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3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吴小露

徐闻县新寮镇后海小学 邮编:524134

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中,并对其在小学教学全过程中的渗透程度进行合理的提升,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并了解到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而有效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然而,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道德教育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改革的现实需要,本文着重对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对社会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在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中,它所牵扯到的东西很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使小学道德教育更加完善。然而,从目前小学的德育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有关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就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以达到强化德育教学的目的。

一、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分析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不断优化和提升,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身为一名小学的道德老师,她的工作很多,除了要教好自己的课程之外,她还得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就像是一名大家长。其实,小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是非常繁重的,不仅要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要和各门课程的老师交流有关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建议。作为整个班级的管理者,德育教师更是对班级进行优化和引导的关键人物。对小学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在适当的方式下,帮助学生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发展性原则和以德服人原则,树立起良表率,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存在不足,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因为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对道德教育的高度关注。因此,老师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有的老师对道德教育教学知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就不能有效地保证小学道德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此外,它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专业的道德老师非常匮乏,学校对于教师队伍的重视程度也很低,这就造成了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速度。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够强,也就不能有效地推动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德育教育考查方式过于单一,考察方法缺乏创新

在目前的阶段,不难看出,一些学校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和负担,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一般较低,并且,与其他学科相比,德育教育的教学课时极短,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太过形式化、模块化,因此,就把德育教育课的教学知识一股脑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告诉他们应该记录和背诵哪些理论知识点,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学生的学业负担十分沉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对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完整的理解和掌握。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还是以考试分数为主要内容,即以考试分数为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素质,这种考查方式有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没有及时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教育思想呈功利化

事实上,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各个学校之间会展开一场十分激烈的竞争,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此外,学校和老师们都十分重视并关心班级的升学率。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小学学校会及时地根据德育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可以让学校的升学率得到提高。然而,这种方式和理念具有很强的唯利是图性质,再加上许多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他们更注重的是学校的知识和教学水平,而对道德教育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且,他们也不赞成孩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他们只觉得孩子们只需要好好学习,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就可以了。父母的这种思想观念会对孩子们的主观意识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对小学道德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学校可以多安排一些与道德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关注道德教育,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人格。青年代表着民族的未来,如果能多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民族就能更有前途,更有活力。“三好”学生不仅要有优秀的成绩,更要有良好的品行,一个没有良好品性的学生,是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的。

例如:一所小学在“德育教育”的主题下,举办了一次班会,每个班的教师都在积极地向同学们宣传有关道德的知识,该活动为期一个月,每月结束后,学校将依据班级的成绩,评选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教育的班级,并对其进行表彰。经过研究发现,在这项活动进行之后,很多同学都主动地去学习了一些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并且养成了自己的道德行为,努力成为一个三好学生。一个月过去,整个学院的风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学生都变得彬彬有礼。可见,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品德,还可以调节学校的风气,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做到平等交流,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和小学生打成一片的最好办法是和他们交朋友。在学校里,老师要学习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在和他们接触的时候,生涩的,刻板的道德教育,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处在一个不断被塑造和成形的基础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老师与学生进行的交流,应当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的理解,而不只是一边倒地输出和讲述,还需要学习聆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亲密关系来引导和引导学生,使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例如,在校园生活中,老师可以利用课间、餐后时间,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聊天,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对他们有一种亲近之心,他们也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向老师说出来,学生也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更及时的帮助,从而更好的发展。另外,各个学科的老师也要多交流,这样才能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平等交流做好准备。

(三)游戏中渗透德育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里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课外活动,因此,老师们可以在班级里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争取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举办法治精神宣讲会;让同学们参与,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告诉他们哪些是最好的表现。老师还可以对班上的学生实行简单的奖励和惩罚。例如:对做了好人好事的学生进行表扬,并积极奖励,这样就可以带动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好人好事中去。还可以在课堂上指派数位同学进行观测。每个学生的所作所为,都会被记录下来。每周都会有一次小结,然后选出一个品行好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还可以将课程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抢答。如果学生能够很快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可以根据成绩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老师们也要提醒他们,同学们的友谊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师生双方齐心协力,才能给枯燥无味的课堂生活带来别样的光彩。对于一些涉及法律的简单问题,老师们要严厉的纪律,要严厉的惩罚。奖罚分明,一视同仁,不能过于偏袒学习好的学生,而要多鼓励,多发现学习差的学生,要尽力发掘他们的长处,放大他们的长处,减少他们的短处。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对道德和法治的教育重点是对学生的品德和思想的培养,一个人想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最主要的是他的思想道德,而不是他的知识体系。

(四)改变现有的德育教育观念,并加以完善

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品格,还能让学生更讲道理懂礼貌。“教书育人”一语在人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但是许多人往往只注重“教育”和“教育”,而忽视了“育人”的内涵。教导学生,只是老师的职责之一,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道德。改变当前的教育理念,既能突破陈旧的理念,又能把新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道德。实施和实施道德教育,能有效地传播道德,促进社会文明,提高素质。

例如:在道德教育理念的转变上,“新课改”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例子。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对教学制度进行改进,而“德育教育”则与新课程改革如出一辙。其目标就是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教育发展,使其德智体美劳并举,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可以更有信心,更有礼貌。为所有学生的发展着想,整个社会都要采取行动,主动地去适应德育教育观念的变化,适应新型的德育教育,加深学生的德育教育理念。

(五)优化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一是把道德教育融入到课程的教学目的中去。在教学目标中,具体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教育、情感态度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老师们应当对德育工作的重点进行明确,对各个学科的教学道德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达到将道德工作与学科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目的,以此来推动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从而提升道德教育工作的效率。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与语文的知识相结合,为学生补充一些有关的人物故事、文化知识或者生活案例,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这些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所体现的优秀品质、所传递出的正能量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利用教学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影响和熏陶,让他们从中吸取更多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二是开展道德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实施价值,积极地组织各类德育活动,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例如,老师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的道德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情景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教学情景,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升教育工作的价值。比如,在道德教育主题班会中,首先,老师要对之前的各项教学和教育活动展开总结,并展现出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以及需要学生去完成的各项任务。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和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以班会的主题和最终目的为依据,来设计一个合理的环节,通过展示案例、组织讨论、归纳观点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从而对学生展开综合教育。

结语:总的来说,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他们拥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学校中,要根据德育教育来改进现有的教学体制,老师要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培养他们的自信。此外,除了在学校的层次上,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父母也是“老师”,学校应与父母共同努力,使道德教育深入到家中。此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老师们更要把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参加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月青.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学周刊,2020(05):40.

[2]刘建华.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80-81.

[3]邵建平.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75-76.