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执行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执行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力仲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道滘分局523000

摘要:排污许可证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许可证,对排污企业的管理和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排污许可证核发和执行的现状及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执行;现状及对策;

引言

排污许可证主要是指排污企业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并通过相应审查后,允许其排放相应污染物的证书,它也是环境保护许可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污许可证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排污企业的行为,控制污染物总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有利于抓好污染物排放工作。

1.排污许可证相关概述

1.1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大力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减少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由于当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也缺乏明确的定位,监管上也存在一些疏漏,导致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执行和落实上存在严重问题,然而,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该系统是无效的,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排污许可证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动态精细化管理转变,2016年11月,中国启动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许可证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相关监督管理措施。此外,还明确规定项目建设必须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工作中申请排污许可证,目前,随着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许多企业已按要求完成了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工作,此外,该系统正在逐步与其他环保相关系统相连接,希望形成一个全面、立体的环境保护系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在西方发达国家,污染许可证制度是控制污染及其来源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法律手段确保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到位,从而确保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有效遵守该制度,从实际运行情况可以看出,排污企业会向相关部门提供污染排放要求,环境部门和相关技术机构将综合考虑水体和污染物承载能力,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和数字模型制定排污许可证分配额度。

1.2申报流程

申请排污许可证的企业点击“许可证申请”进入许可证申请页面,注册登录“全国排污许可证申请子系统”业务申请平台页面,逐步填写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污染物以及污染控制设备,完成后,信息将在发布许可证申请之前公开,在企业完成许可证申请模块中的所有信息后,确认提交信息,业务申请完成,申请信息提交管理部门审核,排污单位可以在提交申请页面下载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企业可以在许可证申请页面上随时查看业务处理的审核状态,系统还会根据业务处理状态在“消息中心”栏发送信息通知,企业需要签署《合规承诺书》,并按照规定通过平台进行信息披露。

2.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执行问题原因分析

2.1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的缺陷

(1)在实行《排污许可证》时,基层行政人员的学习与专业水平较低,对申报表中的指导水平较低,二是污染物排放证的填写质量与日常监管的要求不符;(2)我国实行排污许可制的历史不长,与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整合程度不高,数据之间缺乏联系,报表模块是静止的,不够灵活,目前,我国仍然需要加强对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的监管。

2.2排污许可证制度设计的缺陷

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设计角度来看,当前排放许可制度的制度设计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为不同种类的排放企业制定出对应的排放对策,很难达到具体的排放条件;②针对小而分散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排污许可制度;③过分依靠排放许可制,缺少其它配套手段,极易导致企业为获取排放许可而反复申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④环境污染治理中,环境污染治理主体不能有效地监管环境污染。

2.3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的缺陷

按照有关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规定,按照其组织形式,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方性法规,另一种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的,虽然一些省市还没有专门的核发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部门,但其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则主要依托环境保护条例和污染防治条例执行,在实践中,各省市、市对统一规范的贯彻落实力度不够,致使各项制度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

2.4排污许可证核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已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制指标的,应根据区域减排和其他有关规定,采取等值或以减代减的原则,在申领《环境保护条例》之前,先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制指标,对于已经取得了排污许可证,并且将自己的排放总量指标进行了转让的单位,要对转让总量的单位的转让信息进行核实,确保转让之前已经完成了转让总量的变更,并且将相关的证明材料以附件的形式上载;(2)向城市污水处理厂申报时,须提交污水收集范围,污水收集企业的详细情况,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最终排放方向,以及工业废水的集中处理情况,中央污水处理站还应按照规定的标准,按照规定的标准,按照规定的标准供水。

2.5环境管理部门执法力度需要加强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发放主要依靠环境管理部门的落实,从环境部门的角度,当前我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检验与执行中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时间不长,因此,在签发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从事排污许可审核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专业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制定排污许可证时,不能完全依靠第三方,否则会对后续的环境管理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按照《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在规划淘汰期间,必须将其有效期限控制在一定期限之内。

3.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执行现状的对策

3.1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

针对目前缺乏明确制度规范的问题,应尽快制定相应的细化制度规范,加快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制度化速度,修订完善现行制度规范,实现污染物排放的规范化管理。列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清单》的排污企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首先,应根据污染企业的类型制定不同的排放标准,并对排放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其次,要加强对中小规模企业的管理,制定排放法规,强制执行排污许可制度;最后,要在管理机构体系后期监督管理指引的基础上,规范岗位监督管理程序,要求排污企业在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同时向环保监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3.2加强管理力度

加强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一方面,管理机构要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加大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整合现有政策制度,建立长期的排污企业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管理工作流程,确保排污许可证管理顺利实施。企业应当按照取得的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排放污染物,管理部门应当对违法企业制定明确合理的处罚规定,震慑和控制违法排污行为,对合理排污的企业给予奖励,增强企业环保积极性。此外,可以引入信息管理方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污染申报数据等数据的相互验证,实时更新数据,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提高管理效率,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系统规范的专业技能培训,强化自身执行水平,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排污许可证制度顺利实施,在管理过程中,应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能,明确分工,同时,可以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环保部门的监管补充;另一方面,要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提高排污许可证的重要性,督促排污企业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3.3强化企业责任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清晰的认识,在生产工作中,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不能擅自扩大排污范围和排污量,更不能允许无证排污;企业应严格控制自身的污染排放情况,通过公开承诺、提高监测水平和信息披露方式落实污染排放责任,不断改进生产方法,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做好企业治理末端,将污染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4按时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保证报告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必须按照发放排污许可证所需的频率及时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从内容上看,年度执行报告应涵盖污染控制设备的运行、台账记录和执行情况等信息,并有必要对公司的自我监控和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季度和年度执行报告可以适当减少,在编写报告时,首先要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待报告编制完成并进行质量检查后再提交,在数据收集和组织过程中,要确保全面获取所有相关信息,除了收集报告期内的物质利用和污染治理信息外,还需要实现能耗、监测数据等相关信息的全面收集,要在汇总整理信息后编制报告,按照规定流程完成相关数据,严格监测分析数据,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准确计算。

结束语

因此,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当认真履行排污许可证的义务,依法依规排放污染物,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健全排污管理体系,保证企业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各级、各部门还应该加强对污染的控制,并互相合作,只有这样,利用这一制度才能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毅,陈景赛.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执行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1):202+204.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1.117.

[2]刘建林,乔彦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一体化”效应分析[J].绿色科技,2019(4):52-55.

[3]刘敬武.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执行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217-218.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11.127.

[4]沐贤闻.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思路与措施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43(04):74-75.

[5]董晓静.简易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要求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06):201-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