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指数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工程造价指数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陈佳

610423198311165221

摘要: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筑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是工程建筑的参考依据,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传统的工程项目建筑造价监督已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是建筑项目有效开展的参考标准,也是建筑项目实施监督的一个环节。工程造价指标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个因素,现有的指标会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常规的静态管理难以适应建筑项目浮动成本的变化,也难以满足现有项目管理的工作要求。建筑项目管理要充分适应市场变化,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实行动态、实时的工程造价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指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引言: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全过程动态管理非常重要。本文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造价指标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项目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等方面。水平等详细讨论了项目成本动态管理的具体策略。

1工程造价指数的优势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1.1快速、适用、全面

当前,随着各类工程项目的增多,在项目建筑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项目建筑成本的全面管理,充分提高项目建筑效益。全面全面的信息反映在成本核算上,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工程项目最全面的成本管理,是比传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更快捷、更全面的成本管理方法。

1.2准时、准确、客观

项目成本管理指标的运用还可以有效地实现管理成本的市场价格分析,这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加强成本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由于指数成本管理方法只有经过一定的系统分析后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项目成本管理实现了精准管理,减少了成本指标变化带来的误差,更及时、更实时地实现了成本实时化。能反映市场各种因素引起的工程造价变化[1]。

2工程造价中的问题

2.1法律和企业存在不完善因素

企业应对变化的机制不灵活、不完善,各部门不能发挥协调作用,给工程造价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同时,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工程造价标准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更加完善。由于缺乏成本分析,如果企业内部机制和外部政策得不到有效改善,很容易造成工程成本激增,导致管理失控[2]。

2.2造价工程人才匮乏

现有项目管理技能较为单一,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分析建筑项目预算,有效控制项目总体成本。项目造价的相关责任人、管理因素和经济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导致项目造价存在较大误差,对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在工程管理领域,应赋能人才专业培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的不利影响[3]。

2.3预算管控不规范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材料采购、施工、财务核算等各个环节。成本计算方法有其标准。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行政审批程序。此外,还应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内容,避免因职责不明确而出现考核松散、预算不准确、解决不及时等问题。由于管理与预算控制的脱节,很容易引起资金流的连锁反应,这就需要有效的协同管理方法。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出现资金流通不畅、成本负担过重等问题,确保项目建筑正常有序推进。

3动态项目成本管理具体策略研究

3.1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动态管理成本和建筑项目成本,应特别注意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本阶段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下一阶段项目建筑造价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引起相关管理重视。对此,相关管理人员应注意收集、分析工程项目建筑的各种数据信息,确保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合理、准确。收集相关信息数据时,应关注建筑行业市场现状、项目建筑对材料设备的需求、项目建筑周边环境、行业整体运行状况等,确保验证项目投资决策的准确性,相关人员进行更详细的投资估算,确定更切合实际的方案,确保方案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工程造价科学准确定位。

3.2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从方案设计入手,通过组织方案研讨,不断完善和优化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实现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在材料设备采购过程中充分重视成本管理,采用定额法进行设计,确保工程预算在合理范围内[4]。在设计一个项目时,相关人员应对不同的项目建筑实施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严格按照相应工程项目设计的要求和规定进行,以节约投资,提高效率[4]

3.3施工图预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预算施工图在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以重视。在施工图预算阶段,通过成本管理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项目成本过程的整体管理效率。此时,相关人员应建立扎实的施工图预算机制,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同时,相关人员要重点关注项目的开发,包括市场价格与原材料价格的对比等,完成施工图的动态预算[5]。

3.4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造价管理效果,在建筑工程建筑过程中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招标投标是必然选择。在此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完成

建筑项目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确保投标条款和内容全面准确。

3.5项目建筑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应着重于施工材料管理、合同管理和施工变更管理。在管理建筑材料时,相关材料的采购必须在充分的市场调查支持下完成。供应商的选择应通过网络、企业信息数据库等方式,并充分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场考察,避免因建材不合格而增加工程成本。合同管理要明确合同条款和经济责任,结合合同内容做好项目验收工作,确保合同内容的一致性。建筑项目变更管理应当结合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意见进行审查。建筑项目变更须经批准。如果进行成本调整,需要明确责任,才能真正做出改变,才能完成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3.6项目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这个阶段,需要重点完成收尾工作。此时需要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分析坚持工程价款和已完成工作量,并以合同内容为支撑,避免重复计算成本的发生,实现成本项目管理的完成阶段。

结束语

因此,工程项目造价指标在工程项目建筑过程中占有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地位,有利于造价动态管理和工程项目造价的应用和发展。对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预算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进行成本管理。建筑项目,进而全面实现建筑项目动态、高效的成本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建筑项目的建筑成本。

参考文献:

[1]苏南.工程造价指数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36.

[2]孙静.工程造价指数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刍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93.

[3]李冬梅.工程造价指数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刍议[J].民营科技,2014(04):234.

[4]廖慧婷.工程造价指数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J].建筑科技,2006(11):102-103.

[5]葛为民.工程造价指数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7(S1):8-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