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

邓广亮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511455

摘要: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自动化设备在汽车生产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就目前看来,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也存在相关安全问题。因此,为了确保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本文结合实际,在阐述汽车自动化设备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安全问题与控制要点。

关键词:汽车制造;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

引言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设备在汽车生产起到推动作用很大。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关问题。 因此,对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构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1汽车自动化设备特点

1.1高度集成化

   汽车自动化设备通常具有高度的集成化,能够集成多个工作环节和生产步骤,实现整体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这种集成性带来了许多优势,例如减少了人工干预和操作的需求,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发生概率。同时,由于各个工作环节的高度协调和无缝连接,自动化设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高效的工作流程。

1.2生产高效化

  汽车自动化设备能够以高速、高效的方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它们具备快速的执行能力,可实现高速运动、精确定位和快速加工等功能。

1.3精确度和稳定性高

  汽车自动化设备具备高精确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精密的加工和装配。精准的控制和定位,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1]

1.4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汽车自动化设备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能够适应不同型号和规格的汽车生产。程序调整和设置,快速适应生产需求的变化,实现生产线的灵活调度和快速转换。

2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安全问题

2.1机械伤害风险

   汽车自动化设备涉及机械伤害的风险主要源于其高速运动、旋转部件和机械力量。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会面临被卷夹、撞击、切割等机械伤害的风险。这些机械伤害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2.2电气风险

   汽车自动化设备的电气系统涉及高电压和电流,存在电击和火灾的风险。电线老化、短路、接地故障等问题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这些电气事故造成电击伤害、设备损坏甚至火灾。

2.3操作误差风险

  操作人员在与汽车自动化设备进行交互时,由于疏忽、疲劳或缺乏培训,发生操作误差,导致事故发生。

2.4数据安全风险

  汽车自动化设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在汽车制造企业中变得更加丰富和重要。然而,这也带来了数据安全方面的风险。存在数据泄露、入侵和黑客攻击的可能性,这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系统瘫痪或恶意操作。保护数据安全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首先,数据泄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未能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安全存储,数据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从而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例如,客户的个人信息、研发数据、生产计划等被窃取,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法律风险。其次,入侵和黑客攻击是另一个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黑客利用漏洞或弱点,入侵企业的网络系统,获取敏感数据或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导致生产线的停滞、数据丢失或篡改,甚至对整个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2.5人机协作问题

  汽车自动化设备需要与操作人员进行良好的人机协作,但如果界面设计不合理或操作指导不清晰,导致误解和操作错误,增加事故风险。

2.6维护和故障处理问题

汽车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维护不及时或故障处理不当,导致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延长或更严重的后果[2]

2.7动力电池及储能装置的热管理问题

部分汽车自动化设备具备大容量高密度的动力电池或储能装置,这些电池及装置在充电、放电、存放过程中如管理不当,会导致电池热管理失效,继而产生安全风险。

3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

3.1加强机械伤害风险控制

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阶段,为了加强机械伤害风险控制,汽车制造企业应从下面做好相关控制。首先,确保自动化设备配备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罩、安全传感器等,以减少人员接触高风险区域的性。其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潜在的机械伤害风险,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紧急应对措施。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自动化设备,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以减少机械故障引发事故的性。

3.2加强电气风险控制

为了加强电气风险控制,汽车制造企业要做好以下控制。首先,确保自动化设备的电气系统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电线的绝缘性能、接地保护措施、过电流保护装置等。其次,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维护,检查电气元件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和零部件,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此外,为操作人员提供充分的电气安全培训,教授正确的电气操作程序和紧急故障处理方法,以降低电气事故的发生概率。

3.3加强操作误差风险控制

首先,建立清晰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明确操作人员应遵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少人为疏忽和操作错误的性。其次,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并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此外,引入辅助工具和技术,如自动化导向系统、智能化操作界面等,以降低人为误操作的风险。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鼓励操作人员报告潜在的问题或改进意见,以持续改进操作流程和提升操作的准确性。

3.4加强数据安全风险控制

  首先,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其次,加强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确保敏感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限制只有授权人员访问相关数据。此外,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保护数据免受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3]

3.5加强人机协作控制

  为了加强人机协作控制,需要从下面入手做好相关控制。首先,设计人机界面时应注重用户友好性和易操作性,确保操作人员清晰地理解和执行操作指导。同时,提供明确的操作反馈和警示信息,帮助操作人员及时识别错误或潜在风险。其次,进行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使操作人员熟悉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和操作要求,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人机协作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工程师等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及时解决操作中的问题和改进需求。

3.6加强维护和故障控制

  首先,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和周期,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其次,加强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维护的方法和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和安全风险。此外,建立故障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和快速响应机制,使故障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同时,进行设备的定期评估和性能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和问题,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降低故障和安全风险的发生。

3.7加强动力电池及储能装置热管理监控

  首先,建立合规的充电场所,使用专门的充电设备,强化充电过程中的管控;其次,对急放急充电池进行重点管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最后,如有最池或储能装置发生破损,应马上停止使用,隔离放置到安全场所,联系专业人员确认。

4结语

  总的来说,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实践环节,对机械伤害、电气风险、操作误差、数据安全、人机协作和维护故障等方面的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往后工作开展时,汽车制造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建立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并加强人机协作和故障处理的控制措施。持续的努力,汽车制造企业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红星.汽车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J].时代汽车,2021(24):24-25.

[2]张子成,郝萍.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1(18):184-185.

[3]孟凡林,叶巍.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提升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1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