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护理工作的特点及中医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浅谈中医护理工作的特点及中医护理

席慧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030013

摘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以及完善,这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医护理属于中医治疗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病人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病人身体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化的中医护理中其安全性与效率都在不断的提高,服务范围也在更加的广泛,针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中医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护理方法的标准规范,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中医护理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特点;优势

 1.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人就是一个有机的组成体,是由许多脏器和各类组织来组成,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神志、主血脉,肺负责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朝百脉、通调水道功能等。可内部脏器的作用也是属于整体机能活动的有效部分,因此调节着身体的各个器官、身体的脏器和细胞组织在人体结构上有着相互的支撑,来维系它们内部活动的平衡并协相互调和,在病理上也存在着互相影响。例如五行中的心脏与肾脏,心脏属火,居上属阳;肾脏属水,居下属阴。按照中医的阴阳之说,水与火的升降理论,顺即为以下升上,和即是位于上面的以下降为之,因此火必然下降于肾,而肾水一定上升到心,在心和肾之间出现的生理功能就能够调整一致,可认为是“心肾相交”或者“水火相济”。如果不这样,心火不顺下降不到肾时,而是心火自亢,肾水不能上升到心,反而肾水凝聚,在临床可能呈现出以夜不能寐现象为主的症状,如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又有心火肾水不交或失调的临床现象。在心脏与肝脏之间也存在同样关系,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时候,血运才能正常,肝脏才有所藏。如果肝脏不能储藏血液,血气也就一定失调,这就说明了人体的五脏可以形成的“一体观”,能够证明人体内部脏器是相互关联,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1]。

2.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1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2.2辨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2]。

  3.中医护理的原则

实施中医护理是在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观念为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辩证施护措施,可以有寒生热之与热生寒也,“虚则补之”与“实者泄之”,“急可治标”与“缓可除根”,“ 正反之治”与“反正治之”等原理,来指导临床的护理方法,指导辩证护理实施细则的制定。采用在中医护理上相互对应的“扶正而祛邪”,“不同病可同护”,“同病可不一样护”原则,以及“正向施护”与“反向施护”,“急可护标”与“缓可护本”的预见性防治为主等。其中的扶正而祛邪,扶正是采取扶助正气上扬护理方法开展治疗,比如药物治疗与气功治疗,药膳补充与加强营养,锻炼身体与保健养生等方法来增强抵抗力,提升身体的各种机能来预防疾病,战胜病魔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达到祛除邪气,理顺正气,达到复原身体目标,祛除邪气的办法有解表、攻下、利水、消导、破血、消痰等等。阴阳调节是结合临床治疗和护理辨证的根本原则,采用的损而不尽留有余地的护理方式,解决阴阳过盛有余的症状,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可以用先补不足的方法进行护理。抓住疾病本质开展治疗与护理,再针对疾病的起因分析情况进行辩证治疗和护理,采用辨病实施护理和辩证开展治疗的中医理论,实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原则,因地制宜、因人因病的护理原则等。

4.中医护理的方法

        辨证施护也是中医护理的一项常用方法,是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炼的一种护理方法,普通护理和辩证护理有着相互联系,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面[3]。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概念有所不同。“症”即为病症状况,如哮症、胃痛等。“证”就是一个阶段的病情状况的概括。如感冒所表面的风寒证、风热证等,体现在病情变化位置、起因、本质和邪正方面的关系,因此“证”比“症”更具体、全面和透彻,从而也更准确地展示了疾病的本质。“证”与“病”它们也有不同解释概念,如清代医学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理解为“病”可概括“证”。在《伤寒论》中对伤寒病就实行了六经来分证,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等病证。

        在中医知识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护理,既要辨别病情又要辨析证状。着眼于证的分辨是辨证,比如初期发热、恶寒、头痛、全身酸痛、脉浮的患者,初诊症状为感冒性疾病,因为致病缘由和身体的反应性不一样,常常会症状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通过对感冒病症状所表现的“证”,进行寒或热的辨别,理清缘由,就可以确立辩证施护的措施。若是属风寒感冒,按照"寒用热治”的辩证护理方法,应采用保暖而避风寒,屋内室温应偏高点,饮食上可给姜汤、以及生姜红糖水等温热解表的护理方法;若是属风热感冒,按照“热者寒之”的辩证护理原则,室内温度宜低点,让患者感觉清凉舒爽,减轻心情烦躁、口舌干的不适感。食物宜用西瓜汁、雪梨、莲藕汤、绿豆汁等清热解暑,生津清凉食品。

        但在临床病例上,有时会遇到一种病包括了几种不同的证,不一样的病症在病情改变中又会出现一样的“证”,护理就可以采取中医辩证原则开展护理,来指导“同病可异护”和“异病也可同护”的办法加以处理。这就是“证同护也同,证异护也异”,这里面的实质就是病机包涵在“证”的概念中的缘故罢了。

5.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5.1整体观在临床中的应用

        整理护理强调要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要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休息环境,调整患者饮食、加强患者身体锻炼,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康复。众所周知,望、闻、问、切是中医中最为根本的诊断治疗方法,其以整体理念为指导,通过综合分析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在进行全面评估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对于外感发热患者,在治疗方法上要采取解表法,要避风保暖,在患者服药之后要为患者加盖衣被,以取微汗降温。

        5.2辩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管理者要努力发扬我国传统中医学思想,突出中医辩证施护观,用辩证观理论来指导护理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如对于胃痛患者,在护理方面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由寒邪侵袭所导致的胃痛患者时要采用局部温熨或是服用生姜红糖水的护理方法;而对于一些由于精神刺激而发生胃痛的患者,则要对患者多加心理辅导,开导患者调节好自身情绪。总之,在实施辩证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制定不同的护士措施,以体现出中医护理特色,同时也能够处理好患者潜在的一些健康问题。

6.结语

        针对于中医护理的多方面优势,结合我国中医护理的具体情况,能够在针对老年病以及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西医护理方法,实现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阳阳,张飞龙.浅谈中医护理的优势与特点[J].光明中医,2018年11月第29卷第11期.2408-2409.

        [2]姚敏香.中医护理的特点与优势[J].当代临床医刊,2015,04,1574—1575.

[3]富梅.浅析中医护理的效果、特点和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