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配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分析

马丽文

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低压配电线路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存在着一些异常的线损。因此,电力公司的技术人员要深入地分析导致线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实现对线损的控制,从而减少停电的问题。

关键词:低压配电;台区;设计规划;研究措施

1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1.1线路方面

低压配电线路的线路比较复杂,受其自身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输电线损较大。部分线路规划不全面、不完善,线路布置存在问题,有些地区不但出现了绕线,而且线路长度、截面都很小,有些线路的接头处理比较粗糙,造成线路电阻较高,传输时损耗较大;有些线路靠近树木或其他建筑物,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使线路绝缘层断裂,极易发生泄漏,造成线损和安全隐患。

1.2用电方面

在低压配电线路中,由于供电方式不合理,造成了输电线损。目前,我国低压配电线路的规划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超负荷问题。在某些地区,电力供应快速增长,电力负荷超过变压器负荷,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有关的技术手段还不完善,配电网络中变压器的使用不合理、不规范,不但会严重地影响变压器的正常工作,还会造成线损;电力设备在安装时出现了问题,不符合有关标准,也没有进行定期检验;对三相负荷认识不足、监测不足、发现不足,缺少人为干预,造成三相负荷失衡,使输电线损增大;在某些地区,由于电力使用不当,出现了漏电等问题。

1.3管理方面

电力公司在低压配电线路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1)台区线路错综复杂,电气部件繁多,一旦出现故障,会增大线损;线路、电气设备检修不当,导致线路带病运行、变压器超负荷运转,不但增大线损,还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2)尽管电力公司制定了低压配电线路维修条例,但由于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条例执行效果不佳;在检修中,部分管理人员抱着侥幸的心态,存在工作疏忽,部分部件受到严重的污染,而且无法及时清除。(3)三相负载均衡未得到足够重视,或未设置适当的无功补偿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三相负载均衡的作用。

2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划研究措施

2.1 加强技术创新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公司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积极研究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低压配电线路的损耗问题。首先,要提高低压配电线路的检测精度,降低线损。然后,要根据电网的需求,合理设定输电线路,根据地区的不同,对不同的线路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要加强野外巡查,根据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电力线路,以防止绕道、供电曲线半径长期改变等问题。在保证最大负荷值均匀平稳的前提下,减小额定值的凸起。也可考虑使用可以调节电压的电子定时器,提高变压器负荷,减少线损。

在城市供电初期,需要对负载电压、流量等进行适当的调节,以降低负荷和线损。例如,通过台区智能终端柜将配电变压器实际负载、居民家庭用电等信息传输给台区信息采集监控中心,进行负荷管理、无功补偿管理、三相不平衡管理、用电信息管理、联网管理等。实际应用证明,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40%的线损。

2.2 加强对三相负荷不均衡问题的治理

为了解决台区的线损问题,需要消除三相负荷不均衡问题。若低压配电线路出现严重的三相负荷不均衡问题,会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同时,三相负荷不均衡的绝对值直接影响着低压配电线路的线损大小,绝对值越大,线损也越大。在不同的用电季节,用电量会变化。台区线损管理人员需要对台区三相负荷进行实时监控,针对用电量的变化,对三相电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台区三相电流的平衡。

2.3 降低电流峰值

在低压配电线路的线损管理中,可以采取降低电流峰值的措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电网的稳定与均衡,从而减少由电流值的改变所造成的线损。理论上,当各周期的峰值标准差减小时,线损程度也会下降。考虑到电网高峰时段难以规避,应从轮流供电、减少变压器的负载、优化变压器设备、采用电子定时器等方面来减少线损。

2.4做好计量管理工作

用电计量装置安装在电力设施的产权范围内,为了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度,应做好计量装置的入网、安装和维护,要对设备采购节点进行把关,杜绝向不符合要求的厂家采购计量装置;在业扩新装的现场勘查及计量装置的现场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把关,若用户提出的业扩申请不满足要求,必须进行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施工过程中,工地监督人员需要督促现场安装施工团队,保证安装过程和连接方式的正确。

对老旧线路和台区进行排查和整改,调整布置不合理的线路,尽量缩短线路长度,降低线损。淘汰的、老化的、不合格的计量设备需要列入台区的改造方案,通过智能电表和台区集中抄表,进一步提高抄表的自动化水平和计量精度。选用智能电表,能改善电力系统的防盗性能,减少电力系统的损失。通过一户一表的方式测量每一户的用电量,可以加强对电能的监控与分析,并能及时地排除造成电能损失的干扰。

如果台区的电表安装不当,会增加台区管理工作的难度,使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进而导致线损增大,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针对此问题,供电公司、电力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漏电区进行改造,以保证台区的正常运营。供电公司应该设置专门的台区管理软件,对相关的功能模块(如台区基本维护文档)进行调整,使台区的线路得到相应的调整,确保其正常工作,降低故障的发生率,为今后的管理提供便利。

2.5低压配电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低压配电调试是检验设备运行良好的重要阶段,确保设备的可调节性,可控制性,保证了低压配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在低压配电调试前,应对使用的测试,试验设备进行检验,保证试验误差在要求范围内,同时调试过程中应对各个试验数据进行记录。具体来说,低压配电调试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工厂内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并满足接地规范要求;第二,应对配电室变压器的各个绕组的电阻值进行测试,满足相关阻抗值要求;第三,对高压配电柜的一段母线和二段母线进行试验,保证联络正常;第四,对高压的真空断路器进行重合闸试验和失压脱扣试验,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第五,对高压电缆、母线、变压器和真空断路器进行耐压试验,确保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2.6诊断电气系统故障

目前,现有的关键技术方法手段体现在增设过载保护的自动控制模块,过载保护的自动检测系统模块对于实时性的电流参数值能得到准确识别,启用短路保护仪器或者熔断器的技术手段来避免电气元件损坏。电气工程系统的元件设备在频繁操作使用之后,电气元件很难避免产生磨损与过度腐蚀老化的现象。电气系统电压如果存在瞬时增加那么快速升高的电气系统温度将会灼烧电气,引发电气系统的短路,破坏供电设备与集成电路板等关键部位。设计规划过载保护的自动仪器设备会触发断相保护的系统组成部分,达到有效切断电路的目的。设计规划的系统过流保护技术手段重点针对电流控制器或者供电电源的异常事故。若系统电流瞬时过大,系统结构中的电气元件就会存在较大的损毁破坏风险,造成过度消耗电气元件的不良后果。设计规划系统过流保护的技术实施方法有助于妥善保护系统电气基础设备,防止瞬时强度过大的电流给系统设备带来明显损失。系统过流保护的自动控制装置对于超出预警数值的系统电流能够进行准确的检测,对于现有的电流转换率实施必要的调整,对于原有的供电线路运行方式予以转变。

3结束语

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线路线损问题对电网企业的效益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电力公司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低压配电线路的监控,分析线损异常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并掌握新的线损管理方法,为台区的线损管理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阮祥勇,荣建,邵军.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快速复电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 2023(8):11-13.

[2]李洪全,丁浩,王聪,等.配电台区数字化技术方案研究及应用[J].电工技术, 2021(22):4.DOI:10.19768/j.cnki.dgjs.2021.2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