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管理对伤口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强化护理管理对伤口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周晨霞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7

【摘要】目的:对强化护理管理进行调查,分析其对于伤口造口患者的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是否存在影响效果。方法:提取本院录入的伤口造口患者88例开展分析研究,治疗时间均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分组方式:抽签法,对照组:一般传统式护理;调查组患者所选用的护理方式为强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参与调查患者护理后的心理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汇总可知,强化护理管理的有效管控,使得调查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心理评分明显升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比例达到95.5%,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伤口造口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强化管理护理可以更快速有效的解决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护理后,患者的积极情绪更加明显,并且治疗依从性有所提升,患者的伤口造口问题恢复的更好,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积极意义明显。

【关键词】强化护理管理;伤口造口;心理状态;护理质量

    据以往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伤口造口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4以上【1】,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手术后,护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对此,临床提出强化护理管理,通过规范临床护理制度,提升护理操作的专业化水平,更好的协助伤口造口患者进行临床治疗【2】,本次研究的方向就是强化护理管理在对伤口造口患者中的有效应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提取本院录入的伤口造口患者88例开展分析研究,治疗时间均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对照组男女患者的占有比例25:19,年龄汇总≥19,≤76,年龄均值为(47.11±5.37)岁;调查组男女患者的占有比例24:20,年龄汇总≥20,≤79,年龄均值为(49.21±5.28)岁。对比分析88例伤口造口患者基本资料不存在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基础资料完整;认知无异常;家属、患者均签订知情表。

排除标准:遗传性精神异常;全程实验未完成;与临床诊断评估不匹配;依从性差。

1.2方法

    调查组:强化护理管理:(1)强化管理小组:针对于伤口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给予调查和记录,设立强化管理小组,明确医院的护理流程以及对于患者的护理管理制度,更好的落实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便利的临床护理条件。(2)强化护士人员的整体培训:在护理小组成立之后,对于护理小组的组成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责任感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强化,首先针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专业的培训,为护理人员实施技能考核,增加护理人员对于伤口造口患者的了解程度,以便于患者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强化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保证患者的安全性。(3)强化护理管理的方案:强化管理护理是一种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于护理内容更加细节化和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确定患者的伤口的类型以及是否具备自理能力,进而确定护理具体措施;此外,由于伤口造口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所限制,这种落差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鼓励和沟通,培养患者的积极心态,主动性的配合治疗,有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

(4)伤口造口的敷料选择护理:为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针对于不同状态下的伤口造口患者,进行不同功能的敷料选择,并记录患者的敷料时间,做到定时更换,在敷料更换的操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伤口造口处的清洁,对于伤口造口的恢复程度进行记录,以便于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需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对于常规性的护理技巧传授给患者家属,增加其对伤口造口护理的认知,与此同时,有助于护理流程的顺畅。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分析

应用焦虑评估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评估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1.3.2护理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分值100满,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三者和数据乘以100%为总满意度指标。

1.4统计学意义

对本文患者例数、护理效果采取 % 统计,给予X2值统计,患者的心理评分采取(±s)统计,对数据均开展SPSS20.0汇总,对卡方值、t值、P值进行分析,P在0.05以下则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表一: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组别

例数

优等

中等

较差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4

11

20

13

70.5%

调查组

44

23

19

2

95.5%

X2

-

-

-

9.7242

P

-

-

-

0.0018

2.2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表二: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组别

例数

入组前

入组后

SAS

SDS

SAS

SDS

对照组

44

63.42±3.45

56.84±2.87

52.22±3.66

46.66±1.12

调查组

44

62.35±4.32

55.76±3.54

40.78±2.76

34.54±0.38

t

1.2838

1.5719

16.5541

67.9753

P

0.2027

0.1196

0.0000

0.0000

3、讨论

   临床伤口造口患者来说,有效护理是加快患者伤口造口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对于开设伤口造口专项护理的医疗机构少之又少【3】,与此同时,临床对于伤口造口的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护理手法是否专业影响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很多患者都是在不科学的护理下,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强化护理管理的实施,首先要让负责护理的医护人员认识到造口护理的重要性,针对于不同程度的伤口造口类型患者,需要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护理质量的优差,不仅需要护士专业的手法,让患者自身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也是伤口造口管理护理的有效方式【4】,数据汇总显示,强化护理管理的有效实施,调查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心理评分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一般护理后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上升并不明显,两者间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强化管理护理可以更快速有效的解决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相对于一般性护理,强化护理管理的优势更为明显,患者的配合度有所提高,预后恢复更好,这样的护理模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刘宏,钟俊,田琬铭. 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服务理念的运用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9):165-166.

[2] 许秋萍.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9(13):76.

[3] 朱礼姣,易美超. 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在胃肠外科病房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3):106,109.

[4] 陈美,张灿芝. 在伤口造口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与价值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