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压西药分类和主要副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1

常用降压西药分类和主要副作用

龙驰

兴安界首骨伤医院  西药剂  广西省桂林市  541300

高血压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致病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不良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肥胖、酗酒、吸烟等。高血压主要指血管内血液在流动情况下对血管壁形成异常持续性高压力的现象,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高血压能够引起患者出现头晕,易造成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脂或脑血管等疾病。机体长时间处于血压过高状态,其心肌细胞功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容易出现病理性改变。

IMG_256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严重的高血压能够引发体内多种脏器发生病变。患者的护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成为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高血压主要体现治疗率低和发病率高等特点,很多患者对疾病方面的认知不是很明确。同时,生活习惯也存在问题,间接性导致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很差。大多数患者需要每天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

IMG_256

一位高血压患者的真实病例:杜大哥今年37岁了,平常身体状态良好,但就是有反复头晕多年的毛病。5年多前,他莫名其妙出现头晕,每次发作持续10多分钟,休息后可以缓解,没有受外伤,没有头痛、呕吐,没有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曾到当地医院就诊多次监测血压最高达190/110mmHg,自己口服氯沙坦降压治疗后血压可恢复正常。但他以为自己年轻、觉得并无大碍,所以并没有系统完善任何检查,也没有规律服药和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只是头晕一发作就马上口服降压药,好了又立马停掉,就这样反反复复持续了5年多。但前几天他再次出现头晕,伴心悸,测血压140/110mmHg,于是前来找我就诊。入院后我给杜大哥测量血压为130/90mmHg,营养良好,体重85kg,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均末见明显异常体征。随后完善肝肾功能、血糖、尿常规、血常规、血脂常规、CRP、甲状腺功能等均无明显异常;继发性高血压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监测动态血压提示收缩压为141-87mmHg,舒张压为93-50mmHg,平均约为125/76mmlg;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平均55bpm,总共77953个,心率 33-103bpm,最长RR问期1.859S),阵发性窦性心动过缓;定期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及颈部血管彩超均无明显异常。根据患者的病史血压最高达190/110mmHg(舒张长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提示为高血压病3级,且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提示为高危组,因此可明确诊断为:高血压3级高危。患者心悸考虑为心率减慢导致,予以口服药物降血压(氯沙坦钿片 每天1次)治疗后患者血压维持在目标值以内,心率维持在70次/分左右,无再发头晕、心悸。

常用降压西药分类

常用的西药降压药数量庞大,大致分为5种。

IMG_256

1、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索他洛尔等。患者服用后不良反应较少。

2、利尿剂:代表药物包括氢氯噻嗪等,具有利尿、减轻循环负担的作用,降低收缩压的效果较好,更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但不当使用利尿药有低钾、离子紊乱风险。痛风患者禁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物卡托普利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心室重构,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衰、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患者。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代表药物缬沙坦、氯沙坦,作用与ACEI相似,在ACEI出现干咳或无法耐受时可换用ARB。

5、钙通道阻断剂:该类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可同时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

常用降压西药的主要副作用

IMG_256

1、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和肺水肿等副作用。

2、利尿剂:常见不良反应为水与电解质紊乱、耳毒性、高尿酸血症。可引起高血糖;脂代谢紊乱;会使患者出现恶心想吐的现象。袢利尿剂引起的尿钙排泄增加可能导致肾结石和/或肾钙沉着症。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会是患者出现干咳和血管性水肿的不良反应。血肌酐超过3mg/dl(265μmol/L)的病人使用时需谨慎。

4、钙通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烧心、胃食管反流、心跳减慢、颜面潮红、眩晕、低血压、乏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感觉异常等。新型二氢吡啶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用时下肢水肿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小结:目前,高血压作为终身性疾病,具有可控制而不可治愈的特点,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尤其是记忆力逐渐减退的老年群体逐渐忽略高血压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其服药依从性也随之降低,最后造成血压无法有效控制,出现各种明显临床症状,严重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高血压的治疗常涉及联合用药,建议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尽早前往医院,遵医嘱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耽搁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