程文件

制造企业应该加强对设备维护工艺流程文件的编制和管理。这包括建立专门的团队负责设备维护工艺流程文件的编制和维护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标准。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和执行维护工艺流程文件。此外,企业还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学习和借鉴他们的设备维护工艺流程文件,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3]

(四)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设备的使用性能,制造企业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作业人员的设备操控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提高操作人员整体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设备操控工作;②加强维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企业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学习活动,引导维护人员学习最新的维护技术和方法,并通过考核评估来提高其综合素养;③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维护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企业可以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加强维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深刻认识到制造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是管理现代化制造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目前制造企业在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完善现场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工艺流程文件、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综合素质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确保制造企业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振森.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3,36(03):103-104.

[2]孙东东,杨永春,魏娜等.机电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改造与维护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1,23(15):135-136.

[3]李海军.铁路施工企业设备的现场管理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