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分析

张淑悦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 810000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需求水平的提升,内部审计在保障企业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传统的审计模式存在效率低下和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了内部审计外包服务。然而,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也存在许多风险,包括管理者选择风险、机密泄露风险和成本控制风险。为降低这些风险,企业应严格选择审计机构,并加强外包合同管理,同时还应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审计外包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运营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为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外包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风险;选择与管理

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重要的内部监督机制,对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效果,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许多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常常面临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内部审计资源紧张等困难。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降低内部审计成本,企业开始选择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部分或全部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但是,内部审计外包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为更好地把握内部审计外包的利弊,防范其风险,本文拟通过分析内部审计外包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以期为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外包提供参考。

一、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概念与形式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外包是指将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外部审计机构或专业审计人员进行,由其向企业或相关部门报告审计结果[1]。内部审计外包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短缺、专业技能不足或审计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使企业实现更好的自我监督和控制。

根据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种模式:全部外部化、部分外部化和咨询合作。这些模式的实施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特点来灵活选择,以达成最好的成本效益。

(一)全部外部化

全部外部化是指企业将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所有职能和责任都交给外部机构进行处理,而无需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这种模式适用于刚起步、规模小或缺乏审计资源的企业。通过委托专业的外部审计机构,企业可以实现高效、专业和成本节约的审计工作,有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二)部分外部化

部分外部化是指企业将一些具有较高难度和专业需求的审计工作交由外部机构完成。这种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完备的企业,能够使企业在专业性和成本上达到最优化的平衡。在特定的领域,外部审计机构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和高效的服务,同时也能够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和资源压力。但是,企业与外部审计机构之间必须建立明确的合作方式和管理流程,以确保双方工作能够协调开展。

(三)咨询合作

相较于完全外包和部分外包,咨询合作更注重专业指导和临时性的协助,具有主观参与性和临时性的特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情况,邀请专门的审计人员或审计机构提供审计工作的咨询指导。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发展较好的公司,其内部审计机构已经相对完善,但在特定领域或特殊情况下需要外部专业支持的情况。

二、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中存在的风险

(一)源于管理者主观的风险

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会影响内部审计外包机构的选择,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机构,可能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带来潜在的风险。

第一,管理者过分相信或抱有偏见,可能导致其他更为适合的选择被忽视,导致选择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审计机构。第二,简单的前期调查很难准确判断审计机构实际资质和发展情况,容易被“表面繁荣”误导,但由于管理层无法充分参与审计过程,难以识别审计结论中存在的缺陷[2]。第三,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等考虑,选择如低价低质或存在利益关联的审计机构。

(二)企业机密泄露风险

在企业内审服务外包时,外部审计师将会获得许多内部资料,乃至某些核心秘密。如果相关人员缺乏专业操守,就有可能产生舞弊、信息失真等风险,导致企业发生严重损失。

一方面,外部审计人员可能因有意或过失造成企业敏感信息泄露,使得企业面临潜在的知识产权侵犯、商业机密泄露和市场份额丧失等风险。另一方面,外部审计人员可能利用获取的信息为个人谋取私利,如滥用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或通过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利益,进而扰乱市场秩序,影响企业运营。

(三)外包成本控制风险

内部审计外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包括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运作成本,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成本,以及审计质量的监督成本。然而,在实践中,内部审计外包也可能使企业市场交易成本上升,具体表现为:给事务所或外部专家的审计费用,与首次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交流成本,以及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业务的了解成本。

在首次合作时,外部审计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这需要额外的时间精力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外部审计人员初入企业时,其对企业内部操作流程和业务模式的不熟悉也会提高审计成本。此外,外部审计机构的人员变动可能较频繁,新审计人员从头了解企业情况也会导致审计准备成本重复发生。

三、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防范

(一)严化外部机构的选择管理流程

严化选择和管理流程,是对外包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一方面,监管单位应当制定符合国家律法和实际情况的机构选择、竞争标准,确保外包审计机构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兼容性[3]。另一方面,企业应对在事前对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全面调研,优先考虑那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完善质控体系的审计机构,事中对审计的执行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事后对未达到审计目标或不合规的审计程序,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二)强化外包管理理念和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层应当深入了解外包相关知识,否则在事前无法做出正确选择,事中事后也无法进行管理和监督,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因此,管理层应积极了解外包相关知识,加强对外包风险的认识与防范,强化外包管理理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审计外包,掌控企业业务外包风险,保证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推动公司稳健发展。

(三)加强外包合同管理

在签署内部审计外包合同时,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并规定违约责任[4],还需兼顾安全保密和成本控制。因此,可以选择由企业核心内审人员处理敏感信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审计机构,以避免信息泄露。通过合理的合同管理,能够同时达到防止泄密、控制费用、提升质量等目的,进而实现公司持续发展。

结束语

内部审计外包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能够获取专业资源并提高审计效率,但也存在如管理者选择、机密风险、外包成本控制等风险。为实现内部审计外包的科学应用,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其风险,从严化机构选择、加强风险意识、完善外包合同等方面进行风险防范。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外包公司的监管,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制定行业规范,为企业选择外包服务提供指导。只有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做好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防控,才能发挥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国花.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案例分析[J].纳税,2019,(08)

[2]卢存华.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9,(06).

[3]夏文蔚.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9).

[4]王爱敏.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服务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