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策略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9
/ 1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策略方法

艾建文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北望小学  271029          

【摘要

几何知识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几何知识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本文从四大方面讲述了解决困难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

数学      几何教学        策略方法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根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基于以上内容,由于学生生活体验认知有限,空间识别能力和空间形象感知力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学生空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细化知识

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语非常重要,比如角的概念是这样来描述的: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在这个概念中公共端点,两条射线就是关键词,同学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时候就可以紧抓这两个特点,这样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尽量采用平实的语言细化分析关键词语,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准确领会这些字词在概念中的意思,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习几何知识时,由于图形比较抽象,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从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中选材,通过观察、触摸、分类,找出这些实物的主要的外形特征,形成对一些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为进一步认识图形;打下基础。联系生活中实际事物的过程使几何表象更加清楚,有利于建立相应的几何概念。比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再比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来认识它们。

3、课堂上组织有效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活动

几何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一些有效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探究知识。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测后,再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长方形,学生动手剪拼好后观察比较,发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再比较圆形和这个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就是拼成长方形的面积,圆的周长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最终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经历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他们对公式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通过运用已有知识获得新知识,所以课堂活动要有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4、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不再局限于从书中获取知识,还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能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充分调动自我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数学活动,积累多样化的数学活动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善,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在讲述《圆的周长》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圆滚一滚,这样化静为动,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来理解知识就容易多了,而且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学习也更加轻松有趣。现在用于几何教学的软件也比较多,比如几何画板,几何画板具有动态作图功能,例如我们在研究立体图形的截面的时候,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可以简洁明了的理解各种形状的截面是怎样得到的。

时代的发展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从学生角度出发灵活选择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几何教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是密切的,我们的学习不应只局限在课堂,更应该放在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真正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几何知识也是初中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