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措施探讨

王浩哲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300122

摘要:众所周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不可缺少的生存资源之一就是水资源,合理的水资源分配能够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各城市在开展市政工作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合理分配水资源,尽管我国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明显成果,不过随着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导致水资源受到较大程度的污染和浪费。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开展优化设计。

关键词: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技术措施

引言

市政给水排水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基础,在城镇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所以,应加大对其研究力度,以便符合城市建设的需要,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可以对生活生产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排放处理和净化,将污水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为避免出现暴雨、洪水等灾害导致道路排水系统堵塞,有关部门需要对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投入充分的重视,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保证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有效性。

1市政给水排水管线的设计意义

就目前情况来看,市政给水排水管线施工单位在开展设计工作前会对城市开展整体规划,对多方面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实际的角度将各种调查方式应用到位,进而掌握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日常用水量、企业用水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合理判断给排水管线未来的发展方向,确保管线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市政给水排水管线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点,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掌握先进理念技术,应用科学方法,设计出高效的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以此保护水资源,对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市政给水排水管线通常由两个部分共同组成,这两个部分分别是排水管线和给水管线,后者能够不断探索最佳的取水点,进而将水资源有效的提供给用户使用,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对取水点开展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只有通过检查才可以使用该取水点。所以,取水点的选择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量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将经济技术应用到位,进而将不同的取水点进行对比。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对净化水资源予以足够的重视,净水厂要应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对水资源开展相应的处理,只有达到一定标准后才可以提供给用户使用。市政给水排水管线设计要尽量做到不浪费一滴水资源,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获得最大收益。另外,排水管线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可以在雨水收集、排污水废水和分流当中发挥出良好作用,这种管线也是市政给水排水管线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措施

2.1加强防洪排涝的优化设计

市政给水排水设计在整个市政体系中有重要地位,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的给排水系统,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城市的防洪规划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工程,应结合城市的防洪规划进行重点考虑,通过对城市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调查,制订合理的防洪规划。排水管道在设置时,如果没有结合城市防洪规划中的排水方案,盲目地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与城市防洪规划方案发生冲突,出现与城市规划不协调的现象,不利于城市整体化建设。

根据城市防洪规划对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时,设计人员应重视地点的选取,如果没有严格按照防洪规划设计给排水管道,最终会导致整个市政给水排水的流畅度受到严重影响。设计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强降雨可能发生的城市内涝,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城市的防洪排涝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外洪、内洪两方面。对于内洪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以预防为主,重点增强居民和设计人员的防范意识。协调好排水和防洪系统之间的关系,保障城市的排水系统更加完善。城市排水设计还应与时俱进,结合目前先进的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来规划排水系统,从而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要求。

2.2排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是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排水系统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可能会导致排水管道无法正常运行。1)如果生活污水无法及时排放,会严重降低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也不利于城市的污染治理;2)在多雨季节,城市中容易出现内涝问题,影响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一定要使用因地制宜的处理方式。排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针对排水区域进行合理规划,缩短雨污水主管道长度,减少雨污水主管道埋置深度,节约雨污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成本。

现阶段,市政排水系统主要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该方式主要采用污水集中化引排与分散化引排相结合的模式,旨在确保污水能够高效地处理和排放,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结合集中化和分散化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和地形条件下的污水处理。

2.3合理运用附属设施完善给排水设计

由于城市建设进程处于不断变化的态势之中,因此原先所设计和使用的附属设施,在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可能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及时跟踪城市现阶段的发展和建设状况,并对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各项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借此来预测当前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最需要使用的附属设备,并完成附属设备的购买和添加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附属设施并不单纯指除了给排水设计系统之外的其他市政建设工具,在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包含附属叠加功能的施工材料,也属附属设施之类。因此在材料研发和创新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始尝试扩充给排水设计所需材料的叠加功能,借此来进一步满足城市的给排水系统需求。譬如在具体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草植沟的方式来替代原有的混凝土材料,相比较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来说,草植沟的吸水能力要明显更强一些,也会更为美观一些。因此市政规划部门和参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施工团队,需要有合理运用附属设施的意识,只有如此,才能让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得到贯彻落实。

2.4全面完善溢流雨水口的设计和优化

如果目标城市,地形地貌较为平坦,那么施工团队可进行一流雨水口的优化设计,该项设计完成后,即便城市本身的雨水储备功能并不理想,也会自动启用,通过控制雨水溢流的方式,来降低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相比较,其他的给排水系统建设方法来说,一流雨水口的设计,准入门槛较低,也不会耗费过多的材料,相比较传统的溢流设施而言根据道路排水需求来划分的人行道滞留在溢流水口以及机动车或者非机动车分隔带的溢流水口,功能要明显更为强大一些。进行优化和改善的溢流水口,流通性要明显更优良一些。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溢流水口的优化设计是贴合城市海绵建设理念的,能够帮助城市完善给排水功能,提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市政给水排水的设计,设计人员需要保证设计方案遵循生态性、经济性的基本原则,保证给排水工程符合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鲁雄中.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措施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6):43-45.

[2]徐文姣.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2):169-171.

[3]马昕玥,殷志平.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2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