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尹熙

单位:巴中市中心医院 邮编:636600

近年来,受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常见性疾病。不仅发病率屡创新高,且很容易诱发残疾、死亡等不良后果。而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已成为与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并列的主要致死原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比重高达80%以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俗称中风、脑梗塞、脑梗死;主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者可导致脑血管斑块形成狭窄、堵塞,进而出现脑梗死。尽管人们谈及脑血管疾病均较为熟悉,但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方面,多数人的了解却并不深入。下面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到底有哪些进行科普:

1.什么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又被称为脑缺血性疾病,多是因脑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所致。发病早期,患者常常会感到头晕,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时间吸烟、大量饮酒,肥胖等原因均存在紧密联系[1]。因此,在血液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应马上对血管进行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后,不仅会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与自理能力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且极容易诱发死亡。该症的死亡率在所有疾病死亡率中排在第二位。且它的卒中又被临床分成出血性及缺血性,前者的占比在20%以上,后者的占比最高可达70%以上,但前者诱发的死亡率相对更高。

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临床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为以下几种,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脑栓塞等。疾病的分类不同,临床治疗也会有所不同,其症状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TIA,又被称作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者小中风,该症的发生主要因脑动脉硬化所致,进而对脑组织形成缺血性、短暂性或局灶性伤害,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2]。在脑缺血部位不同的情况下,其症状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常见症状包括:①单侧肢体突然出现明显的麻木感,且疲乏无力,导致行动受限。②吞咽功能突然出现异常,诱发呛咳症状的发生,且语言功能异常出现吐字不清情况。③若发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则会出现以下症状,包括突然头晕,无法正常视物、肢体活动受限,行走过程中的协调性发生不良改变等。但以上症状发生后,均可在60min左右自行好转。但仍需引起注意,马上到医院就诊,接受检查和治疗,以免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为脑梗死,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2)脑血栓:诱发脑血栓的因素主要包括动脉炎症、粥样硬化、外界因素以及血液疾病导致的呢哦血管局部病变等,进而形成血凝块对血管形成堵塞。脑血栓发生的位置不同,其反应的临床症状也会存在较大区别,具体如下:①颈内动脉系统:在血栓位于颈内动脉的前提下,其症状表现以“三偏为主”,包括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瘫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主侧半病变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语言障碍,并伴有典型的患侧眼睛失明,及对策肢体偏瘫,即黑蒙交叉性麻痹,动眼神经麻痹以及视网膜动脉压下降。②大脑前动脉:也可视为脑血栓的典型症状[3]。鉴于侧支循环主要依赖于前交通动脉,因此在近端发生阻塞时,症状不甚明显。但若影响到周围支,则会对额叶内侧面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下肢瘫痪,并增加肢体感觉障碍与排尿困难发生的可能。还会对内囊前支产生不良影响,进而诱发面瘫、舌瘫或上肢轻微瘫痪等。若堵塞位置累及双侧大脑前动脉,则发生精神障碍及双侧肢体瘫痪的可能性较大。③大脑中动脉,血栓位置位于大脑中动脉主干的情况下,除了会诱发以上提及的“三偏症”以外,还会出现语言障碍,且该位置的血栓形成概率相对较高[4]。(3)脑栓塞:多种疾病形成的栓子均可进入到血管中,进而导致脑部血管阻塞,最终形成脑栓塞。其诱发因素以心脏疾病为主,其他原因依次为:发生外伤或骨折后脂肪进入血液、发生细菌性感染疾病或气胸导致空气进入血液,以及静脉炎产生的栓子等。在脑栓塞的治疗中,医师通常会以临床症状与患者的诱发原因相结合而制定治疗方案[5]。脑栓塞的症状主要包括:①近期内,经常出现手足无力或麻木感,且会发生手中拿着的东西突然掉落现象。②近期内,发现记忆力明显衰退,甚至屡屡发生完全遗忘的情况。③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甚至失语等症状,但也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好转。④屡屡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思维能力逐渐减弱,工作效率显著下降[6]。⑤毫无征兆的出现短暂性双明失明或者视物不清等症状。

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病因学预防:以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疾病为主。由于高血压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应积极控制血压指标。而相比于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性更高,故而应建议合理饮食,科学锻炼,正确服用降糖药物,通过控制血糖指标而避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7]。而血脂异常也会加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所以应在日常注意以低脂食物为主,积极开展运动锻炼,并按照医师的指导合理服用药物,定期进行学关键词,包括血管彩超检查以及颅内血管彩超检查等,以了解颈部动脉硬化的程度。(2)对于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应展开积极处理,如合理应用血小板抗拒及药物等,以避免脑血栓、脑栓塞等疾病的发生[8]

参考文献

[1]郝丽敏,韩文萍,韩慧琴,褚东旭,赵丽红,柴佩珊.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产后随访对初产妇抑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2,20(19):2677-2680.

[2]李静,刘甜甜,贺秀菊.护理专案模式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及心理、躯体症状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2,23(01):107-109.

[3]赵辉,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对促进产褥期母婴健康及家庭关怀和谐的临床效果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2021-08-30.

[4]付明明. 475例老年跌倒骨折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围术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21.

[5]牛勤凤,徐红维.脑血流灌注SPECT/CT显像与脑MRI联合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J].贵州医药,2020,44(09):1455-1456.

[6]罗丽波,王培红,邓六六,陈娟.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褥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7):79.

[7]刘佩.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0):129-130+141.

[8]王倩楠.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在烟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出血型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的长期随访[D].军事科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