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谢家锁

(身份证号:372925197101027530)

摘要:海南作为热带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其园林建设风格也凸显当地的特色以及风情,因此本文将对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海南当地的区域文化特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热带滨海园林;海南

1 引言

海南岛热带园林的开发潜力很大,海南的热带园林也是以旅游业为契机,在这几年里迅速发展起来,但海南的热带海滨园林大多只是仿效东南亚的成熟园林建设模式,只有“形”而没有“神”。因此,本文主要从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其形成因素,以此为促进海南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借鉴。

2 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特点

2.1 园林建筑

东南亚地区的园林建筑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景阁。现在流行的是“贝尔”和泰式的巴厘岛式风格,它们分别代表岛屿和半岛地区的建筑。

“贝尔”景亭的屋顶占据整个建筑的一半以上。屋面的开闭角更小,排水更迅速,可以抵抗海风和太阳的直接照射。其体现人们对于印度的一切事物的认识:墙壁是“人类部分”,地基是“魔鬼”,而“贝尔”则是为了与上帝保持更近的距离。“贝尔”景亭是海南海滨休闲旅游中点睛之笔,它在陵水“分界洲岛”、乐龄中州国际大酒店、三亚“喜来登”等景点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海南园林中,泰式景台的使用较为广泛。为抵御湿热多雨的天气,它的檐口比巴厘岛的景亭挑檐更长更深,檐口的开合角也更大,整个楼阁的檐口比例约为三分之一,看起来更加轻盈通透。在海南,不管是海景还是园林景观,泰式景台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如三亚“伯尔曼”别墅度假酒店,“悦榕庄”度假酒店,亚龙湾的“热带森林乐园”等。

2.2 园林植物

2.2.1 园林植物的引种

海南省森林资源丰富,与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相近,为其引种和栽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初步数据显示,目前海南的城市绿化中,有60%以上的外来植物来自国外,其中以人行道树最为突出,其中不少为东南亚或东南亚地区的人工栽培。另外,东南亚地区的灌木草本也是海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类植物,其适应性强,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热带南部炎热的海岸气候特点。

2.2.2 植物景观配置

海南的滨海旅游胜地和宾馆大多是仿照东南亚的植被布局方式,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地乔、灌、草进行复层布置,以形成强烈的森林植被景观视觉感受。在应用上,经常表现为:以棕榈为“线形”的垂直构图;园林大多是室内开放的,同时兼顾日照和风向,具有良好的感官体验;还经常选择露天的日光草坪作为景观要素。

2.2.3 植物色彩偏向

海南热带园林常青树掩映,花木婆娑,总体上以绿色为主,而底层的观赏花和彩叶植物则是五颜六色,色彩鲜明,幽香浮动,生机勃勃。金叶或有斑点的植物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标志,可以作为亮点装饰物。

2.3 园林小品

东南亚小品古朴、沉静、饱满,以精湛的技艺、亲切的质感、较高的艺术水准而赢得观众的青睐,体现对手工技艺的尊重、对人性的细致关怀和对宗教的虔诚。在海南,由于宗教与文化的不同,大多数的雕像已经被剥离,但是仍然可以感觉到对生灵的信仰与膜拜。海南园林小品按照其用途,更多是就地取材,采用天然木材,石材,陶器,藤,麻,棉等材料,以此使其整体呈现效果得到优化提升。

2.4 景观水体

在园林中,水景可以引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思索,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海南热带园林受到东南亚热带园林观念的影响,往往以大面积风格不同的池塘为中心,与雕塑小品、假山缀石、园林建筑、热带植物等相互映衬和烘托,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通过对东南亚热带园林的实地考察,可以将其分为静态、动态、动静三种形态

2.5 园林山石

我国的叠山治水技术源远流长,海南至今仍有不少风景保留岭南石山的风景,仿效天然群山的特征,沟壑纵横,意境深远。海南的热带海滨园林也有少量的塑石是从东南亚宗教风格的石头景观中借鉴而来,东南亚宗教信仰的雕塑、构筑物或石景上的精美花纹,随着山体的起伏和纹理的裂缝,使其显得更加的沧桑和自然。

2.6 造景特点

海南深受东南亚文化及热带园林的影响。整体上,它的造景特征是:以斜顶为基础的园林建筑单元,以棕榈科为主体的热带森林景观。在山石和园林小品中,表现出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纯朴的生态观念。在水景中,更多的是强调与环境的和谐。

3 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特征的成因分析

3.1 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发展背景

3.1.1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海南是中国最南方的一个省,它和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文莱隔着一条海岸线,年平均温度为22~26℃,全年太阳高度角较大,辐射能量较多,日照较多,属于热带北方季风气候。海南岛是南海最大的热带岛屿,海岸线长823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热带岛屿、火山遗址、盐碱地和热带雨林,由此使得海南热带滨海园林在整体的风格呈现上凸显了海南的自然特征,进而为构建独具内涵的园林景观体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3.1.2 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滨海旅游和热带园林建设刚刚进入正轨。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的热带旅游事业迅速发展,海南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滨海旅游目的地。近年来,由于旅游产业的平衡发展,旅游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加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南岛在发展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从发展的方式和与海南本土文化、民俗的结合来看,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3.2 影响当代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特征的因素

3.2.1 起主导作用的园林流派

海南岛与大陆隔着一片海洋,海南的早期园林继承岭南的传统文化。从宋朝的经贸交流,到近代东南亚的归国以及现代旅游的兴起,海南的东南亚文化对其园林景观的影响是深远而深刻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相对偏僻、落后,海南的园林既不能继承岭南传统的海南特色,又不能充分利用海南的本土特色,所以现代海南的热带海滨园林也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改革开放以来,受东南亚国家地域相近、地缘相近、并且受到热带海洋文化和热带园林基础的影响,海南必然会引进、模仿和借鉴东南亚热带园林这一成功的滨海热带园林。

3.2.2 东南亚热带庭园的发展现状

东南亚园林的发展是以时间为轴的:早期的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园林格局及各个景观要素的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中期则是西方造园文化的影响,后期则是印度、中国、西方等多种文化环境下的园林景观影响;东南亚的热带园林在近代(1945年到今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夏威夷风景”、“热带科茨沃尔德风景”、“拉丁美洲热带风景”、“贝尔高林”等景观在东南亚的热带园林中都很受欢迎。海南热带滨海园林是以自然的方式,把当地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宗教信仰以及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东方风格、热带美洲风格、热带平顶屋风格的园林,进而为促进海南的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海南的热带海滨园林在近年的旅游热潮中,明显地被东南亚的热带园林所吸引。本文主要从海南热带滨海园林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进行论述,并就其五大要素的运用作论述。其园林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斜顶造型为基础的园林建筑单元,以棕榈科为主体的热带植物森林景观,在山石、园林小品方面体现出对精湛的手工技艺、淳朴生态观的追求,水景注重小环境的营造和契合,其主要受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绵源,钟亦,陈雪佩珊,王婷.海口市白沙门公园热带风情园林植物景观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1(04):8-14.

[2]刘卜僖,贺晓娟,陈靖宇,陈翀.芳香植物在热带园林绿地应用中的拓展——以海南省海口市香世界庄园为例[J].热带农业科学,2018,38(01):109-113.

[3]陈翀,黄俊江.海南热带滨海度假社区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0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