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白河县供电公司:走好“八小时之外”的人间正道

/ 1

国网白河县供电公司:走好“八小时之外”的人间正道

左士霆

国网白河县供电公司  陕西省安康市  725800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内”是正人君子,干起工作热火朝天,干起事来有板有眼,但“八小时之外”却肆意放纵,理想信念尽失,他们什么样的人都敢交,什么样的饭都敢吃,什么样的地方都敢去,什么样的东西都敢拿。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公布的警示案例可以看出,近些年由于从严治党的深入有序开展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内心“蠢蠢欲动”、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单位内假收敛,但“八小时之外”却成了他们肆意妄为的“黄金时间”。梳理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八小时之外”生活小节不检点开始,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八小时之外”“任性”,究其原因,一是权力指向错位。觉得手中有权力,就得利用,将公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二是侥幸心理作祟。以为“八小时外”的行为更具隐蔽性,所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我放纵。

事实上,无论是《党章》,还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都做了严格规定,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严格按规定规范自己在“八小时之外”的言行。因此,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廉洁自律,既是促进干部改作风的有效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环节。

对此,党员干部必须在自觉接受严格他律的基础上,把自律从“八小时之内”延伸到“八小时之外”,让自己的行为由“任性”变为理性。一要慎独。“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坚决不做“两面人”。二要慎初。廉与贪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八小时之外”常常会发生最初的那一闪念。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杜绝第一次放纵,避免一时之贪变成一生之灾。三要慎微。“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的道理,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锻造金刚不坏之身。特别是对国网基层机构而言,更要看住“微权力”防范“微腐败”。四要慎友。党员干部也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但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正确对待小圈子和大原则,不断增强识友鉴友的能力,广交益友、挚友、净友,不交损友、佞友、酒肉朋友。相反,我们应该通过“电力夜校”、学习强国等平台为自己充电,做到“以书为友”,与知识同行。

此外,党员干部的所在单位也应该切实担起干部监督的主体责任。首先,应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发现和追踪新型腐败,让腐败难以遁形。新型的腐败与腐蚀大多采取新手段和新方式,同样,反腐败与反腐蚀也必须利用这些新手段和新方式,以免反腐败行动在工具量级上明显低于腐败行为而陷入监督能力不足的困境。从外还要与地方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密切协作,充分依托城市视频监控网络,分析本地区的腐败多发区,例如高消费娱乐场所、餐饮机构等,寻找规律,掌握腐败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既准确掌握节假日等重要节点上的“四风”问题,又全面掌握各种零散的腐败问题,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威慑力,震慑腐败分子,遏制腐败犯罪。其次,加强“八小时之外”监督,还要畅通监督渠道,织密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八小时之外”的腐败通常都会进行自我包装和隐形,根治此类腐败,也必须运用隐形监督手段。需要通过发动监察员、公开举报方式、突击检查、深入调查舆情事件等方式来发现和追踪腐败线索。畅通举报渠道,以强大的监督压力持续挤压腐败空间,让监督进一步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让党员干部体验到规则的约束性压力,促使其言行统一、表里如一,坦荡做人、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不做“两面人”。

“八小时之外”是个人生活,但更是衡量党性的试金石。党员干部,一定要在远离公众视线的私人空间谨言慎行,始终把规矩纪律挺在前面,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管好自己以及亲人和朋友,筑牢思想防线,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思想观念的侵蚀和诱惑,树立正确的追求和理想,走好“八小时之外”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