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配网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分析

靳岱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绛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044000

摘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配电变压器处于终端位置,发 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负责将电力系统提供的电压进 行转换,使其适合用户用电设备的需求。目前,配电变 压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变压器的运转质量、 运行水平会直接影响供电服务质量。配电变压器过负荷 问题是一项大问题,也是困扰配网系统的一大挑战,明 确过负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解除 困惑、解决问题,支持并维护配电变压器功能与作用的 有效发挥。

关键词:变压器;过负荷;分析;预测;应用

1.变压器过负荷原因分析

1.1配电变压器整体供电能力不足

据多年数据统计了解,由于目前配电台区负荷逐渐增加甚至超过了其设计容量,所以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1.2单台配电变压器设计容量偏小

设计部门通常会根据台区供电范围和供电负荷密度,将一个周期内及约10年内所增长的用电负荷来设定单台配电变压器容量,但实际用量却往往超过了供电企业5年规划里程碑计划。

21.3监测手段落后

要想全面系统的检测变压器运行数据,不能只通过现场检测实现,这样能得到一定时间段的数据,而不是全时段数据,因为配电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其负荷量也在不断变化。运维人员需要从起点着手,抓好运行管理工作,减少其不良因素,从而提高配电变压器工作效率,缓解变压器过负荷现象。

2.提升变压器负荷率的重要措施

2.1变压器容量选择

对于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严格控制配电变压器的备用容量,确保其备用容量不会过大,否则会导致设备投资增加,造成容量的浪费情况,并且还会影响到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使负荷率变低,这也导致了无功损耗的增大。另外,如果电网负荷的功率因数下降,那么线路损耗就会相应的增大,这对整个电网的经济有效运行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2科学调节用电负荷

配电变压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应当调节好用电负荷,并将其调节到科学的比例上。应经过负荷交替提升变压器的负荷率与经济效率。应使变压器容量与供电范围相匹配。对于一些负荷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采用母子变的供电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使变压器的负载率得到提升,以用电负荷的情况为基础出发点,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容量不同的配电变压器,比如说当处于用电高峰的时期,将大容量变压器投入使用,反之,处于若是低负荷时期,将小容量的配电变压器投入使用,目的是将线损降损维持到最低的状态。

2.4调整停运空载与轻载变压器

依据季节性负荷转变,需要及时停止空载与轻载变压器,并且设置专业变压器,在用电闲时应到及时停止空载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能耗。

2.5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可提升变压器的应用效率,即便于变压器的经济效率。综合变压装置可依据供电负荷完成无功不长,并提升变压装置的出力,降低备用容量与无功电流带来的损耗,能够提升变压器的利用效率,保证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状况。

2.6及时调整负荷率

变电器负荷率较低,功率因子较低,其损耗较大。因而需要构建变压器集合,依据各个区域的负荷变化状态,随时调整,保证变压器的经济运转状态。针对负荷率较低的变压器,对长时间低于负荷运转的变压器应当及时通过撤,并和换的方式闲置或者停止变压器。

2.7做好台账管理

电网企业数据监测机构定期发布系统监测到的过负荷台区,其数据来源主要是生产管理系统与用户用电采集系统。但是报送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准确,部分系统监测到的过负荷配电变压器,实际上是由于台账填写错误导致,如现场配变容量为200KVA,但是管理系统中的台账填写配变容量为100KVA,这种必然会被监测通报出来。

第一步就是进行数据清理。结合生产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与用户采集系统,对报送的过负荷配电变压器进行数据比对。三个系统所基础数据中的配变容量、配变型号、CT变比一致,则认为现场确实存在重过载情况;三个系统档案不一致,则派工作人员现场核实是否存在重过载,并根据现场配变信息修改错误台账,保证报送数据的准确性。

该步骤既可以避免运维人员错误判断台区重过载情况,也可以节约人力物力,为真实发生重过载的台区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2.8精准分析影响配变重过载的因素

监测系统通报的配变过负荷只有配变名称与过负荷时间,无法通过报表看出配变过负荷的真实原因。运行单位在收到报表后,及时告知各基层管理人员,基层人员现场核实引起配变过负荷的原因,往往需要花较长的时间结合大数据思想,利用内部系统数据,精准分析引起配变重过载的原因并利用系统判据自动分类,便于运维人员针对不同原因的重过载采取相应措施,科学有效地解决配变重过载问题,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下表是各类引起配变重过载的原因以及相关判据。

表1 配变重过载的因素

重过载影响因素

原因概述

数据来源

判定依据

户均容量

台区接入低压户数过多导致配变户均容量不足,

用户管理系统

台区户均容量乡镇小于2.5KVA/户,农村小于2.2KVA/户

三相不平衡

配变三相负载安排不合理,导致某一相或者某两相出现重过载现象。

生产管理系统

三相不平衡率大于等于15%,列为重点关注,大于25%归为此类原因

负荷自然增长

经济水平提高,居民用电需求增大,导致台区负载逐年增长,最终超过配变容量。

用户用电采集系统

核算同比月负荷增长率,增长率连续六个月大于2%归为此类原因

用户用电方式

低压非居民超容量违约用电,导致台区负荷整体超出额定容量。

用户用电采集系统

监测低压非居民日负荷曲线,超过报装容量负荷归为此类原因。

当同时有多个配变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过负荷时,以下类别变压器需要重点关注并优先处理:

(1)旧型号的配电变压器。同容量下不同型号变压器的负荷承载力不同,旧型号(如S7、S9型)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要远大于新型号的配电变压器(如目前农村电网改造普遍应用的S13型)。当发生重过载时,旧型号变压器承载力小,更易产生故障,需要优先处理。

(2)投运年限过长的配电变压器。运行年限长久的变压器内部构件老化,在发生重过载情况时,其能够承受的时间远远小于新投运的变压器。我们将生产管理系统中配变投运年限作为数据项指标运算,提前监测运行时间长的变压器,并把投运年限作为处理变压器重过载问题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9做好配电变压器负荷预测

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配电变压器重过载的影响力也不同,结合内外网大数据建立大数据平台,并利用合理的数据模型,对配电变压器的负荷实行精准预测,提前知晓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况和负载力,避免因重过载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1)结合生产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与用户采集系统,筛选出需要用到的配变负荷预测内网数据,包括配变容量、配变户数(含低压动力户数)、配变历史负荷曲线、配变型号、投运年限。

(2)结合配变历史负荷曲线,预测未来一个月以内的配变负荷大小,并根据夏季和冬季用电高峰期进行季节性提前预测。

(3)利用生产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关联,实现配变重过载负荷预测的可视化管理。通过搭建的模型,对即将发生重过载的台区进行负荷预测,关联至信息系统,可以让现场运维人员准确定位台区的地理位置,提前安排工作现场,实现重过载台区的可视化管理。

运用此负荷预测模型,监控并预测年均负载率超过60%的配电变压器,在极端天气的运行环境下(高温夏季与低温冬季),配变负荷预测值达到配变容量60%的需要重点关注,超过80%需要提前采取措施,调整三相负荷,进行变压器增容;配变负荷预测值低于配变容量20%的,列为轻载台区,及时与过负荷台区进行变压器调换。重过载配变的季节性负荷预测能够为网改立项、技改大修提供准确依据,最大化节约供电企业运维成本,减少因配变重过载导致的变压器故障,提升生产安全系数和优质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浩.配电变压器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农村电工,2014,03:37-38.
[2]王晨.配电变压器过负荷的原因与对策[J].硅谷,2011,23:133.

[3]张银国,张晓义.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遥控调整新方法[J].农村电气化,2016(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