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探析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策略

杨夏

身份证号码513426199006105014

摘要:我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采矿工程作业过程中对地质环境造成改变,重力结构会受到影响,进而对采矿工程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这不仅影响了采矿工程开采效率,而且对工人安全也构成了威胁,甚至影响了矿产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预防措施,从而为采矿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

关键词: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策略

一、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危险性评估内容不全面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十分繁琐,涉及岩石层结构调查、气候和人文特征全面考虑等多个方面。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矿山开采活动需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然而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在进行危险性评估时缺乏主动思考和举一反三的全面考虑,导致无法提供针对潜在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严重影响了矿山开采工程的进度和安全性

(二)评估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矿山水工环危险性评估工作需要根据施工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调整的。因此,评估人员需要不断进行地质勘测工作,监督矿山开采工作的路线是否符合规划路线,安装监测设备检测矿坑环境是否存在危险性等。评估人员需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敏感度。然而,由于企业对矿山开采工程的重视不够,导致评估人员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不全面,缺乏深入学习探索的态度,勘测数据与当地气候环境相联系的能力不足,不同类型安全问题的防治措施不够全面,从而增加了危险性发生的不确定性

(三)考察勘测设备不全面

进行危险性评估工作需要使用精准度高、功能丰富的勘测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能够对评估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提供更加全面的规划参考,提高矿山开采工程的安全性。但目前我国对矿山开采危险性评估的勘测设备精确度没有明显提高,设备数量和种类也没有明显丰富,制约了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精确性发展

(四)针对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管理机制不全面

矿产企业缺乏完善的对勘测评估工作的管理机制,无法保障评估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质量,勘测设备的应用和保存方式也没有规范,管理人员态度敷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质量。

二、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策略

(一)建立完善考察勘测内容

要确保采矿施工的安全和效率,施工负责人需要具备强烈的危险预防意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案需要根据施工进度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内容需要包括各种地质灾害问题,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提供相应的预防方案。矿产企业需要及时向工人提出新的施工要求,并告知工人需要注意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矿洞的安全。工人需要根据危险性评估方案来调整施工方式,使用相关监测设备测量机器的使用方向和角度,并随时监督机器的运行状态,以防止发生地质灾害。此外,矿洞墙壁应进行加固,安装相应的报警装置并保障其电量的安全供应,以避免电力安全问题的发生。矿产企业需要引进专业人员进行考察勘测,要求评估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勘测工作,全面了解与地质灾害问题有关的内容。开采路线应通过完善的评估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并具有较高安全性。矿产企业还应根据地质灾害问题的原因相应调整开采方式,以选择适合并且经济效益高的开采方式。最后,矿产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规范制度,针对不遵守勘测要求的员工进行惩罚。

(二)加强前期对地质构造的考察评估

结合现今我国矿山开采工作的技术水平,矿山开采前的地质构造考察工作是确保矿产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前期考察工作需要将地质环境与气候人文特点相联系,通过对矿产资源含量的考察,评估出开采工作中为了预防地质灾害问题需要投入的资金。同时,监测开采位置是否处于地震带等地理信息,以避免在开采过程中出现小型地震带来的安全问题。对地质灾害发生的等级进行评估,重视山地地区对周边生态的保护,选择合适的地面开采地点,在实际操作中减少矿洞发生坍塌问题的可能性。为确保前期考察工作的质量,矿产企业需要提高重视并加强科学检测设备的应用。至少安排两个小组及以上的人员进行勘察工作,通过对勘察过程以及结果的监督,有效提高前期考察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只有在前期考察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专业化的操作下,才能为矿产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矿产开采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不仅局限于对工人操作及机器运行的监督,还要求评估人员随时利用监测设备,对墙壁等区域进行地质灾害的预防监测。因此,矿产企业需更加重视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工作监督的重要性。应当设置相应的负责人监督,评估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是否全面,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设备的使用规范,避免设备检测数据误导工人操作,从而产生地质灾害的安全隐患问题。对机器的使用,应当更加重视其挖掘等行为的方向与力度,针对挖掘过程中产生的石块及时观察是否存在问题。开采矿山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产生大量污水,由于与矿产资源接触,污水还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危害。因此,在施工开采过程中需要建设完善的污水排放处理设施,降低矿洞内的湿度,防止崩塌滑坡的发生。污水排放工作需要矿产企业与相关监测部门加强联系,地面必须设置基础的污水处理设备,降低污水的污染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观察当地气候变化等特点,降低开采过程中对山地树木的破坏,避免发生泥石流问题。此外,还应当完善矿洞周边的交通设施,及时运走开采过程中的碎石等,清理矿洞入口,保障其清洁卫生,使其在发生地质灾害问题时能够及时与外界联系。加强与当地地震局的联系,了解小型地震的伤害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当开采矿山产生的渣石在周边进行堆砌时,还应当完善相应的拦截设施,防止发生坍塌滑坡的问题,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引进专业人才

矿产企业需要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加强与专业院校的联系,提供学生实际勘测实习的机会,促进专业人才对勘测设备的更新与完善。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企业应注重考察其理论知识与辨析能力,而且对地质灾害引发的原因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基础,具备高水平的思想素质,认识到安全的矿山开采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负责地对待勘测工作,保障采矿施工进程的安全。企业管理部门应定期考察勘测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促进其内驱力发展,培养其稳定的心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地质灾害问题扩大造成严重影响。另外,提供评估人员进行深入学习的机会,让评估人员前往不同的地区进行勘测学习,了解不同种类的地质构造,提高其对勘测过程需要注意内容的了解与认识,深入了解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原因。

(五)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

为了提高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专业性和精确性,需要引进更高科技的设备,并丰富监测设备的功能,以协助勘测人员完成更加完善的危险性评估方案。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相关的设备来监测矿洞周边的环境,可以扩大危险性评估方案的范围,提高勘察效率和质量,并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能力来深入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通过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工人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矿产企业需要加强与相关研究部门的联系,提高对研究部门资金的投入,并对现有的勘测设备进行性能的提升和完善。此外,还要加快对相关设备的研究创新速度,以提高我国勘测设备的质量。这些举措有望为危险性评估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任涛.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措施分析[J].中国金属通,2021(07):237-238.

[2]胡小辉,徐扬,等.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2(07):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