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提高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提高措施分析

李晓红

  532428198011111727

摘要:外部环境与电网的稳定密切相关,当电网进入到供电高峰时期,负荷将大幅上升,这时,若电网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将极易出现超低压,导致用户不能正常使用,并对电网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关键词:电力;配网;可靠性;提高

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取得了蓬勃发展,群众日常生活质量也变得愈来愈高,因此群众对用电产生了更高的需要,尤其需要电力配电网必需充足可靠性。所以,用电事业的进行就离不开电力配电网,也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发电企业都把重点放在了对城镇配电网络的管理上,如何采取一种更加科学的方式,让城镇配电网络更加的安全和稳定,成为了中国发电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因素

1.1线路故障率及故障恢复时间

电缆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雷击、电缆绝缘破坏、天然老化、管理不健全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对于架空电线的裸电缆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雷击故障,它与避雷器的配置有关系,一般来讲,受雷击与避雷器的配置数量以及避雷器自身的质量有关系。(2)电缆的绝缘受损,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从高空坠落的树枝和树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电线的长度,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3)自然衰老(polywhere)。此线路的构造、体系均受其稳定性及服务寿命的影响而出现故障。(4)人为错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害。(5)不完善的管理体系,在故障发生后,不能对故障进行正确的定位,由于网络的架构不清晰,导致维护不能按时完成。

1.2作业停运率和停运时间

因为需要对供电线路进行测试、检测、实施,所以所产生的停工也被称作试验工作停工。而当实施停工时,流水线对供电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利作用,但是对于那些经济发展已趋饱和的区域来说,在实施时产生停工的可能性很低。一般来说,由于作业的复杂性和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都会对作业中断时间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可靠性的计算时,一般都是使用时间平均法。

1.3用户密集程度

客户密集度指的是单位距离的电缆所可承载的客户数,而该系统由于使用密度的差异,负载也有差别,通常在接线对安全的影响中都会采用平均密度。由于供电质量的差异,用户分布的供电质量有差异,因此,供电质量的差异也是供电可靠度统计的重要依据。现有的顾客分配研究多集中在前端,而针对断续与后端的顾客分配问题,往往需要在断续后才能实现,而在终端顾客分配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二、电力配网现存问题分析

2.1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

电力配电网发生问题、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供电工程的初期方案设计中,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同时,在工程设计中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2.2电力配网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因为我国用电量的持续增长,在电力运营的过程中,用电流量也在继续提升,所以对供配电过程的电器设备、变压器和电缆等各种元件的必须性也在继续增大,而与之相匹配的各种电力设备也要进行更新,才能与其发展需求相匹配,所以,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对其进行新装置的购置。如果供电系统的无功功率不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条件,就会导致供电设备的负荷端电压下降,而如果功率因数不足,也会导致供电电压指标达到规定。

2.3电力配网存在过电压现象

在供电系统中,每个电器设备在正常工作时,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电压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设备在遇到内部过电压、工频电压差和大过放电电流后,所导致的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而以往在供电体系的建设中,因为工程资金投入、设施条件不足、技术问题等因素,导致完成后的配电网基本没有负荷承受力,这就极大地降低了供电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所以,在以往的供电系统中,我们在选择非导线的时候,通常都是使用诸如针形陶罐之类的材质的绝缘片,但是,当这种非导线在感应到过电压之后,经常会出现系统闪络的破坏,并且其抵御闪电和恶劣天气的能力很差,一旦出现了故障,就会影响到电力分配的安全。

三、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措施

衡量电力企业管理的优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电力配电网的设计安全性的高低,配电网的潮流设计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全性、供配电设备是否可以安全的正常工作、线路上是否会有损耗,并对用户的用电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如何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3.1完善结构规划

提高配网的可用性,最重要的途径是对配网的设计进行较大的变革,比如重新设计配网的电源,重新配置导线,重新配置变压器等。因为耗电量的大小是对电力配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研究的重要依据,而耗电量的大小则需要根据过去的运行状况和将来的变化趋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科学的规划研究。在进行城市配电网的改造计划时,要对整个城市的整体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而且要在满足目前对电力供应需求的前提下,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考量。并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其能够更好的提升到更高的供电水平,保证了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有效的电力。

3.2合理技术优化

在配电网中,采用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电子设备信息,网络,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发展的通信技术。更具体的应用是,利用现代发展起来的网络和通信技术设备,将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实时状态信息,精确地传输到智能化控制中心,从而及时地对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正常工作情况进行监控。还可以利用智能装置,将配电网中的潮流计算的信息与设备的状态信息,结合起来,并重新构建出一个新的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试验,可以快速地找到一些有用的、不寻常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维修和处理,这样就可以确保配电网中的潮流计算能够顺利地进行。对电力配电网进行智能监督,智能监控装置主要包括了两部分,分别是:控制的调度终端、远程监控断和通信终端。控制中心主要是利用现场控制的手段,来对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工作进行监督。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在配电网潮流计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监控装置对其进行隔离。一方面,可以确保其它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从而更好地提高了电力配电网的安全性。

3.3加强维护管理

建立了完善的城市配电网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输配电网设备的保护与管理,确保了供电系统装置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高效地对城市配电网的线路和变压器设备型号进行了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分析的结果,对特定的装置进行了定期的检测,并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定了时间期限。在对配电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合适的数据与方法,可以将之前检测的一些数值作为参照,若有条件,还可以利用机电一体化的方法进行在线检测,能够对配电设备的各种技术参数进行测试,精确的判断出所有设备都会有的问题以及可能会有的问题,并能够合理的决定是否需要停电检测,进而能够将由于停电所造成的设备损害减到最小,并且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带点测试,从而确保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为使供配电系统在安全稳健、经济合理的原则下良好的正常工作,人们必须不停的研究,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与手段,来提升电力配网的安全性,以便于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与生产的需求。身为电力行业的企业,要积极探讨改善城市配电网安全的方法,同时,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传输到客户的电能质量,为电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实现科学、安全、合理、自动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满足人们对城市供电安全有效操作的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洞天.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29):98-99.

[2]陈成杰.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58.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135.

[3]曹斌武.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27):188.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82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