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吴丽柯  闫妍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430060 

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展开分析,找出主要引发因素,随后提出防范对策,以此来达到有效降低与规避的目的。方法:此次研究共在儿科选择152例患儿进行对比实验,因该实验需在对比下完成,为保证结果的价值性,还需要采取盲抽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患儿,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实施安全管理,对两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展开比较。结果:相关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水平,还需对儿科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制定对策予以防范,通过实施安全管理的方式来起到有效规避作用,切实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引言:儿科因所收治的对象年龄较小,认知及理解与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这也大大增加了护理难度,并且稍有不慎即可能会引发各种差错事故,对此还应当分析事故原因,及时提出对策进行预防。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的152例对象均为院内儿科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患者,后期需对此项研究展开对比,对此还应当做好分组工作,在保证人员均等性的前提下随机完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中位年龄分别为41、35例(4.59±1.27)岁与43、33例(4.78±1.55)岁。临床护理人员11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6名,学历分布情况为本科及以上7名、大专及以下4名,两组护理人员并无人员变动。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配合医生对患儿展开各项治疗操作,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通过健康宣教来提高其认知及配合度,并在用药、饮食方面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

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以此来提高护理的全面性,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为保证护理质量,还需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及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明确责任范围及落实到个人的方式来起到有效规范作用。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做好全面监督工作,一旦发现不足应及时提出要求其即刻纠正,从而来降低与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②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等方面,并通过分析不良事件的方式找出主要引发因素,使得护理人员认识到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目的,从而促进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各项操作,降低因违规操作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③做好人员安排,因儿科所收治的患者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这也大大提高了护理难度,对此还应当做好班次调整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人手,切实满足实际护理需求,保证每位护理人员均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切实减少其工作压力,这对护理差错事故的减少也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④重视护患沟通,受到患儿交流能力的限制,常规沟通方式可能适用性不强,针对此情况,还应当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可采取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如眼神肯定、轻拍肢体等来拉近与患儿之间的关系,取得其配合,从而才能确保护理工作可顺利开展。同时为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告知其各项操作的必要性与目的,着重强调各注意事项,获得家属的密切配合[1]

1.3 观察指标

以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儿家属满意度,包含护理全过程的各项操作表现,不同分值区间分别表示的满意度也有一定差异,在患儿家属评分后需做好整合工作,计算总满意率时用以下公式(≥80分人数之和)÷小组总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在统计中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20.0,其中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检验时用t、X2,若在对比后,各指标数值有明显的差异,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通过所记录的数据来看,两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护理差错事故,但观察组仅发生2例,占比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例(7.89%),组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如表格1所示。

1两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对比n/%),x±s)

组别

n

发生例数

占比(%)

对照组

76

6

7.89

观察组

76

2

2.63

X2

13.759

P值

<0.05

2.2整理统计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后可见,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总满意率分别为94.74%、80.26%,组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格2所示。

2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x±s)

组别

n

90~100

80~89

60~79

≤59

总满意率(%)

对照组

76

34

27

9

6

61(80.26)

观察组

76

55

17

4

0

72(94.74)

X2

11.236

8.305

6.597

10.441

12.01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对儿科既往护理差错事故展开分析后可见,主要因素是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缺乏责任意识、制度不完善以及护患沟通不足所致,因每位患儿的病情及个体有着较大差异性,所以在展开护理时所采取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因护理期间并未重视此问题,再加上家属有着急切表现,致使护理人员有着一定心理压力,所以导致护理期间较易出现差错。同时制度完善度不足可能无法起到有效规范作用,并且未能及时通过培训的方式来进行强化,从而在缺乏责任意识情况下致使出现各种违规操作发生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其次护理人员因工作内容较为繁重,未能及时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不能及时告知其患儿的治疗情况及病情,以至于其配合度不足,并出现护患纠纷[2]。针对以上各因素还需加强重视,并通过强化安全管理的方式予以规避。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期间加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各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艳.前瞻性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30(06):95-98.

[2]黄静.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