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逻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3

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逻辑

姚四桂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  408099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理有据、有情有味的话语风格和亲民爱民的人格魅力越发被民众熟知,在治国理政中发表的一系列话语金句,展现出了独具魅力的语言艺术,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维护。这一独特的语言艺术并非一天生成,凭空而来,而是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深刻的实践逻辑,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基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不同时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丰富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语言艺术;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从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凝炼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马克思主义真理为他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理论本质和理论特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那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救了中国。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侵凌中支离破碎、风雨飘摇。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将中国国情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只是照搬了西方资产阶级道路。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最终把贫穷的旧中国变成了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其次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所形成的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其实质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晶,这也为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问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间、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也始终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解决问题,这使得他的语言有了微言大义的特点。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理论本质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12年习近平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时那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令无数人闻之振奋的话道出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品格。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到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一个个扎实有料的民生“大礼包”,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细读二十大报告,“人民”也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重千钧,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字里行间洋溢的是满满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更是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呼应。

(三)与时俱进、自我革新是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理论特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与时俱进和自我革新是其与生俱来的鲜明特性。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导人,在语言上紧跟时代潮流、紧贴时政要情、勇于自我革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奋斗品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原初语境的科学认识与继承发展。

二、历史逻辑: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粹炼

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不仅源于科学的理论逻辑,他的语言还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内心,以“润物细无声”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思维和行为方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的生成提供了价值支撑、价值导向和理想追求。

(一)“民惟邦本”的根本定位,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形成提供了价值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处处闪耀着以民为本的“爱民”思想。如《尚书·五子之歌》中提出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等思想,这些思想强调统治者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君主和人民之间的关系,重视安民富民乐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统治秩序、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他“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语言特色提供了价值支撑。

(二)“仁义礼智信”的优秀品质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形成提供了价值导向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的“仁义礼智信”的优秀品质为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的形成提供了价值导向。比如,“自强不息”的自强观、“厚德载物”的包容观、“仁者爱人”的仁爱观、“扬善抑恶”的善恶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尚中贵和”的和谐观、“恪守诚信”的诚信观、“谦敬礼让”的友善观等,这些价值观不仅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提供了宝贵的源头活水,也为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的语言艺术形成提供了方向引导。

(三)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伟大梦想,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形成提供了理想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公”“尚公”的文化特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民就描绘了理想化的“小康”和“大同”的社会状态。“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 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古代人的小康体现的是古代中国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追求。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这是邓小平同志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这之后我们就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用拼搏奋进让千年小康梦在新时代变成现实,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的关键一步。“大同”在《礼记·礼运》中的解释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战国末至汉初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习近平的大同观,是指在把握世界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打造世界经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立“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局面。再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提出“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并始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凝结了中国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理想追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运用。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鲜明的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实践逻辑:从丰富治国理政中锤炼

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基于坚定的信仰,源于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更是在他四个时期治国理政实践走出来、跑出来的。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学习经历:陕北7年、清华大学4年、军委机关3年、正定3年、福建17年、浙江5年、上海近1年……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都工作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地方干部、国家领导人、总书记都当过。这些宝贵的经历为其语言魅力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

(一)在七年知青岁月中萌芽

习近平说 “人生,我的第一步迈出来,就是到咱们梁家河”,他的语言艺术也是在这里开始萌芽。1969年,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插队,在那里他干农活、住土炕、吃高粱……1974年1月,习近平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一直琢磨着如何能改变梁家河面貌,改善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一天,习近平在《人民日报》看到四川大办沼气的报道,他赶到四川学习考察,回来后开始着手试验办沼气。然而,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远比想象的多。村民的院落都是打窑洞时用土填起来的,土壤松软,不适宜挖沼气池,池子在哪里建?沼气池的池盖对石板的厚度和整体性要求很高,梁家河没有,怎么办?村里村外的路蜿蜒狭窄,运送水泥砂石的架子车没法走,材料怎么运?

习近平一个一个地解决难题。经过反复测量,试验池最后选在了知青居住点旁边,这里的土壤密度相对要大一些。没有石头,习近平带人在烂泥滩里铲去一米多厚的土层,挖出了石头。他还带着几个青年去村外挖沙子,一袋一袋往回背,背上磨破了皮,没人喊一声累。在习近平的执着努力下,梁家河的沼气池终于建成了。多年后,习近平回忆这段经历时说:“第一口池子是颇费功夫的,一直看到这个沼气池两边的水位在涨,但就是不见气出。最后一捅开,溅得我满脸是粪,但是气就呼呼地往外冒。我们马上接起管子后,沼气灶上冒出一尺高的火焰。” 这也成为了陕西的第一口沼气池。

上山下乡的生活,让习近平与群众建起了一种亲密、真实、质朴的情感,从内心深处彻底夯实了与人民的感情基础。正像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书中所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要说出人民的心声,要为人民做实事!”正是这段知青生活,练就了他理解人民疾苦的工作作风,也为他以后的道路树立了脚踏实地、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更使得他的语言艺术有了大众化、接地气的特点。

(二)在正定工作期间发展

1982年到1985年习近平来到了河北正定,在这里,他的脚步走得更实了。三年的时间里,他骑着一辆半旧的二八自行车,走遍了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着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多年后当年的县委办干部回忆说,习近平经常带着县委工作人员搞调查,特别选在县城大集的时候,在大街上摆上桌子,拉着来赶集的老百姓做调查。县委机关大门也总是敞开的,背着粪筐的老农径直进来同习近平交谈。在正定工作时期他的讲话就非常有艺术,他曾经讲:“到了什么地方就要唱什么歌,一定要结合当地情况做具体工作。”用了“什么地方就唱什么歌”这样接地气的语言,揭示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在推进人才政策“九条措施”时,他讲到:有些同志顾虑“请来了'外地和尚’,'本地和尚’积极性会不会受影响,'不念经’了怎么办?”形象生动的道出了同志们的观望态度,幽默风趣地指出推进工作中所遇到的思想关,为打消同志们的顾虑、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在这段基层锻炼的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风格也在无数次解难题、干实事中悄然发展起来。

(三)在闽浙沪工作期间完善

1985年-2007年他先后来到福建、浙江、上海,而这期间,他更是跑了起来。在福建宁德,用3个月就跑遍9个县;赴任浙江,1年多时间跑遍90个县市区;上海仅7个月,他到19个区县。他喝过百姓亲手递上的清凉汤,在廊桥上开过座谈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丝毫没有架子……也正是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持续不断的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调研,使得他的思想内涵逐渐深化,话言艺术不断得到完善。

(四)在中央工作时期丰富

2007年习近平从上海来到中央任职。在中央任职期间,他主持并且召开多项重要会议,参加多个重大国际外交会议,着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开拓思维,拓宽视野,积累了许多从政经验。2012年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这之后,他的足迹更是遍及祖国的千山万水,大江南北……每到一地都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了解情况,最终凝结成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面对国内复杂严峻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问题上提出了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奋斗与拼搏。当世界正经历“未有之大变局”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在国际社会上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扬。正是在不断处理和把握国内外深刻复杂的问题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积累了丰富的治国智慧,也使得他的语言艺术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智慧,源于他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蕴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保持奋勇前进的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1] 习近平讲故事[M]. 人民日报评论部.人民出版社.2017

[2]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3]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5]任辰洋. 习近平语言艺术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22.

[6]彭龙富.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02):13-18.

[7]刘颖慧.论习近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言艺术[J].理论导刊,2022(08):11-15.

[8]刘火雄.“近所当近,平其不平”——习近平的语言艺术[J].党史博采(纪实),2018(0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