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变革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变革路径研究

李宇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130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变革与优化。对此,高职院校需以深入剖析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为基础,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以及体育教学目标,提出体育教学变革与优化的路径,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与成效,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变革路径

引言

体育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体育教育不断前行的动力,因此广大高职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研究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政策,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1.1是促进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面临更为严格的要求。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做到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并对学生喜好以及具备发展潜力的体育项目予以支持。该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等资源进行体育赛事活动的大力开展,并为相关社会体育组织举办的学生性竞技活动予以支持,实现对全民健身氛围的良好构建,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实现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重要一步。

1.2是推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确保学生毕业后胜任专业岗位,并拥有健康良好的体魄,这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体育教学为载体,在发展学生职业属性的前提下,从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深化,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另一方面发展学生体育素养,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进而为国家输送综合型职业人才。

2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多少”的迷茫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提倡体育课要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要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要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但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仍然不知道要教什么,还是持“会什么教什么”的老思路,以至于类似“扁担、南瓜”的教学内容进入体育课堂。此外,高职体育课只上两年,课时有限,而该上的体育项目又很多,很多体育教师对各个教学内容教多少还很迷茫,“蜻蜓点水”“低级重复”的教育现象仍然广泛存在。

2.2课程资源建设存在误区

以往说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但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没有进行约束和指导,导致像棋牌、电子竞技、劳作等非活动性和非技术性学习型的内容进入体育课堂。另外,体育在中国高职体育教育中一直是一门必修课,这种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体制,大大限制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造成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资源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

2.3忽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在理论认识上还不系统、不全面,教学内容的安排大多是重视体育技能的教育,不重视学生运动兴趣、运动习惯、运动意识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比较淡薄。学生对运动缺少热情,对智能电子产品着迷,宅在宿舍里玩手机、电脑等现状令人担忧。

3高职体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3.1明确体育教学方向

明确高职体育教学方向,推动高职体育发展对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促进高职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适应学生发展要求,准确定位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向,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发展需求,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高职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直接面向社会、针对性较强,许多专业已经与现实需求相对接,工厂、办公室或室外等工作环境对学生的身体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才素质培育的需求,如通过瑜伽、健美操等课程提升心肺功能,通过慢跑、马拉松等增强韧性防止扭伤,从单一片面的课程设置转变为符合人才发展需求、面向实际的多元化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体育教育的实用性。此外,高职体育教学还必须具备阶段性,有步骤地、有条理地开展课程,尽可能贴近学校实际、专业需求、学生兴趣,灵活开展课程安排。

3.2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本位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其他教育阶段不同,高等教育阶段不再仅要求学生的应试技能,更多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划不同的培养方向、专业学习内容。例如,第一学年可以安排一些公开课和通识教育,课程以跑步、跳绳、武术、拓展训练、篮球、足球、乒乓球为主,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以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课程的学习。第二学年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增加选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升体育技能与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需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可以结合新媒体手段,从心理学、哲学等多个角度为学生生动诠释体育发展的意义,使体育教学现代化、多元化、生动化,更好地契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符合高职体育现代化变革的需要。

3.3完善高职体育教学条件

寻求学生更高发展的最优解,高职教学条件的提升以硬件设施建设为本、软件设施为辅。但是,高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整体不高制约着高职体育的发展。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占据着关键位置,教师除了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注重自身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还需要教师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创造性和前瞻性,挖掘课程发展的潜在能力,构建人才培育平台,使学生获得研学、交换学习的机会。以教师的主动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也应以更主动的姿态为体育教学提供机会,将体育教学放到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推动其深化发展,促进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3.4注重体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强化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除受到硬件要求影响之外,教师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匮乏也是阻碍体育教学改革优化的关键性因素。要想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创新改革,除要求教师具备常规教学、体育技能之外,还需重视对自身终身学习意识、业务拓展能力的发展。鉴于此,高职院校需通过加大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完善力度来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的优化。首先,需为体育教师营造自我发展、自我培养的空间,引导体育教师重视对自身职业素养、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有助于发展教师体育科研素养的活动,立足于现阶段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分析,从体育专利、体育学术、体育成果、体育课题等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其中,通过获取一定的成就来推动自身科研素养的发展。为保证其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需立足于自身发展,构建契合体育教师发展需求的科学平台。其次,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积极引进高素质、多经验的体育人才,以此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

结束语

由于职业的多样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现代体育教育应明确自身教学方向,适应高职体育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并与现实需求对接,从片面单一的课程设置转型为符合人才发展、面向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课程设置,并能够阶段性灵活调控。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本位,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发展和社会环境趋向作为重点。完善高职体育教学条件,全方位建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韩英超.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21(33):120-122.

[2]段红波.有效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路径探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1):111-112.

[3]李华.“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体育发展路径探索与研究[J].体育视野,2021(20):37-38.

[4]李庆贺.高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几点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9):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