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分析

郑薇

哈尔滨市双城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摘要:在道路维护建设工程中,路面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严格的控制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探明病害的成因并采取处治措施,依托养护维修、加铺改造等方法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正常使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分析。规范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既提升了施工效率,也保证了路面整体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分析

引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普遍,其具有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技术成熟等特点。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必须围绕公路工程项目实际,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流程要求作业,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再针对其成因探讨预防措施和处治措施,以供参考。

1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施工的成因

1.1自然因素中水的侵蚀作用

部分施工单位和业主未高度重视自然因素对水泥路面性能的影响,缺乏足够完善的排水设施,路面易在水的侵蚀下出现病害。若施工期间缺乏及时的养护,经长期的使用后,路面板块间发生挤压,接缝处的填缝料由于挤压而剥落,衍生出拱起、错台等病害。接缝为雨水的流动提供了通道,水的下渗使基层软化。此外,部分路段存在低洼地,水的外排效率较低,两侧的积水持续向路基渗透,该部分水在毛细作用下向上移动,迫使路基土层呈湿软的状态,路面板的稳定性因此而受到影响。在唧泥病害之下,基层的细料大幅度流失,板端脱空,加之外部车辆荷载的作用,有断裂破碎现象。

1.2车辆超载

随着城乡协同发展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活力提升,农村公路的车流量较之于以往有所增加,部分货运司机为获取更高的利益而对货车加以改装,伴随而来的是车辆超载的情况,而农村公路的承载力有限,重载车辆超出农村公路的承载范围,加剧公路结构的老化,引发水泥混凝土板块破碎、断裂,一方面严重影响农村公路的耐久性,另一方面加剧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感,乃至由于路面异常而诱发交通事故。

1.3养护不到位

水泥路面的沥青灌缝经数年的使用后材料老化松脱,若未及时安排灌缝材料的换新作业,将给雨水的渗入提供通道,基层和垫层由于水侵蚀作用受损,板接缝部位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农村公路建设普遍面临资金有限的局限性,排水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建设成型的边沟以及各类排水设施具备的排水能力难以满足实际排水要求,产生的积水影响到基层的承载力,同时还存在部分超重的车辆,荷载作用加重路面的异常状况,可见路面板错台、断裂等病害。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2.1规范施工,把控细节

1)混凝土拌和时,拌和站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验,挑选优质的原材料,再严格依据配合比控制材料的用量,做充分的拌和,得到质量达标的混凝土。2)结合混凝土的性能、现场施工量、作业空间、气候条件等,适配合适规格的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实施机械设备联合作业的模式。3)合理设置传力杆、拉杆,要求所处位置、间距各方面均达到要求,与路面中心线平行,与接缝侧壁垂直。受传力杆和嵌缝板的影响,嵌缝部位的混凝土浇筑作业难以一次到位,且由于此类构件的存在而加大振捣作业难度,因此需要加强振捣,保证该部分混凝土的密实性。振捣时注重防护,不可碰触既有构件。4)路面板施工后,结合水泥混凝土的成型状态和现场气温条件,适时安排切割和养生,避免混凝土由于切割时间偏迟或是养生不到位而出现裂缝、强度偏低等问题。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遵循连续性原则,施工人员应加强现场管控与协调,减小内外部因素对施工的干扰,按照施工计划一次性完成特定路段的施工作业。若因故而必须中断施工,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恢复施工时注重新旧部分的结合。6)路线纵坡在2%以上时,顺上坡方向有序完成水泥混凝土的摊铺。7)摊铺严格依据设计方案进行,禁止随意调整摊铺速度、摊铺厚度等参数。8)及时碾压,操作人员按照试验确定的方案控制碾压设备,要求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各方面均合理。

2.2加强日常养护管理,从源头预防病害

日常养护管理是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重要举措,例如及时清扫碎石及各类硬物,否则车辆行驶时将碾压该类杂物,破坏路面的完整性,导致路面有麻面病害。接缝处是病害的高发区域,养护管理时应详细检查填缝料,受损时安排换新。水侵蚀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养护管理人员还需注重排水设施的养护,定期疏通,提高排水效率,条件允许时在既有排水设施建设规模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建立更完善的排水系统。

2.3接缝填缝

(1)为保证填缝效果,要选择与混凝土板能够牢固黏结的填缝材料,确保所选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拉伸率,使填缝料可以同混凝土板一并伸缩,避免从缝壁上脱离或被拉断。夏季高温可能会引起填缝料流淌,对此要选择耐热性好的填缝料,并且不能过早老化,要有良好的耐久性。填缝过程中,使用背衬垫条,对填缝的形状系数加以控制。当填缝采用的施工方式为热施工时,填缝料的宽深比以1∶1为宜,选用树脂类材料作为填缝时,宽深比以2∶1为宜。(2)使用切缝机沿接缝切割,将原路面接缝位置处的灌缝材料清理出来,以高压清洗机,将切缝时产生的水泥浆冲洗干净。去除旧的接缝料后,要将缝内残留的杂物一并清除,灌封前,用除尘器对接缝再次清理,保证缝内无杂物且干燥。(3)通过专用的压轮将背衬条压入缝内,深度控制在25mm左右,缩缝和胀缝可以用聚乙烯发泡条填塞。压好背衬条后,检查压入深度,确认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在常温的条件下开展接缝灌缝施工时,可在现场配制密封材料,搅拌15min左右使其达到均匀,确保在2~4h内用完。灌缝过程中,按先纵后横的顺序,当所有接缝全部灌完后,待3h左右填缝料完全固化,便可开放交通。

2.4植筋补强

具体的施工要点如下:(1)在待植筋的位置处,弹线定位,准确确定钻孔位置,按植筋的直径对孔径加以确定,并在钻杆上标记出钻孔深度,当钻设到设计深度时,钻杆上的标记应处于混凝土表面,这样能够避免钻孔过深或是过浅的情况发生。确定好的钻孔位置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不可随意移动。工程中,植筋孔的直径为20mm,与混凝土面板呈30°斜角,按照间隔交叉的方法钻孔,相邻植筋孔的间距为60cm。(2)当孔位钻设完毕后,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清除干净。植筋材料选用螺纹钢筋,使用前,要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污和锈迹清除干净,随后按使用说明书调配植筋胶并将植筋胶灌入孔内,然后将直径为16mm的螺纹钢筋插入孔内,操作时,要转动钢筋末端,插好的钢筋在植筋胶未完全固化前不得扰动,以免影响植筋效果。

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重载车辆日益增多,必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造成越来越多的损害。通过对盘屿路加铺沥青混凝土改造工程总结,对原路况的病害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和相应的检验检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损坏程度,制定出了合理的修补方案,以及对原路面各种接缝的合理处置。相关工程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提升与维持,做好设计、施工、养护各项工作,从源头上预防病害,对于已经发生的病害,以灌浆或其他可行的方法予以处理,尽快使水泥混凝土路面恢复正常使用状态。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整体质量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伟,金燕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0(12):132-133.

[2]曾广瑞,欧阳文.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运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0(06):25-27.

[3]王继茂,李建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7):117-119.

[4]杨群.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4):29.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934024.

[5]罗忠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浅探[J].低碳世界,2019,9(10):240-241.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19.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