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语文教学浅谈

曾小平

宜宾三江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

   【摘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习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为辅。自从教育进行了改革以后,大语文时代到来了。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为辅了。这既是一个令人喜悦的转变,也是对语文老师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它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既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还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更要具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高超先进的教学能力。基于此,我们语文教师就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不断优化自身综合素养;二是想方设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关键词】优化;综合素养;满足;心理需求。

一、优化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潜心研究语文最新课标和教材教参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行程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明确教什么,怎么去教,教到什么程度,不能教少了,也不能拔高要求,不考虑学生的心理以及年龄特点,随心所欲的教。同一学段的教材每学年都可能会有改变,教参亦然,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最新的教材教参,明确每一堂课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要做到把这些要求和知识烂熟于心,不能出现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却只准备了一杯水的情况,我们应该给学生准备整个湖泊。

(二)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幽默型老师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课风格幽默的老师。我在上学时,最喜欢的也是幽默风趣的老师。字典中对“幽默”一词的解释是: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要做到有趣可笑难,要做到既有趣可笑又意为深长更要花费很多心思。但是只要我们想做好,肯下功夫,不怕铁杵磨不成针。想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幽默型教师,我总结了几点经验:第一,我们要学会自黑,不要顾及脸面。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趁学生们精神不振时,开一些自黑的玩笑,比如造句时说:我好胖啊,胖的脸就像一个大大的馒头。介绍自己的小时候的糗事给孩子们等等;第二,善于积累,从平时就积累一些好笑有趣的段子,临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随机生成一些;第三,拿关系和我很铁的,但是脸皮和我一样厚的孩子开涮,特别是上课不认真的孩子,在提醒了孩子的同时,又让课堂氛围得到了调节,让大家在开怀大笑中调整了心态,身心愉悦的接受新知识。

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的学生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是有这些需求。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若学生的这些需求长期都得不到满足,就像一个人长期吃不到蔬菜,营养就会不良,学生的心情会长期处于低落压抑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会逐渐失去兴趣,越来越悲观失落,最后消极对待一切外界事物,严重者甚至会抑郁或轻身。所以要想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这些需求很重要,我们要创设很多措施来满足学生的这两个需求。在我的记忆库中有几点运用比较熟练的措施与大家分享。【1】

(一)创设有趣的情景,满足心理需求

每一堂课都应该是有灵魂的,每一堂课都应该是别具一格的。我们不能每一节课都千篇一律的上,孩子会觉得无趣,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失去对老师的期待。同时,若我们这样做,也是对学生的既不尊重,对教育事业的不尊重。我们可以在备课环节就设计有趣精彩的导入,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和心灵,让他们对这节课充满兴趣。比如我在讲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毛虫》前,我就去捉了两只毛毛虫,装到透明的盒子里,带去给学生们观察,此举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课文内容也学得更轻松了。我们还可以设计有趣活泼的表演环节,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展示出来,将内化的知识外显出来,达到听说读写中说的训练。比如在教学《青蛙卖泥塘》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准备表演,还提前请美术老师教孩子们做好了头饰,当每一组学生戴着自己亲手做的头饰分角色上台表演时,我全程给他们录像,能清晰的看到孩子们脸上那种笑容真的如阳光般灿烂,那乌黑的眼睛迸射出快乐的光芒,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悦和兴奋。在孩子们表演完后,我们一定要挑出孩子们的各种优点,毫不吝啬的大肆夸奖一番,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忌只选择一两组来表演,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准备,都希望能被看到和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所以,我们一定要满足孩子的需求,给每一个孩子上台展示的机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多夸夸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此言在我们对待学生时,也适用。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经常被校长或者教导主任当众批评,或是经常被喊去办公室责骂,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有,那你会不会讨厌这个学校和你的工作。学生也时人,他有被他人肯定的需求。所以在对待学生时,切忌恶语相向,学会多用良言,你会发现你的良言治好了孩子的心病。我去年接的班的中有一个小男生,单亲家庭,寄居舅舅家,妈妈忙着上班,每天要九点才能到家,他的成绩全班最差,期中考试考了五十分,我很为其着急,于是在和家长沟通后,让孩子每个中午午休不睡觉,其他孩子都可以睡,单独给他辅导,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的要求他要每天完成我安排的学习任务,上课时,也是一发现他不认真了,就点名批评。我这样做了一个周后,孩子的妈妈晚上十二点和我联系说孩子觉得学习好累,不想活了。听完后,我很震惊。第二日到学校立刻找了孩子了解情况,孩子泪流满面眼神无光的看着我,沉默着。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措施有无问题,为何我会逼的一个孩子泪流满面的,不敢与我说真话,逼的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逼的一个孩子有不想活了的念头。经过反复思量,我开始启用另外的一个方法:夸奖孩子,重塑自信。在新课教学中,一遇到生字词的拼读,我都请这个孩子当第一个小老师教读。并及时夸奖他的声音洪亮、站姿标准、预习的很用心、拼读的很准确等等,渐渐的我发现他的语文书上笔记记得多了,预习的生字条上的词语也写好了,上课时我一近教室,就能发现他坐的笔直的,小眼睛亮晶晶的望着我,我知道那是渴求知识和希望被夸奖的眼神。我读懂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老师对他的欣赏,从而使他他重拾了信心,重塑了自信,重新点燃了对学习的兴趣。【2】

(三)优化作业设计

精心设计学生们喜欢的有意义的作业,真正让孩子们能减负增效。我们设计的作业既要和教学内容有关,又要能让孩子在完成过程中收获到语文知识以外的知识,可以说是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比如在教学《村居》时,我安排的周末作业是和家人一起去野外放风筝吃野餐,并观察哪些植物在悄悄的发芽生长,并用素描纸画下来。这个作业,其实还是一次和家人的实践活动,孩子既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还体验到了和家人在一起的乐趣,同时还学会观察春天的景物变化,感受到春天的美。再比如孩子们学完《拍手歌》后,作业就是回家和每一个家人边对拍手,边唱《拍手歌》,想分享的可以拍视频传到群里。孩子们乐于完成这样的作业,家长也喜欢和孩子的这种互动,既增进了感情,也完成了知识的复习。

参考文献【1】[M]美国 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194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M]美国 罗伯特.斯莱温《教育心理学》 200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