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科处理临床分析

/ 2

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科处理临床分析

杨悦

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处理。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共50例,均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剖宫产,25例)、观察组(阴道分娩,25例),对比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分娩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分娩出血量(283.34±18.45)ml,少于对照组的(359.61±25.24)ml,新生儿Apgar评分(9.63±0.25)分,高于对照组的(8.97±0.12)分,恶露持续时间(23.34±1.29)d、住院时间(7.64±0.83)d,短于对照组的(28.67±2.51)d、(9.12±1.02)d。观察组发生尿潴留1例,对照组发生胎儿窘迫1例、产后出血1例、尿潴留1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4.00%、12.00%,观察组较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分娩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对分娩的顺利进行较为有利,并且可降低分娩风险。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阴道分娩;妊娠结局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领域重要的手术,随着新生儿数量的不断增加,剖宫产手术率也在持续增长,剖宫产虽能够有效解决诸多妊娠异常问题,但同时也会增加对产妇机体的创伤,对术后恢复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产妇,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应更加重视,如果再次进行剖宫产会加重对腹壁的损伤,还可能会导致盆腔粘连[1-2]。有学者提出,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如果选择阴道分娩,可以有效控制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母婴的安全较为有利[3-4]。鉴于此情况,本文就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5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分娩产妇,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数量为25例,年龄范围为20~40岁,平均年龄为(31.27±3.59)岁;孕周最短者为36周,最长者为42周,平均孕周为(39.58±1.02)周;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1~5年,均值:(3.03±0.12)年。观察组有25例产妇,年龄在20~~39岁之间,平均(31.41±3.53)岁;孕周为35~42周,平均(39.71±1.13)周;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1~6年,均值:(3.17±0.09)年。纳入标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可积极配合、一般资料完整、上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排除标准:有子宫损伤史、存在精神类疾病、伴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经过B超检查发现胎儿严重畸形等。

1.2方法 

对照组行剖宫产,产妇保持仰卧位,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于前次剖宫产残留切口处入路,将胎儿取出后剥离胎盘,止血、缝合。

观察组行阴道分娩,第一产程时,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与胎心情况,当子宫口开到3指时采取人工破膜;第二产程时,判断产妇的宫颈情况,若宫颈条件较差需予以间苯三酚(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H20046766;4ml:4mg;),以保持颈管松弛,待胎头娩出后,静脉滴注20U缩宫素(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4020474;1ml:10单位);第三产程时,胎儿完全娩出后,予以产妇肌肉注射缩宫素(10U),以便控制阴道出血,检查裂伤情况,予以缝合,检查新生儿的具体情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分娩相关指标,包括分娩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满分为10分,8~10分属于正常)、住院时间;同时,观察两组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使用“t”对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以“±s”的形式表示,对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n(%)”表示,通过“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说明差异显著,反之无差异。

2.结果

2.1分娩指标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分娩出血量较少,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较短,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分娩出血量(ml)

恶露持续时间(d)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25

359.61±25.24

28.67±2.51

8.97±0.12

9.12±1.02

观察组

25

283.34±18.45

23.34±1.29

9.63±0.25

7.64±0.83

t

-

6.302

10.027

12.452

7.310

P

-

0.018

0.025

0.021

0.019

2.2不良妊娠结局

观察组(4.00%)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12.00%)低,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胎儿窘迫

产后出血

尿潴留

总发生率

对照组

25

1(4.00)

1(4.00)

1(4.00)

3(12.00)

观察组

25

0(0.00)

0(0.00)

1(4.00)

1(4.00)

χ2

-

1.020

1.020

0.000

4.348

P

-

0.312

0.312

1.000

0.037

3.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后在此分娩的话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研究指出,剖宫产手术后,产妇的子宫收缩与弹性会发生改变,对后续妊娠分娩具有消极的影响。剖宫产手术本身安全性较高,由于麻醉、输液等技术的配合,产妇能够顺利进行分娩,缩短分娩时间,容易被人们接受,该分娩方式的采用率逐渐升高[5-6]。但对于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分娩的情况,若再次选择剖宫产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各项分娩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说明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分娩选择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与安全性较高。剖宫产手术后,选择阴道分娩能够促进产妇机体的复旧,避免产生二次机械伤害,减少产后并发症,有效控制分娩相关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分娩的产妇,需全面了解其身体状况,询问产妇上次剖宫产手术时的细节、术后恢复过程等,根据实际情况为产妇选择科学的处理方式,以便提高应对临床突发情况的能力,控制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综上所述,行剖宫产术后若再次分娩建议选择阴道分娩,可以改善其分娩相关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此外,本次研究选择的样本数量较少,可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增加样本数量,以便保持研究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玉鹏,胡小黎,张蓉等.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产妇安全感在信息需求与术前焦虑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与康复, 2023, 22(09):12-16.

[2]张艳玲,王喜红.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再次妊娠孕妇的不良结局及风险因素[J]. 临床医学工程, 2023, 30(08):1165-1166.

[3]焦海红,翟焕玲. 高频超声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J]. 大医生, 2022, 7(22):117-120.

[4]宋晓娟,徐洁. 人工促宫颈成熟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患者的效果[J]. 中国处方药, 2022, 20(10):163-165.

[5]张媛,范莉,刘晓燕,等 .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前次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指南简介 [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7):553.

[6]薛晓玲. 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