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特点与内容是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1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特点与内容是什么

李霞

渠县人民医院  6352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越发突出,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凭借诸多优势广泛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成效。下面,本文简要谈谈对手术室舒适护理的认识。

1.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和特点

(1)重要性。临床上,手术室护理占据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手术室护理作为决定手术效果的因素之一,若护理人员未和医师良好配合,就会使手术出现各种问题,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将患者放在首位,利用各种措施调节患者的身体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2)特点。当前的手术室护理中,常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其特点主要包括:①简易性。在手术室舒适护理中,并不是强调高操的技术、知识,而是利用日常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护理质量。②实惠性。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能够基本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实现护理目标。③务实性。将舒适护理措施用于日常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护理成效。④广泛性。近年来,舒适护理理论不断发展,适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在相应领域取得显著效果。此外,舒适护理的应用,还能直接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2.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内容

(1)术前舒适护理。①为患者创设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将可能影响病情康复的刺激降到最低。②主动和患者沟通,介绍疾病原因、手术方式和过程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着初步认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焦虑、抑郁等患者,采用个性化的举措纾解,提高治疗信心。条件允许时,组织病友交流会,让手术成功的患者和其他病友分享,进一步缓解心理问题。③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禁止出现泄漏患者隐私的情况。带领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者,充分了解患者情况,为手术进行提供保障。

(2)术中舒适护理。①进入手术室前,详细核对患者资料。一般来讲,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及时安抚不安情绪。②由于手术室环境会影响患者情绪、手术进度,应将室内温度调至22-25℃,尽量减少交流。同时,严格控制手术室的人数,减少进出次数。③麻醉之前,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状态等,让患者做好准备。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皮肤颜色等方面的变化,出现异常后即刻处理。对于术中清醒者,可以让其听音乐来放松精神。④保持手术室素净,确保手推车、器械台无声,各项操作开展时动作轻柔。一旦仪器发出警报,及时和患者解释。⑤对于手术中需要多路补液的患者,可以在麻醉前用小针头输液,麻醉后再更为粗针头,避免疼痛增加不适感。患者感觉疼痛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同情和鼓励,使患者感到关心和尊重。

(3)术后舒适护理。①手术结束后,用温水擦拭患者身上的消毒液、血迹,帮助穿好衣服,盖好被子。用温和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完成,和麻醉医师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②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详细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现象、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术后的心理指导。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出现不适后,即刻通知医护人员。③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轻度、中度疼痛者,利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处理。重度疼痛者,遵医嘱使用镇痛、镇静药物。④告知患者咳嗽时注意控制力度,以免用力过大增加痛苦。观察切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做好消毒、清洁等工作,预防切口感染。⑤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饮食和运动,增加机体营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种手术类型,都可将舒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身心状态,使其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并在围术期感到高度舒适,从而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除要为患者创设良好的环境外,还要将影响舒适度的因素考虑在内,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消除外界刺激,提升舒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